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只論疫苗自主,回歸理財,謝絕政治!

HAHAfox wrote:
再來論台灣生技藥廠的生態,就本人粗略所知,長年來沒有完整的生態和利基,不見兔子不撒鷹!常年成藥:感冒藥!

專家觀點/如何提升台灣新藥產值、競爭力?

把這個換成二十年前工具機產業來看,似乎也合適。
生技產業為什麼比工具機產業更重要?有誰可以分析一下?
就算是目前的護國神山的晶片業,似乎也不是像這樣補助的。
當初政府去做半導體,是有佔股份的,不是今天這種做法。

稅金是大家交出去的,不能這樣隨便亂花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把這個換成二十年前工(恕刪)


所有產業 都是曲線累積經驗當實力
台灣產業除電子業外 , 向來不愛投資研發

是要跟人比什麼?
我想不會有人反對疫苗自主這件事
但是1堆『壞蛋、笨蛋』假疫區自主,
行阻擋國外已經過『三期期中』試驗且經過who認證的合格疫苗進口,這些人會有報應的
01理財板的人在股市裡大都身經百戰,能明辦是非
這些虎爛話術只能虎爛糞青、廢青之流的僕弄貢
Bnt的「大中華」『代理商』就是在上海複星手裡
如果你『不懂代理商』的意思,那你就是『笨蛋』
如果「知道代理商」的意思而又『阻擋郭董』進口疫苗『捐贈』來「救人命」,這些『壞蛋』會有報應的

先學「新加坡、日本」進口『足夠』經過『who認證合格』的疫苗,讓全台人民施打
讓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1年半」的抄錢佈署,現在只看到荒腔走板,人民恐懼

疫苗自主很好,但先讓人民打完有經過三期期中驗證的合格疫苗
「1年半的超前佈署」真的有作好的話,台灣人不會是現在面對『恐懼的總和』
哪有已經打敗仗天天死人了,才要再用人命去試驗未經實戰驗證,技術不領先也不熟悉的”新”兵器!?

事有輕重緩急與先後順序,明擺著現成有實戰經驗又證實有效的好武器卻拒絕不去用(而且還更便宜),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啊!?

早說了,臺灣沒一個人反對生技或任何産業的發展,但那也絕對必須先看當下的狀況啊,現在人命關天丶民生經濟重創丶國際往來受阻,哪一個不更迫切需要優先解決!?

情況都這麼慘了還在扯什麼”生技產業發展”…百姓可都是””啊,還真把大家都當成活生生的人肉白老鼠🐁了嘛!?

怎麼這種話還講得出口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只為了炒作股票投機…竟然不惜賠上無辜民眾的生命丶健康丶生計與旅行的自由!

又不是在治療梅毒或泡疹,抗疫是全民切身的利害關係,硬逼國產有全民受益!?

抄錢佈鼠…這我吞不下去!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試著不帶立場的說一(恕刪)


專家觀點/如何提升台灣新藥產值、競爭力?

很感謝你試著不帶立場!試著看一下上面的鏈結。感恩!

台灣的生技藥廠,不見兔子不撒鷹!常年感冒成藥的利潤讓人太安逸,沒有建立起生態環境。

回歸理財訴說舉例(簡略):
本人在2019年一直觀察貨櫃海運,最終選了萬海買進。本肯定是起漲點,買在當時高點23,突然跌落,不明原因。直到2020 的疫情爆發,本人才知道資訊不對稱,有人提早獲悉消息。
2020三月股市大跌,本人靜下心思考,貨櫃海運在疫情下反而會獲利(簡略),於是不管家人朋友的奚落,持續買進,帳面虧損卻一直增大。中間有出脫部份轉買長榮,買在25。

萬海放到160出脫,期間承受的風險和心理壓力,外人是難以知道,連家人朋友都會扯你的後腿。

本人舉例陳述,是說明投資是須分析未來能否獲利,而不是著眼眼前的帳面虧損。

當然你會說:要是失敗了呢?

風險控管和停損!

當然一定有人認為是馬後炮了。本人就不去輪迴辯解了。
HAHAfox wrote:
專家觀點/如何提升台灣新藥產值、競爭力?

很感謝你試著不帶立場!試著看一下上面的鏈結。感恩!

我看了呀 ,不是說了結論?
生技產對並沒有比黑手產業的工具機更重要到哪裡,
都是一項產業而已。
台灣連學名藥都沒什麼競爭力了,各種需要FDA認証的新藥,
除了一些冷門的藥,都難以和外國競爭。
台灣天生的人口基數太小,不像半導體或其他產業,
可以靠腦力或資本集中來打開市場。
人口不足,天生不可能有足夠的樣本和病例來支持各種臨床實驗。
更何況FDA的認証非常嚴格,不是產品做出來就能賣的。
台灣想成為生技大國是不可能的事。

以這次來說,南非和南美的變異病毒植株,你要怎麼拿到?
你什麼時候可以拿到?
Hermitissimo wrote:
哪有已經打敗仗天天死(恕刪)


打敗仗了嗎?不,才剛開打。之前一年都在據城防守。

美國有專家說:10年才能完全脫離疫情侵擾!十年浩劫!群體免疫還要十年!

防疫措施一直實行!
疫苗施打一直持續!
經濟也一直持續進出口,沒有停頓!

防疫和疫苗自主,分道同時進行!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把這個換成二十年前工(恕刪)

因為這個產值很大,生技產業涵蓋的範圍很廣
保健食品、面膜、化妝品等等都算
化工也算是這產業的一環
如果你只看新藥跟疫苗,就聚焦錯方向了
藥品市場每年都在成長
原料藥、學名藥、生物相似藥、中間體
這些台廠都有切入
個人比較看好生物相似藥......
stargroup wrote:
如果你只看新藥跟疫苗,就聚焦錯方向了
藥品市場每年都在成長

看來你沒看懂重點。
這些有哪個是打著保健食品自主、面膜自主、化妝品自主的口號的?
這些有哪個是政府用稅金去支持的?

台灣對這種先進,主流大家都在急著做的東西,基本沒有希望,
病毒類的疫苗,變異太快,喊疫苗自主只是騙大家納稅人的錢的玩意兒。
台灣做做慢性病的藥(孤兒藥,各種癌症藥物),學名藥,
以及上面講的各種保健美容藥物,就足夠吃光所有生技人材了。

這才是台灣生技產業正確的發展方向,
而不是去搶那種不可能成功的,病毒類的疫苗市場。
你病毒的植株都拿不到了,要怎麼發展?
微微55

60%算高估了好嗎 你去看韓國開放疫苗入境免隔離現在才幾%

2021-06-14 13:34
stargroup

打不打疫苗都是個人的選擇啦,如果你想當那未打到疫苗的風險者,我也沒甚麼意見。

2021-06-14 15:59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看了呀 ,不是說了(恕刪)


駭客任務中,上帝採結果論,人類一定滅亡!

你採結果論,台灣一定失敗!

如果祭司與你耳語希望和信念去跨出第一步,無用。

只能靜待結果朝向哪一方了!
  • 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