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7

有人也要一起看好2888新光金嗎

poppo6656 wrote:
你成本是多少? ...(恕刪)


poppo6656大

謝謝你的建議
心情平靜多了
我會照做的

六月初買的 買在12以上
認賠
就解脫了
此股列入黑名單
這麼簡單
leejahnyah wrote:
我是散戶一直被套在...(恕刪)

懶人國 wrote:
認賠就解脫了此股列...(恕刪)


賠很大
我準備放4~5年
當定存領利息

leejahnyah wrote:
賠很大
我準備放4~5...(恕刪)


可是大大


他近10年有5年不發股息呀XD




等明年看看是否有機會再來決定 反正也放了9個月啦!
小心穩健走更遠 wrote:
等明年看看是否有機會...(恕刪)

裝睡的永遠叫不醒,為什麼買新光金,看上它哪個地方?
國泰、富邦、中壽、中信金……四大保險金控通通贏它。
簡單來說就是想做價差,失敗變存股。最後變成存骨。
新光金這幾個月不能說它虧太多,只能說是衝太快,賣太多外幣保單了,加上台幣升值,造成政府要求他提列較多的外匯變動準備金,帳面上才會虧損,實際上不能說他真的虧損,相信時間拉長了以後成果會慢慢顯現的。這幾個月壽險比重比較大的金控都因為匯兌損失,帳面上都不太好看,只是新光金的壽險比重比其它金控公司高太多,所以結果當然就很難看了。
至於所謂的存股,我相信買新光金的人不是為了存股,而是相信它是「轉機股」,轉機股當然是看它體質逐漸轉好,股價逐漸回春,賺的當然是價差,而不是配息了,每個人的操作手法都不同,不是每支股都用存股的角度來看的。
壽險成份佔大部分的金控公司,都不太適合存股。因為很有可能隨便一個匯兌損失,或是債券升息所造成的備供出售金融損失,造成政府要求提列準備金,帳面雖然是賺的,卻無法拿出來配息,就像當時的潤泰全一樣,南山人壽當時那麼賺,卻無法配息,因為政府要求壽險公司要有一定的現金,避免有突發意外而無法賠付投保人,所以動不動就是以資本適足率或是備供出售金融商品損失為由,要求當年度的利潤不能拿出來配息。
升息會造成債券價格下跌,因利率與價格是反向關係,有壽險的金控公司,壽險所收的保費常會拿去買一些美國十年期政府公債,這些美國國債利率固定,如果原來發行的債券利率是2%,現在升息變成了3%,舊債券的利率不變,還是2%,如果舊債丟到市場上賣就要折價賣,才有人收,所以帳面上的價格就會降低,表面上價值降低了,政府就會要求金控公司將該筆帳列為未實現損失,但實際上壽險公司會等到債券日期到了,再領回本金和2%的利息,不會把美國國債中途在市場上拋售,所以這個未實現損失永遠不會實現。壽險公司本來就是在賺這個利差,買2%的債券,賣你1%的保單,所以不會中途賣債券。外匯保單也是這個道理,賣結保戶的保單也是數年的持有,目前的匯率並不是現在就得換回台幣,所以匯兌損失也只是帳面的數字。
不過帳面上有損失在,你明明知道新光金是賺的,也會怕明年配不出股利來,只因為政府怕你未實現損失成真,所以有可能不會同意讓該金控公司配息。
升息造成帳面上的損失各家金控公司都有,只是新光金這幾個月份外幣保單衝太快,準備金必須提列,造成帳面虧損連連,美中貿易大戰,匯率因素極為不穩定,但時間拉長損失就沖銷回來,只不過中美貿易大戰這個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卡很久,匯率要回來有的等了。
未來明年的配息也許會因為帳面難看而配不出息來,或配很少,這是有可能的,但實際上新光金是賺錢的,只是金融帳就是這麼記,看起來嚇人罷了!未來如果市場上發現它有賺錢,股價是會再上來的,只不過你有沒有耐心陪它沉寂這麼久,持有的過程還得忍受不配息或配息很少的狀況。
新光金因為上述原因,可能無穩定現金流,而且看目前這個市況,應該會因為升息及匯率因素持續浮沉,耐不住寂寞的人可能還是得考慮是否可以耐的住長期的股價低估,及配息發不出來的狀況,我手上還有幾百張新光金,我一張都沒賣,我是覺得還好,反正就擱著,我倒沒有那麼悲觀。
https://udn.com/news/story/7251/3529869
金控遇三利空 獲利遭侵蝕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12-10 23:42經濟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

金控公司11月獲利出爐,累計前11月整體金控獲利超越去年全年,來到2,99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富邦金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突破5元,蟬聯金控每股獲利王,國泰金累計稅後純益567億元賺最多,開發金單月轉虧為盈,成長最大。

儘管10月股災陰霾已過,但市場震盪、投資操作難度仍高,使保險型金控11月獲利欠佳,新光金更是連三月虧損,EPS排名退出十大,統計15家上市櫃金控11月單月獲利115.18億元,月增近兩成,也使得整體獲利至11月底已超越去年全年,只是因保險型金控獲利欠佳影響,使得整體金控累計獲利,未能提前達陣3,000億元。

三大保險型金控旗下壽險單月均虧損,惟國壽是稅前虧損,稅後因所得稅利益回沖轉盈。三大金控壽險端分別因投資失準、增提外匯變動準備金、新契約保單準備等因素,侵蝕獲利。單月獲利成長最多則是開發金,受惠子公司開發資本投資部位評價利益回升,使開發金單月轉盈,從10月虧損近14億元翻身賺8.18億元。

富邦金11月自結稅後純益6.2億元,主因富邦人壽11月稅後淨損達10.47億元,累計前11月稅後純益530.99億元,年成長5%,EPS5.04元,高居金控之冠。富邦壽表示,投資收益減少及新台幣升值影響導致11月大虧,但累計獲利307.79億元,仍年成長3%。

國泰金11月自結稅後純益15.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67億元,年增3.58%,EPS4.34元居亞軍。核心的國泰人壽11月稅前虧損4.8億元,所幸部份所得稅利益回沖,稅後仍賺1.1億元。

國壽發言人林昭廷表示,11月獲利欠佳主因股債市不好,沒有投資利得,匯兌上國壽11月表現不錯,在新台幣升值逾1角下,還能多提10億元的外匯準備金,讓累計外匯準備金額餘已創下180億元新高,預為明年匯率避險準備「存愈多愈好」。國壽前11月累計稅後純益達357億元,年成長1.88%。

新光金11月稅後淨損38.53億元,已連三月虧損且虧損金額逐月擴大,累計稅後純益縮到128.57億元、EPS 1.1元,年成長8.5%。

新光金表示,新壽11月稅後淨損42.65億元,因積極衝刺保險業務,外幣保單占比又高,導致費用、準備金都提高,新台幣11月升值,造成避險成本還是貴,因此影響獲利。

開發金旗下中壽11月雖小虧,但開發資本部位評價回升,轉虧為盈,激勵開發金11月稅後純益8.18億元。(記者葉憶如、楊筱筠、林子桓、夏淑賢)
一、二個星期前新光金的法說會,李紀珠有出來講,聽起來前景還不錯,新光金的體質也有逐漸在轉好。
所以我每天還是睡的很好﹗不是裝睡叫不醒喔﹗
https://fnc.ebc.net.tw/FncNews/Content/61241
〈新光金法說〉新壽買這些產業 前3季投資收益850億 未來策略三路並進
2018/11/29 15:50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新光金 (2888-TW) 今 (29) 日召開線上法說會,由副董事長李紀珠主持,新光金今年前三季獲利亮眼,主要是新光人壽大躍進,李紀珠表示,新壽前三季投資收益達 849.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4.0%,年化投資報酬率為 4.4%。新光人壽增持海外固定收益部位,資金主要佈局債信穩定的公司,包括電信、消費、公用事業及金融等產業。展望未來的投資策略將三路並進,包括:持續衝高外幣保單、佈局低波動高殖利率股、加碼不動產。

新光金控 2018 年前三季合併稅後純益達 194.6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79.6%,EPS 為 1.76 元。新壽貢獻最大,主要是新壽持續改善投資收益及負債成本,2018 年前三季合併稅後純益達 155.0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12.5%,負債成本較 2017 年再降低 10 bps 至 4.13%

談到新壽的投資表現傑出,前三季投資收益達 849.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4.0%,年化投資報酬率為 4.40%。之所以繳出如此亮麗成績單,主要是新光人壽增持海外固定收益部位,資金主要佈局債信穩定的公司,包括電信、消費、公用事業及金融等產業。截至 2018 年 9 月底,海外固定收益投資金額約 1.7 兆元,避險前平均息收報酬率約 4.7%。

截至 9 月底止,新壽可投資金額達 2.58 兆元,整體投資報酬率約 4.4%,其中,擔保放款投報率 3.21%、保單貸款投報率 5.83%、海外投資投報率 3.76%、國內投資投報率 8.37%、現金及約當現金投報率 0.62%。

新光金財務長徐順鋆表示,預計全年國內外現金股利收入將達 135 億元,比去年提高 30 億元,第四季還有 5 億元未入帳。

但新光金也坦言避險成本升高,徐順鋆表示,今年前 3 季避險成本約 1.76%,處於相對高水位,主要因為換匯交易 (CS) 及無本金遠期外匯交易 (NDF) 成本偏高,新光人壽前 3 季外幣保單初年度保費 (FYP) 占整體比重已有 55%,且未來會持續衝高外幣保單,以降低避險成本的壓力。此外,保單貸款過去都是負成長,但今年轉正,到 9 月底已成長 20 億元,保單貸款也將是今年重點之一。

徐順鋆進一步指出,為提升經常性收益,新光人壽持續佈局低波動高殖利率股票,而且還會持續評估具增值且有穩定收益率的不動產,去年新壽旗下有 3 棟不動產落成,每年可增加約新台幣 6000 萬元的租金收入,今年 11 月還將有南港大樓落成,由於已經滿租,未來 1 年可望貢獻 1.6 億元的租金收入,加上 11 月初以 20.07 億元標得台北金融中心大樓部分樓層,預估明年租金收入可望比今年增加 3 億元。

徐順鋆表示,不動產屬於機會財,只要有好機會、好地點,就會增加不動產投資的部位,同時藉由舊大樓資產活化、開發素地或地上權案,規劃興建優質標的,提升不動產價值。

李紀珠表示,除了持續找好的不動產,也會積極規劃養老宅、強化保單貸款,同時配合政府 5+2 產業也有佈局。

nldwmg wrote:
新光金這幾個月不能...(恕刪)


我認為不能以賣太多外幣保單做虧損的主要理由,一樣賣很多外幣保單,南山跟富邦外幣保單銷量都比新光高,但為何這兩家的虧損就沒有新光高,一定有不可告人的事在
竟然連陰謀論都出來了﹗
那是因為新光金的壽險部分佔金控超過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二十幾是銀行,其它金控公司的壽險佔比沒有那麼大﹗
其它金控萬一壽險出了狀況,可以靠銀行拉,新光金獲利則多要靠壽險公司,銀行較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這次出狀況的是保單,所以受傷的情況會比較嚴重﹗
  • 6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