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一周一次的集保股權分怖出爐了~~

這周超級大戶增加0人,股票增加17058,400~600張的增加8人,股票增加3925張,5~400張的少了1136人,股票被吃了20940張,0~5張的人數多了827人,人數雖然增加但股票還是被吃掉382張,2017年的最後一周,大戶持續吃掉股票,籌碼持續向大戶集中~~





我們看一下集保2017年整年的變化~~

0~400張的人少了20188人,股票少了207365張,被48個人吃掉了,其中有19個人是外資群,稍微有一點股市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籌碼面愈是集中在大戶身上股價愈容易漲,大家應該是沒有看到籌碼凌亂的跡象吧。






接下來看一下約2年的集保變化,因為我手上只有2016/3月到現在的資料,我們就從2016/3月開始看~


0~400張的宏碁股東被洗出去31048人,共被吃掉326765張,31048人的股票落到89個人身上,其中59個千張人戶就吃掉了295886張,中長期近20個月內,有近1/10 原宏碁股東被大戶及外資群收走股票,這89個人是這近20個月的贏家,這31048是輸家,大家感覺在這個討論區人人是贏家,就覺得當贏家很容易,事實上,89/31048=0.00286,以比這比例來看,意謂著,每1仟人只有不到3個人在宏碁是贏家~



Acer_kewei wrote:
我放了一堆宏碁領導人陳俊聖在新品發表會,汐止法說會,股東會,年終記者會,影片應該至少六部以上,你可以看一下他的思緒,領導風格,決心,你應該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投資嘛,我辛苦賺來的錢,我只放心投資在一個我認為能力比我好的人身上,一個好的領導人是指引公司方向及策略的,如果思緒夠清楚,方向夠明確,策略夠好,未來這家公司會被優化到什麼地步,這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投資當然要投資這種值得期待的公司。


A 大,小弟觀察到 Acer 的「新品發表會、汐止法說會、股東會、年終記者會」等活動,

都會在結束後公開當天的錄影實況,但有些公司就沒這麼好心,頂多放上一份簡報檔,

更別提券商或投信邀請的法說會,都從報紙媒體才能知道相關內容。

只有大型股才會對散戶投資人這麼友善嗎?
最近開始學習看財務報表(A大說很重要),但宏碁2017第三季營業現金流、自由現金流是負的,這讓我有點擔心了...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tockCashFlow.asp?STOCK_ID=2353
我猜這是正向的,因為要洗理財產品增加業外收益。
艾蜜莉2 wrote:
最近開始學習看財務...(恕刪)


1、關鍵零組件漲件,怕有錢買不到零件,所以拿錢去備原料庫存

2、2016年聯貸60億,現在每一季還款約9億,以健全資產負債表

3、體質調整的差不多了,多備一些成品的產品,以增加營收規模

4、以資本公積配發了15億多元的股息,保障股東權益,要保底。


記得股東會時,黃少華說了,不用太擔心現金流啦,公司有營運,每季折舊,攤提都會有好幾億現金流進來,一般財報書和訴你自由現金流大幅度的減少,容易是地雷股,但我說過,你不能直接拿一些口訣去套在每一間公司,你要仔細觀察那些現金流出去是為什麼,流出去合不合理,宏碁備庫存,備關鍵零組件時,華碩有沒有跟著多備原料?答案是有的,我有特地去看華碩的法說會及財報,口徑是和宏碁一致的,我也有關查ssd,面板,記憶體…等關鍵零組件報價真的是漲價不停,綜合這些,多備關鍵零組件就是正確的行為。那多備成品庫存為了增加營收規模,目前看到第三季營收比第二季成長10%,10月,11月營收又創新高,驗證營收後,所以現金拿去備成品原料也是必要的。


業外包含
1、其它收入
2、財務成本
3、匯率損益

財務成本就是向銀行借錢要付的利息,如果你想要健全業外保持正,那你其它收入一定要大於財務成本,那要怎麼做?很簡單嘛,就是減少負債所要付的利息,我的錢放銀行定存1.09%,那為什麼我要去付借來的錢2~3%利息呢?所以把現金流拿去還債我個人也是很認同的。最後一項發股息,公司為了保障股東投資的權益,發股息給股東,我認為這也是必要的。

綜合1、2、3、4,我的判斷是,自由現金流下降有它的合理性~~


如果在有限的時間要回答這問題,宏碁就會回答你,那是季節度的應收,應付帳款調動,正常的啦,怕講太多投資者也不懂~
艾蜜莉2 wrote:
最近開始學習看財務報...(恕刪)

自由現金流前三季累積是負144.08億,但單獨第三季是正90.44億。
看起來每年的第一季都有大量的應付帳款減少,而今年比較特別的是存貨增加。
看起來應該是之前A大說的,要開始備貨,要努力增加營收了。
感謝A大詳細的分析,長知識了,借60億不知幾年能還完

艾蜜莉2 wrote:
感謝A大詳細的分析...(恕刪)


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tockFinDetail.asp?RPT_CAT=BS_M_QUAR&STOCK_ID=2353


幾年能還完?這個問題不是用你給我的連結,加上四則運算就能得到答案了嗎?

下圖不是有寫2016q2長期負債是60億,這就是聯貸借來的,2017q1還了9億,已經連還了三季了,剩下33億,照這進度今年底就還光了。還有短期負債,2017q1欠39.78億,2017q3只剩2.1億。如果你不還這些負債,你的業外中的財務成本就會支出較多的利息。如果你會說總負債好像是比2017q1,q2高,其實那就是應付帳款從q1到q3多了34.6億。欠銀行的短期,長期負債要利息,欠廠商貨款應該不用利息吧。 怎麼辨到應付帳款提高一些?應該也很簡單吧,就是你生意做大一點,營收做大一點,應收帳款多,應付帳款也隨之變大。此時你的總負債維持不變,但長期負債及短期負債就能歸零。


元富投顧12/27的分析報告
預估宏碁第四季營收692億

意思是說12月的營收大躍進為232億囉

2018開工第一天,套一句 cscm 大說的話,一切都己註定,只是你我不知道而已...

去年是雞年今年是犬年....那不就是雞犬升天的預兆嗎? 原來2017年與2018年早就註定了紅雞的命運..哈哈.


去年我發覺有一件事是我理解錯了,原來融資跟權證不是什麼壞東西,是因為運用在我身上才會變的不好,因為能力不夠,紀律不好,才會失敗,若是你對一家公司夠瞭解,對外資,法人,散戶的心態研究的夠深入,且進出有據,紀律嚴謹..等,如A大等級的人那融資及權證就變成是武器了,跟A大越久才越覺得自己的粗淺...今年再好好跟A大學習,要再進階才行...新年的第一天,祝大家萬事如意,賺大錢...

犬升天,原來一切都已註定,只是你我不知道而已...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