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son995 wrote:
看現在的狀況,可能會走向慢慢衰退,除非出血能慢慢自己吸收掉,不過醫師也沒有錯,沒有生活品質!小弟常常對周遭長輩說不要每每都說老了,該走就走,問題是想走還走不了,所以都對長輩說,只要還在呼吸,為何不舒服的過生活,不舒服的時候就去看醫師,不要小病最後變大病,要走還走不了,我們晚輩有自己的生活還要每日來照顧,最後長照悲歌就出現了!
最近家母就是因為拖延病情,眼睛黃斑部病變嚴重,一眼視力只剩0.1,找了醫師看,說要趕快開刀,但是開完刀只能維持0.1減緩惡化,之前是有就醫,但是診所醫師都說還好,追蹤就好,但就一直惡化,所以我在跑回高雄請友人幫忙,掛號等了3個月,去醫院時,才發現醫師退休了,好不容易等到該醫師自己診所開業,才看到診,安排開刀~
前幾天安排開刀結果等了6小時,到了刀房卻又開不了,因為長針眼,劃了傷口要等傷口乾淨了才能再安排開刀~我跟我弟弟請假了一天都快昏倒了~
是的 第一時間沒開腦引流
當初 急診醫師等觀察等報告
進入ICU也是等觀察等報告
隨著時間流逝
錯過黃金治療期
結果就是不同程度的壓迫產生昏迷
幸好 還能自主呼吸
只是戴上氧氣罩
防止感染 保持濕潤
而不是直接插管
直到氣切
這樣才算到放棄侵入性治療的階段!
每個人都會說 萬一怎樣 千萬不要急救
問題就是沒到那萬一的臨界點
生命還是會留下來繼續發生奇蹟還是產生折磨
令堂 開個眼部手術 還真是折騰
回想去年八月要出國前
安排家母動大刀
我就跟全家族說
該上班的上班 該上學的上學
我在就好了
從早上八點開到下午一點半
就我獨自一人在手術房外等候
醫生解說完後
我再回家載小孩
一齊等兩點半ICU會見術後狀況
一人在院
對家屬來說
都是身 心 靈 與經濟的挑戰!
大量掉髮 失眠 焦躁
或開始推卸責任
指責 爭奪財產......
好與壞都看過太多
所以對於人力資源調配
不要過度集中
假日來一堆
平時空無一人
產生極大落差
也讓我想到構建全AI病房的需求
下次再寫可以做到甚麼地步
這個商機無限大
也是我早已肯定AI絕不會泡沫的遠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