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newbie wrote:請問,如果像第一金...(恕刪) 完全正確,上圖它是將舊制可扣抵稅率訂為8.5%(已減半)與新制乙案一致,好做比較,其實,金融股目前減半扣抵稅率普遍低於新制8.5%,所以對金融股投資者不見得不利,但仍有限制一個申報戶扣抵金額以8萬為限.
cliff2010 wrote:請問知道的人,,,...(恕刪) 特別股,其股利是以固定利率計算,屬於股票之孳息,並非屬利息所得,並不適用27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之規定,應以股利總額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稅改新制並無改變,另外ETF看其詳細配息的內容,第一種是股票配息的股利收入,取消兩稅合一及扣抵稅制,當然適用稅改新制,第二種是借券收入,以利息所得納入綜合所得稅中計算,第三種是資本利得,由於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所以免納入綜合所得稅之所得收入.
寶佳持永豐及台新已超過5%,另華票已有14%。********[經濟]寶佳機構旗下寶佳資產管理,在永豐金歷經司法調查、大股東高層遭起訴風暴之際,一路大買永豐金股票迄今,持股比已達5%以上,持股逾50萬張,永豐金即將在18日除權息交易,寶佳資產除可進帳約2億元現金股息,由於永豐金股價仍低於票面,繼續中長線持股機率大增,不排除參與下屆董事改選可能性。這是寶佳資產買進的金控股中,第二檔達到5%門檻的公司。之前寶佳資產大買台新金已至約6%,由於金控公司持股5%依規須報備,10%則要通過股東適格性審查,因此寶佳資產相關投資也均依規報備完成。
三商銀財務操作佔獲利比率高升,獲利結構往「壽險金控」靠攏?******[經濟]而今年三家行庫的財務操作獲利占比更加提高,去年11月底美國總統大選後,殖利率上升,銀行趁著價格回檔時布局債券,再趁債券價格高檔之際,獲利了結,使得財務操作表現不錯,加上今年銀行獲利動能趨緩,財務操作獲利比重因此提高。行庫主管表示,銀行長年面臨飽受低利差所苦,今年又遭逢保險、財富管理業務成長動能趨緩,導致手續費收入下滑,為維持獲利成長,今年對於財務操作幾乎都訂下成長目標,希望透過拉高財務操作的獲利,維持獲利水準。華南銀行藉著債券交易操作,貢獻不少獲利進帳,今年前七月來自財務操作稅前盈餘約26億元,以華銀前七月稅前盈餘78億元計算,來自金融交易的獲利比重就高達三成。一銀今年前七月來自財務操作獲利,占整體獲利比重約25%。一銀去年11月趁著美國總統川普當選,美債殖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之際,逢低進場大舉回補美債,加上換匯換利(CCS)、台債、美債等布局,金融交易獲利約34億元。彰銀來自股票、債券的交易進帳約17.5億元,以前七月的稅前盈餘83.6億元計算,金融交易的獲利比重約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