新聞: 科技股大跌的元兇!法興:量化交易
《彭博社》報導,上週五 (9 日) 美股費城半導體單日大跌 4.23%,週一 (12 日) 費半繼續下跌 0.51% 終場以 1084.44 點作收,力守在月線 1084.23 點上方。
另一科技股重軍集結地那斯達克,上週五 (9 日) 亦是大跌 1.80%,週一 (12 日) 續跌 0.52% 以 6175.47 點作收,確定跌破月線,也刷下自去年十二月以來連續二個交易日的最大跌幅。
費城半導體指數日線走勢圖 (近一個月以來表現)
法國興業銀行 (Societe Generale) 量化交易分析師 Andrew Lapthorne 週一 (12 日) 在一封致投資人信件中表示,觸發美股科技股上週五 (9 日) 大跌的重要原因,很可能是系統性拋售的結果,意即當股市出現劇烈大跌時,忽然觸及多數券商、交易員量化交易上的停損點,那麼系統即會立即性的執行賣出。
Andrew Lapthorne 寫道:「其實賣壓出籠並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市場大多是由價格來驅動動能,而市場在同一時間出現了動能驅動的因子,這樣一致性的拋售行為,我們估計這就是系統性拋售所造成。」
目前美股科技股賣壓主要集中在蘋果 (AAPL-US)、亞馬遜 (AMZN-US)、微軟 (MSFT-US)、谷歌 (GOOG-US) 等四大巨頭,以及在過去十二個月間,表現列於大盤前 10% 之個股,Lapthorne 對此認為,原先的領漲族群成為現在的領跌族群,也並不會太讓人意外,因為過去成交量的動能本來就集中在這些標的上,當市場出現劇烈震盪時,「獲利了結」的動能也就更為強烈。
Andrew Lapthorne 在該封致投資人信上表示:「如果投資人的交易策略是屬於價格追逐 (Price Chasing) 策略,那麼在市場開始出現大跌的時候,或許您應該快點跟緊。」
但是看好美股科技股長線價值的投資人,或許就毋須過度恐慌,如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分析師 Binky Chadha 即認為,美股科技股的下跌只是市場釋出股票的一個環節,並無特別意義,Chadha 對科技股長期的股價還是感到樂觀。
https://tw.news.yahoo.com/%E7%A7%91%E6%8A%80%E8%82%A1%E5%A4%A7%E8%B7%8C%E7%9A%84%E5%85%83%E5%85%87-%E6%B3%95%E8%88%88-%E9%87%8F%E5%8C%96%E4%BA%A4%E6%98%93-042512482.html
roob wrote:
尾盤大跌估計是因為,...(恕刪)
參考一下
台中廠產能快塞爆 華邦電焦佑鈞很頭痛
華邦電(2344)董事長焦佑鈞今日股東會受接受媒體採訪,他表示,市場需求成長的力道很強勁,尤其是NOR Flash,缺貨狀況將再延續1年的時間,也因此正積極擴充台中廠潔淨室產能,若市況持續看好,台中廠最快2019年就會塞爆,原本以為明年再決定擴建新廠的計劃也不遲,但台灣勞工缺乏,從土木建設到裝機試產恐將長達3年時間,因此新廠建廠地點9月底之前就會定案,首選台灣高雄路竹科學園區。
焦佑鈞坦言,現在就是只想著產能到底擴充可以多快,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新產能預計6月開始就會陸續增加,舉例來說,1片12吋晶圓可以產出2萬顆IC,擴增2000片,就等於是4000萬顆,可以滿足4000萬個各式電子產品的需求,接下來會盡快想辦法擴充出來。
焦佑鈞進一步指出,市場需求成長的力道很強勁,華邦電有兩個很不一樣的事業,一個是NOR Flash,以數量來說,在全球市占率高達35%,1個月出貨2億顆,編碼型記憶體已是電子產品當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只要有新的應用出來就會帶動成長,現在整體經濟看起來不錯,新應用也不斷的發展,因此成長力道非常的強勁。
另一個是DRAM,就是完全相反,在全球只有1.3%的市占率,是非常小的參與者,需要跟著客戶成長而成長,幸運的是客戶的需求狀況很不錯,華邦也同步成長。
關於漲價的問題,焦佑鈞說,NOR Flash價格有上漲的趨勢,屬於供不應求的狀態。DRAM比較不一樣,是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比較不容易漲價,也可能是唯一的供應商,當初就已經談妥了,也沒有太多漲價的道理。
焦佑鈞進一步說,台中廠剩餘的潔淨室都會以擴充NOR Flash為主,希望把NOR Flash的產能提升跟DRAM一樣,DRAM只會做製程的提升,以NOR Flash來說,如果不擴充的話,市場供需情況將持續失衡,希望不要影響客戶的出貨、銷售與發展,希望最快明年年中可以把缺貨情況彌補起來。
據了解,華邦電去年年產能約4.3萬片,今年底將擴增至4.8萬片,最大可以擴充到5.5萬片左右,預計明年可以在提升至5.2~5.3萬片。焦佑鈞說,未來的變化難以預測,只能盡量做準備,寧可產能有剩餘,也不要不足。
關於新建廠的計劃,焦佑鈞說,原本一點也不急,認為建廠的時間跟現有的台中廠一樣大概12個月,不過現在的建廠到試產的時間要長達3年之久,因為缺工問題的影響,光是土建就要花上20個月,還要規劃設計、裝機試車等,所以最快今年第3季就要決定落腳處。焦佑鈞說,新建廠的地點當然首選台灣,雖然新加坡政府開出很優惠的條件,不過台灣這邊的政府也還沒有批准土地,這個月底將會補件提出申請,希望可以敲定在高雄路竹科學園區,需要用到25公頃的用地,政府也希望我們留在台灣。
焦佑鈞說,台灣各方面都很方便,兩廠之間的支援人員可以互相調動,想像之下,新竹、台中與高雄路竹之間,是非常方便的聯絡網路,與政府的溝通管道也是熟悉的,因此希望
可以留在台灣建廠。
談到缺電的問題,焦佑鈞說,今年夏天,大家都很緊張,政府最近又把核能開起來,相信政府會解決缺電的問題。(楊喻斐/新竹報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