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

{{{實踐財富價值}}} 年近半百 何得何能~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2024-03-09 22:12 #5174



Nelson995
大哥您常出國,有沒有比較耐用的行動電源可推薦?
2024-03-12 9:25


你好

選擇商品

多以外觀 安全 實用 輕量 認證 廠牌 價位 特色

綜合考量出所謂的CP值

我雖然常出國 但不依賴手機

尤其飛機上 貴賓室 車上 飯店床頭

都有充電裝置

所以行程中沒有無電焦慮

以前買過太陽能 鋁合金外殼的 附帶線的各種

測試過許多 也有掛羊頭連狗肉都沒的

因為行動電源顯示充飽後

轉充手機 根本連一次都沒充飽 就耗盡沒電了

我最後一次買已經是幾年前了

還是因為要買小型可攜行動打氣機連買的

這樣猜出是哪一家了嗎?

注重充電速度與安全性則是以有線為優先

然後多種形式接口 適應各種需求

兩萬mAh 大容量 不確實 可退

儘管一般認為輸出功率越大

充電速度就越快

但實際效果必須取決於自己手機規格

像蘋果有限制 保護 再大也沒用

個人是----非蘋陣營

所以用閃充都是出門100%到晚上回家

都夠用 無須行動電源

我許多電源 最後都是太太跟小孩

這些重度使用者拿去用

這月初本來要去阿爾巴尼亞 跟北馬其頓

結果歐遊卡回覆

說不含這些國家WIFI

太太說出門在外沒網路她不行

加上還有公益活動撞期

也就再改約

以上說明~



















飛行發電 供全機旅客使用

成為最重要的支援系統

這也是可改進投資的重點轉移~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2024-03-13 0:42 #5178



我就是愛拍照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吧。打完頂級電玩,再去公園運動,不用努力賺到幾億,一樣可以過得很健康快樂。不見得大家都是天天一直沈迷電玩吧?那也許太多刻板印象了。不過我是不打電動,也只是猜測而已。
2024-03-13 00:49


也有可能打完電玩 就躺平

然後累積各種疾病後

痛到受不了 就巡迴看醫生了

去看看各大醫院診所

患病年紀越來越輕

看的是甚麼科

原因是甚麼

就無需臆測了~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2024-03-13 0:42 #5178



我就是愛拍照
賺到了幾億,不代表就一定要有年花幾百萬的嗜好。有錢後選擇是多了,但不代表最貴的選項就最適合自己。百萬品酒會就算是免費+包吃住我都不去,因為本人酒精過敏。
2024-03-13 0:52


許多人

抽菸 酗酒 賭博 吸毒 是興趣還是嗜好

買股票 期貨 選擇權 是興趣還是嗜好

還是買高賣低 亂買亂賣是興趣

一直賠錢是嗜好


我二十幾歲帶著女友到洛杉磯迪士尼

舊金山環球影城

聖地牙哥海洋世界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拉斯維加斯看秀 夜遊

大峽谷國家公園搭直升機翱翔

再回到夏威夷沙灘 擁抱游泳

一路上除了新鮮 還有濃情蜜意

人在對的年紀 對的時間 一切就對了

而過了年紀

現在對國家公園自然景觀還有興致

要再去回遊這些樂園

也就沒有動力

興趣還是嗜好

許多人只是無聊打發時間

真正進入精進的世界

那又是不同層次了

最近又量身訂製打造一台公路車

準備空運了

全內線 碳纖維一體成形極輕化 切削波浪紋碳纖維輪圈

我穿著法拉利或藍寶堅尼的全套車衣車褲卡鞋

若是身形臃腫 體態不佳 速度奇慢

騎到路上 會被人取笑不完

所以為了達到頂標

無形中就更自律

每趟運動騎行

所需代價就是喝一瓶水

賺錢只是財務自由

如何運用對應人生

才會進入財富自由的殿堂~









秀一下銀彩粉紅樣品車

到時候進來會不一樣

前天被其它車腳踏刮到

趕快抹碘酒

貼上義大利製的OK繃

日常小事處理都是積累的學問~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開心過

李大哥您好好美的車,期待到時能分享實車活耀的美照

2024-03-14 12:32
katsu777 wrote:
李大哥您好
好久沒來留言 只是默默關注

最近台積電大漲 來留言分享喜悅
台積電是小弟唯一持股 已經抱了六年
裴洛西來台時逢低再加碼
沒想到龍年變飆股
給老婆娘家包了紅包
老婆金手鐲 大餐
老媽燕窩 紅包
請朋友吃飯
跟家人朋友共同分享

運動方面因為小孩開始打籃球
把本來爬山的運動變成了打球
可以跟小孩一起打
練了一年 已經是國中程度了

祝您平安順心
小弟依然不動如山
----------------------------------
持股不動如山

運動時常走山

獲利累積小山

人生穩定成山


你好

更新人生狀況 恭喜你進階了

台積電當初私募流通時才三十塊

那時哪知道做的是甚麼東西

只會注意籌碼大量進出賺差價而已

所謂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但歷史有許多千金股最後都跌落神壇

然後永遠套牢 或當壁紙

但TSMC不一樣

信仰來自對其了解

日本 德國 美國 都要補貼幾千億

成本等於大幅降低

其實當初應該下市 收歸國有

創造了多少兆的收益

都被外資收割了

而輝達到美金1200

台積到NT1200

市場不同

容許本益比估值也就天差地遠

每多一個製程

需求就是超過千億起跳

都是信心的來源

林書豪的父親

自述 自己建中 台大畢業

標準的書呆子

偶然看到影片NBA張伯倫神射

心中嚮往

那時流行 來來來來台大 去去去去美國

就跑到美國讀書任職 也是在半導體公司

在自家後院設個簡易投籃

三個孩子以後也練出三個學霸

一個當醫生 兩個入職籃

人生際遇每人不同

有前人啟發 鋪路

也要有自身的努力與自覺

投資了解背後產業鏈路線發展

都是讓自己精進及信心持有必要條件~

































同樣的

蔬菜 水果 五穀 雜糧

在不同國家

長的就是不一樣

這些差異來自技術 水土 文化 與需求

市場接受就流傳

反之既被淘汰

嚐試人生就有新的滋味~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感謝李大哥您的建議喔

疫情開始後店裡還是以外送訂單
現場已經半捨棄,原本沒有打算續租
傾向找較偏僻的地面來專門做外送
但租金落差不大,搬遷就算不裝潢
又有水電的一些費用等等
後來決定延續租約和加盟合約一起
之後在看是否要繼續做
或許不留在這個縣市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包含很多因素
至於太太這邊的想法是先累積自己的經驗值跟人脈
或許待積累好後就會嘗試踏出

趁著兩年再好好思考跟討論

另外跟李大哥請問
之前推薦的00900
我跟老婆都有買
也有幫小朋友買
還可以定期定額嗎

是的 如果是獨自一人經營

通常店面內用就變成捨棄變倉庫

除非透過點單收帳全自助

內用才能增加收入

關於加盟除非盟主有高深KN

否則都不會建議

就像小七

改名為0-24或8-8

客人就不會上門了嗎

平白送了許多加盟金給外商

關於00900 淨值與配息皆有收入及成長

能不能繼續持有或加碼

除了看經理選股能力還有選擇標準

台股股價 容易被外資影響

沒漲價不代表所選公司經營收益衰退

只是市場標的太多資金沒有灌注而已

像最近 00939 00940 借2領8得6

成為全民運動

幾千億的規模光以後經理手續費就不得了

反向思考

先投資 要買甚麼股 跟發行劵商

也是邏輯與思維的訓練

以上說明~













在歐洲許多店家

內用比外帶貴五倍

如何讓客人心甘情願內用

就是這些經營者的

核心利潤與價值~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2024-03-13 23:42 #5183



開心過
李大哥您好好美的車,期待到時能分享實車活耀的美照
2024-03-14 12:32


你好

謝謝賞識

其實車子剛通知已抵倉

問題明早要出國旅行一陣子

只好等回國再去開箱設定

小時騎的是童車

學生時代騎的是鋼管

二十幾年前碳纖維開始量產

想說人生一定要買一台來騎騎看

結果買來騎了幾次還是穿拖鞋

就不騎了

因為有更多的事要做

更多不同的事務而吸引

過了二十幾年

去年因為看了影音串流環法背後的故事

又引發出興趣

把車子梳洗乾淨

也是亮的可以

想想要玩就玩全套

把世界一級職業車手

從頭到腳 用的穿的戴的

全部複製貼上 甚至超越

從各國購入 買好買滿

而重點來了

買東西簡單

騎上去的這個人

能匹配嗎?

會成為移動笑話嗎

上卡萬一摔下來

就傷身筋骨

能克服恐懼

要這麼硬嗎

所謂自找麻煩

人生難過 關關過

以前有基礎

再上網學習自我摸索

很快就適應騎行

然後心肺功能 體型體態日益精實

也就更加暢快

而二十幾年的車畢竟過時

現在已看不到醜線分布在外

也不用C夾圈煞

空力設計造型用料

一體成形也更加科技

於是人生一定要買一台騎騎看的念頭

又再興起 多方比較後

也就決定了人生再一次的突破

興趣有了動機

嗜好是再次提升

讓自己進入不同位階

買東西簡單 有錢就可

重點是騎上去的那個人

幾歲了

用甚麼身形體態姿勢速度

展現在各種路徑

分享挑戰自己小確幸的邏輯~















到義大利

買法拉利 開法拉利 爽度無比

各種年紀做過

問題在車內

除了下車 誰也看不到你

歲月過去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不過是在各種空間度過

遇到的人事物處理

實踐金錢的價值轉為財富

就是勇於挑戰

不斷尋找自身極限的可能~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樓主 您好:
請問已經退休且為股市長期投資人士而言,其年度股票股利所得多少的情形下成立投資公司較為適當以收節稅之效?
piggyman8888 wrote:
樓主 您好:
請問已經退休且為股市長期投資人士而言,其年度股票股利所得多少的情形下成立投資公司較為適當以收節稅之效?


你好

個人提供下列兩家專業事務所

完整答覆了 一般要進入之前的疑慮及疑惑

到底是不適合自己 僅供參照



一、什麼情況適合用投資公司持有股權?

先講結論:

以股利為主要獲利模式:從稅務的角度考量,這種投資公司較適合用於長期持有股票,接受股利收入;但較不適合用於買賣股權,賺取價差。

單純穩定的股東結構:較適合股東人數不多、結構穩定的情況;不適合類似共同基金的運作模式,即積極募資、標榜投資績效、投資人數眾多、買入贖回頻繁。

所得級距及股利收入達一定規模:原則上,當所得級距達30%以上(即年所得250萬以上),其中股利達35萬以上,此時成立投資公司的成本效益才大約剛好可以損益兩平。與個人直接持有股權相較,透過投資公司持有股權的優點在於,可以控制利分配到個人身上的時點。當股利分配給個人時,對於高所得級距的個人而言,即使採分開計稅,稅率仍高達28%。相反地,如果透過投資公司持有,則投資公司收到股利不需視為所得,不需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投資公司因收到股利產生的盈餘,即使不分配給股東,雖然需課徵未分配盈餘稅5%,但仍較28%低許多

節稅效果

例如每年股利收入TWD 100萬,在個人持有股票的情況下,假設採雙軌制中的分離課稅28%,則應納稅額TWD 28萬(=100萬*28%);若改採公司持有股票,並假設盈餘不分配,則應納稅額TWD 5萬(=100萬*5%)。如此,節稅效果則為TWD 23萬(=28萬-5萬)。換句話說,按以上假設,當每年達到股利收入TWD 100萬的情況下,投資公司的維護成本必須低於每年TWD 23萬,才會有利可圖。

個人綜所稅變數眾多,每個人情況不同,在此無法逐一列舉,只能採分離課稅28%為例。投資人需要按自己的實際情況試算節稅效果。例如單身/已婚、扶養親屬扣除額;薪資、利息等其他所得種類;標準或列舉扣除額(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等等),都可能會影響成立投資公司的決定

成立投資公司,除了設立成本之外,每年尚有維護投資公司存續所需之經常性成本,可能包括會計、稅務、簽證等法令遵循成本。這些工作除了金錢上的成本外,尚須投入時間、精神。以上面的例子而言,假設每年維護成本TWD 7萬,則成立投資公司的效益為TWD 16萬(=節稅效果23萬-維護成本7萬)。因此,當股利收入達到一定規模時,較值得進行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 © 誠樸會計師事務所


股利所得相關稅負

個人持有:個人收到的股利所得,可自行從兩種方式選擇其中一個來計算所得稅。此兩種方式分別為「合併計稅」與「分離計稅」。
採取合併計稅的人,股利會與個人的其他所得一併計算所得總額,並可享受按股利金額8.5%的稅額扣減(但每一申報戶最高可抵減8萬。亦即當年度股利所得大於94萬後,股利的稅額扣減會小於8.5%),再依照目前5%到40%的累進稅率課稅。
採取分離計稅者,股利所得稅率統一為28%。但個人收到股利所得,除了需繳所得稅,如果單筆超過2萬元,還要繳二代健保保費2.11%。高所得者如果綜合所得稅率已達40%,採取較有利的股利分離課稅,則個人持有股利的負擔將接近30% (28%+2.11%)。
公司持有:公司收到國內其他公司發放的股利,不需計入公司的所得,也就是所得稅負擔為0。然而,股利所得會增加公司的累計盈餘,如次年未分配當年度盈餘,需加徵5%的未分配盈餘稅。
資本所得相關稅負

個人持有:證券交易所得免課所得稅(證券交易損失也不能從所得額中扣除),但個人如買賣未上市櫃或私募的股票,證券交易所得需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並按照目前免稅額670萬,稅率20%,計算基本所得稅額。如個人基本所得稅額高於綜合所得稅一般稅額,則須補繳差額(亦即實質稅負=基本所得稅額)。
公司持有:公司的證券交易所得也免徵所得稅。然而,公司的證券交易所得,不論是否來自上市櫃股票,都需計入營利事業基本所得稅,並按照112年度開始的免稅額60萬,以及稅率12%計算基本所得稅額。且資本利得會增加公司的累計盈餘,如次年未分配當年度盈餘,需加徵5%的未分配盈餘稅。
設立投資公司的優點

股利所得稅:設立投資公司最主要的優勢為可省股利所得稅。如為高所得個人採股利所得分離課稅,目前稅與二代保負擔約為30%。如為公司持股,考量可提列法定公積10%,如不分配盈餘,實質稅負約為4.5%,金額差異大。除此之外,未分配盈餘稅還可以透過公司認列成本費用而降低,進而降低未分配盈餘稅。
家族傳承、遺產贈與稅:過去許多客戶常詢問為何上市櫃公司大股東都是投資公司。原因除了上述所述的股利所得稅優勢,也考量管理與移轉財富的便利性與遺產贈與稅。例如,投資公司可透過發行否決權特別股,確保第一代對家族財產的控制權。另外,個人如直接持有上市櫃股票,過世時,會依照繼承開始日上市櫃股票的當日市價計入遺產價值。如過世的個人透過投資公司(多為未上市櫃)持有上市櫃股票,過世時則依照繼承開始日投資公司的淨值計入遺產稅。而公司的淨值,可以透過認列成本費用等而降低。
是否適合設立投資公司?

投資公司的稅負優勢主要在於國內股利所得。如果投資股票主要為短線進出賺取價差,或是主要投資海外市場(KY股所得屬於海外所得),則維持個人持有即可。
考量公司設立後,每年需額外支出記帳費、申報費,以及經濟部股權申報等等,建議每年股利需達150萬以上,設立投資公司的經濟效用較高。
設立投資公司買股票賺股利,就所得稅觀點確實可節稅。但股利累積為公司盈餘,將來如投資公司解散,仍需分配予股東繳稅。
雖然成立投資公司有節稅效果,但仍有許多設立時的眉角須注意,以免被國稅局認定為租稅規避,而依照實質課稅原則調整處罰。因此建議諮詢專業人士,以達到較穩健的稅務財富規劃。
信彰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合法節稅

是個人拿回資金管理權與控制權的一環


看看蘇丹紅 工業毒素當食品

這種引進的垃圾公司

兩間房可以登記一堆公司

被抓到再換人頭再進

然後餵給全國一直吃

大賺無良黑心錢

而垃圾正腐一再放任

早就爆發 卻一直忽視掩藏無為

怕影響去年大選

所以繳稅養這群


寧願拿來作公益

給真正需要的單位或個人

若自身合乎門檻與經濟效益

就趕快去做

實踐財富許多可能的價值

以上說明~





































































剛出國回來

這次完成了許多唯一與第一

陸續再PO

桃園機場經過幾十年了

出境大廳 有幾個位置可讓人坐下休息?

沒有幾個

強迫大家罰站

肚子餓了 只能去地下食物街

幅地狹小 沒幾個人就可塞滿

只有掛件入關

進入貴賓室 休息才有寧靜一方

炸醬麵 滷肉飯 炒烏龍 煎鍋貼

當歸雞腿麵線 肉鬆地瓜稀飯

塩可頌 蘋果

白酒 紅酒 拿鐵 氣泡水......

讓你在出國前 再次回味台灣記憶

台灣稅收超額 有的是錢

國家門面 卻一無進步

兩相對照

這就是自費自理

與公務部門

僵固牛步化

提供服務的差別~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2024-03-09 22:12 #5174


Nelson995
大哥您提到的問題,算力增加的耗能,我還是不懂有什麼可以解決的方式?是否就是常聽到的核融合呢?
2024-03-13 08:55


你好

AI智慧的發展

取決於三大基本要素 演算法 大數據與 算力

AI要進展

需要大量的電力以驅動算力的運作

大量運算所產生的散熱需求

又需要倚賴電力輔助

還要先進製程製造半導體晶片

持續消耗大量的電和水各種資源

在全球追求淨零碳排的趨勢下

台灣除了貢獻

聽話的腎與肝 新鮮的腎與肝

還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全力供應全球

最後超過七成以上的獲利

再被外資收割殆盡

這樣所謂的護國神山

有天真的面子

卻是可憐的裡子

成為最大盤子!


核融合是能源的聖杯

問題是

要等商轉 技術突破還遙遙無期

這是耗能的解決

那算力產生的熱與耗能呢?

所以要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

那就是改變計算的方式

就像以前用十根手指頭來算

算不出甚麼名堂

才發明了算盤

九九乘法

到各種進位計算機

到.....................

所以改變計算的方式

就是未來聖杯的答案

以上說明~















































剛從零度到十度的國度回來

真的不適應炎熱

才三月

台灣已超過三十度

許多家庭晚上不開冷氣

已經無法睡覺

台灣絕大多數能源

都要拿著大量外匯向國外採購

再運輸回來再製

卻用補貼優惠

再回流給外資

獨讓台電產生鉅額虧損

再全民買單

這是哪們子鬼生意?

獨門生意再多收幾百億電費

外資也不會放棄賣股

只能說死腦筋的正腐

造就了一堆死老百姓

今年氣溫還會飆高

持續創下 最熱的一年

這種永遠不斷的紀錄~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Nelson995

謝謝大哥的指點,話說您出國數天,每天上01先看看您有沒有留言,沒有您在01的日子,真的少了些什麼.....

2024-04-03 0:20
連大您好。

旅途愉快,平安健康順心。
不知道大哥是否還記得小弟我,多年前有留言給您,請教一些理財問題和討論社會現象。如果不記得沒關係,小弟一直很感謝您始終很有耐心地回答各位網友的問題,不管因果如何,也不管別人的看法如何,至少您啟發我很多不同的想法、格局和觀念,受益良多,真的還是很謝謝您。

我是個眷村菜市場長大的小孩,父母沒受過什麼教育,以前住的街還叫克難街”,克難、克難,克服一切苦難”,這是我小時候印象中記得最深刻的事情之一,但長大後才發現,想法和格局真會改變一個人的一切, 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也能顛覆一個人的一生。

"順勢隨緣”,這是之前您去張學良故居拍下的墨跡,我慢慢隨著時間,越來越有感觸。

小弟不才,最近有幾個問題,想聽聽大哥的意見,但不想耽誤大哥旅遊興致,方便抽空看看即可,感謝感恩。
1. 大哥多年前推薦小弟傻傻買傻傻存遠東金,500張就可略有小成,小弟不才,前前後後買了300多張,最近賣了(因為我第一次看到遠東銀漲停,賣股獲利近百萬,感謝大哥),想做個來回操作。目前根據自己所了解的經濟局勢和本人的投資屬性,將賣股所獲得資金,全部投入公司債和美債,不知是否有欠周詳?
2. 目前個人信貸可以借到2.26%,美債ETF殖利率落在4.8%左右,請問借款套利是否有欠周詳?
3. 根據自己耳聞和在網路上找尋的相關資料,都一直覺得美國的經濟數據和現實脫勾,實在不理解為何數據上,顯示如此強勁?
4. 本人自知不是賺快錢的料,所以投資方面偏向保守(家中經濟狀況也不允許我有個什麼差錯),可以接受長期投資,穩穩持股債取利即可,請問是否太過保守?或是有什麼新的方向可以指導?
5. 小弟目前46歲,請問大哥對於以後的人生還有什麼忠告或是建議? (小弟膚淺,每天只想到趕快賺到錢,然後退休,因為特別琢磨投資理財這塊)

如果未來有緣有機會,煩請大哥讓小弟在台北請吃飯,雖說不是昂貴的珍饈佳餚,但是肯定是道地的眷村家常菜。

感謝感恩,平安健康順利。
火舞

以前10-12元買來存的現在14多都不知道要不要繼續買

2024-04-03 23:27
  • 5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