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

恐怖的亞光

小弟一介平民小散戶

之前是剛好運氣好才能賺到大波段

但近期真的操作難度極為困難

只希望能解套外加小賺一些就偷笑了

蒼玥狂羈 wrote:
小弟一介平民小散戶...(恕刪)


只要平手續費及交易稅,

本金無損失拿回來就偷笑了。
唉⋯這⋯

「亞光 107年6月營收17.55億、年減1.64%

人氣:
亞光(3019)6月營收資料(單位千元)

當月本年累計
營收1,754,7139,141,967
去年同期1,783,9518,941,364
增減-29,238200,603
增減百分比-1.64%2.24% 」
廖小屁 wrote:
唉⋯這⋯
「亞光 107...(恕刪)


營收數字稱不上好, 但說爛也不至於,
接下來就看看大立光下週法說, 和年底前看看是否真的能打入中國品牌大廠.

另外有一點想請問,
之前大立光林恩平宣稱的,只要加一片塑膠鏡片即可解決發射端發熱的問題,
不知是否有比較了解此物理特性的大大能幫忙分析一下,
為什麼原本怕熱的塑膠鏡片, 多加了一片之後(多加的還是怕熱的塑膠阿)
熱的問題為什麼就會解決了呢?
如果熱的問題真的解決了, 為什麼玉晶光老闆還需要「看客戶要採用哪種材料」?
今天大立光法說⋯ 老闆總愛這樣講⋯

「針對市場持續關注玻璃加上塑膠的混合鏡頭(G+P)導入智慧手機的議題,林恩平重申指出,「看不到模造玻璃在手機上優勢」」

「林恩平表示,後置鏡頭全塑膠的潛望式鏡頭現在已開始出貨,2000萬以上畫素及3顆鏡頭的設計,目前看來已越來越多,明年是否能成為主流趨勢,主要還是要看sensor及品牌手機廠的設計決定。

他指出,潛望式鏡頭在整個體積上是沒有特別節省,主要是減少鏡頭的高度,因應手機薄型化的趨勢及高倍數光學變焦等需求,封裝的難度主要在模組端,對鏡頭廠沒有太大難度。」


模造玻璃在手機上沒優勢, 「非球面模造玻璃」不曉得有沒有優勢?他也不講清楚?

5p的全塑潛望式鏡頭(oppo?) 能像亞光作到5倍「光學」變焦嗎? 如果不能,那亞光還是有優勢。 只是成本,產能可能真的較沒優勢。
廖小屁 wrote:
今天大立光法說⋯ 老...(恕刪)

我始終覺得亞光是靠去年財x雜誌那次所謂鄉野調查撐起股價。就等這所謂切入手機領域的題材是吹牛還是成真,股價自然會反應出來拐點。但我比較相信大立光,不為什麼,這家老闆謹言慎行風格明顯,沒十足把握董事長不會說出口。
大立光的確在塑膠鏡頭成本優勢和技術不斷提升之下,
仍然稱霸手機界, 亞光只能看看有沒有機會插空隙切入,
但如果來猜猜看, 是誰拿下mate 20的訂單,
個人會覺得不是大立光, 因為大立光沒有TOF技術,
但也不像是亞光, 因為記得賴董是說最快年底有機會出貨,
以賴董大嘴巴的個性, mate 20 如果是現正進行式,
應該不需要講"有機會", 且mate 20 的上市時間也比賴董講的年底還早一些些,
所以或許會是舜宇... 但旗艦機開始將這些高規的技術導入,
對亞光而言應該也是好事一件.


話說今天外資轉買, 空單大增,
後續再看看會如何發展下去.....





感覺亞光要85以下才能買
最弱光學股⋯除了被揚明光遠遠拋在後面外,感覺即將被先進光,佳凌超車了
上面三家都在擴廠、增資、私募,感覺對未來前景信心滿滿。 亞光業績未看到起色,壹年了,好像也沒什麼新提才或光學創新產品,也沒什麼新訂單的感覺。
車載鏡頭好像也沒什麼起色,快敗給佳凌了,手機玻塑混合鏡頭5倍光學變焦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愈來愈像在吹牛,外資賣個不停⋯⋯

真叫滿手亞光的小投資人情何以堪,⋯

壹整年也爭取不到什麼新訂單嗎? 真失望啊⋯⋯

廖小屁 wrote:
最弱光學股⋯除了被揚...(恕刪)


雖然失望, 但還有一絲絲的安慰是外資至少賣壓減少有開始買了,
量有漸漸增加, 下週看看能不能出攻擊量
  • 8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