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沉淪66 wrote:我也想啊,我後來兩邊...(恕刪) 個人認為,目前健信股價偏高,巧新股價偏低。但健信的經營團隊及股東的想法作法一致,致力於公司獲利與事業版圖的擴充。反觀巧新,據台中熟悉巧新內幕的朋友近日在抱怨,在前總經理離職後,現在主導股東之間的爭鬥之凶殘,遠大於鬥倒前總經理。茶壺裏的風暴,外人是看不到的。本來已掌權的黃派應該是鬥不過徐派與滄海派的徐派大結盟。但偏偏徐林連盟卻要用一個非汽車產業的林姓人士當總經理,而此林姓男子本來是與黃派聯手製造不實指控,同時採取小動作氣走前總經理,並煽動其他股東同意前總經理辭職。而黃派成功說服其他股東石先生的辭職對公司營運影響不大的主要理由,乃是林姓人士的能力值得信賴,足以取代石總經理。但事實上,據了解,林姓人士的能力與過去事業的紀錄,並非太好。以下是一篇林姓人士多年前在Averatec 擔任CEO時的相關新聞報導。http://test.playnb.com/thread-2271-1-1.html此林姓人士,據聞,就是報導中的林昌麟先生,且該林姓人士可能因前述事項或其他而無法入境美國。若該人士真的無法入境美國,如何拓展或維持在美國市場的客戶? 另外,如果林無法入境美國,是否表示林本身是否背負什麼法律問題?那麼,又如何能擔任公司總經理?又如何能通過上市申請的誠信或法律審核呢?公司是否應該請承銷商評估一下?此林原本結合黃派,並說服其他派系,鬥走可石總經理,目的就是要創造自己的空間。但他覺得徐姓大股東與林滄海等兩位第一二大股東結合後,林再度倒向此派,不再聽黃派的指揮,再加上黃派發覺,林並非善類,而徐派卻決定讓林當CEO,於是黃派想與徐派協商,要儘快讓林出局。但林已掌握了徐派,且徐派這邊已經是最大股東的組合,以致於黃派無法說服徐派。原本黃派想在除掉石總經理之後,可以掌控公司。現在變成林倒戈向徐派,台中黃派已經失去主導地位。黃派引狼入室,導致現在情況無法收拾。黃派股東無法如願掌握公司所有人事安排,應該相當失落。徐與林滄海等大股東,之所以不再相信黃派,是因為黃派自打嘴巴。當時告訴其他股東林多麼優秀,才鬥掉石總經理,如今林變成燙手山芋,黃又告訴現有其他股東關於林的不是,並打算請林離開,此時其他股東怎麼聽得進去!一個好好的公司,在林昌麟這麼一個外來人士(並沒有任何巧新持股),以及黃派的野心之下,公司一再分裂。再加上其他的大股東自負自傲的個性,而林昌齡又深知如何抓住徐派的心,做無本的生意,公司經營成敗,對林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樣的心態必會讓巧新更陷入進一步的分裂,倒楣的是公司本身、股東及員工。這個茶壺裡的風暴,完全是股東任性地以股權大小來說話,毫不考慮公司的良性發展。徐派股東應該去思索:既然黃派已認為林是禍害,那是否表示石的出走,是董事會的錯誤決策?並且儘快修正此重大的錯誤!如果說巧新股價往下走,建信股價往上走,我想這並不意外。如果主要股東之間的互信已薄弱,將來想要股票上市,亦必困難重重。散戶股東如果擔心這些情況,或關心巧新的未來,應該是要請櫃檯買賣中心的主管單位,前去了解。才能在公權力的介入了解下,讓當權的股東,理性解決這個問題,巧新才能繼續往前走,讓台灣之光繼續發光發熱。
說出巧新目前內部的矛盾狀況,其他小股東該感激一下你。雖然我認為以目前的狀況來說,巧新的股價屬於中間稍微偏低一點的狀況,但若考量到長遠的發展,加上巧新未來營運上的風險,目前的這個股價我認為大概還偏高3-4成,我認為巧新合理的股價應該在50-60元間會比較合理。
資本市場的慣性是如果股價在眾人不解中走高,後面持續開出績效則為實,不能始為虛就會拉回修正同理,不解中走低亦然。上月份4502業績是今年新低,相對面臨修正壓力,但若不跌則代表主力人士的掌握比看既成報表者強大。當然股價不完全反應實際,時間還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