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公司產能滿載,供不應求,被客戶追單追的很慘,新增產能全被包下...
=========
真的假的
那營收怎麼那麼少
可以買了嗎?
懶人國 wrote: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恕刪)

只說被包下, 表示還沒出貨... 等到真的出貨自然會默默地漲~
不得不承認他昨天的話喊得真漂亮, 但大多屬於未來展望, 想買就買嚕
目前看來是箱型中間且技術線型快擠在一起, 處於近期M頭中間低點, 要向_噴了~
ps. 面板雙貓外資近期都在賣超~
工廠苦命人の沒力人生... Orz
友達最大客戶是 三星,一年採購420億以上,佔友達 總營收12%,採購金額佔友達電視面板營收 將近3成 ,三星採購量和採購總金額都比 Sony等其他客戶高很多.

像三星和apple 這類超級大客戶往往都是吃人不吐骨頭奧客,價格都要拿最低價,,還要求一大堆,具有高風險性,只要三星殺價, 減少、延遲或取消其訂單,或發生財務困難,將對友達營收與獲利造成影響, 所以友達近年致力於潛在客戶之開發,如大陸海信,以降低銷貨集中在三星之高風險.

去年底,彭董可能以為面板完蛋了,手上380億的高庫存會燙手,急得找恩客出清庫存,就和 丐幫 小米和樂視 搭上線.

小米和樂視為了 突破大陸6大彩電商的圍剿,過去 規格書和記者發表會,都公開拿 三星和LG 的面板和晨星最新晶片來當宣傳,主打超高 C/P值,高規高級面板.
大陸消費者有品牌迷思,在彩電業者強力宣傳洗腦之下,通常都把 三星和LG當成 高級面板的代表.

友達既然想取代 三星和LG 的地位,提高能見度和品牌定位, 供貨43",50"給丐幫 小米和樂視,自然要付出慘痛代價,賠錢出貨...

43"友達面板搭配晨星最高規HDR Mstar 6A938晶片,3GB RAM,16GB ROM,只賣台幣$9000,樂視甚至推買會員套餐,送$0機方案 ,

所以,中日韓台其他同業的產能利用率都已經低於80%了,友達竟還能高達90%以上,可能也是拜小米和樂視的大力促銷. 現在三星回頭追單,友達產能利用率當然就滿載爆表...但對這幾大客戶的價格暫時還不敢得罪,撕破臉一口氣漲太多,只敢慢慢調漲.

現在面板報價趨漲,市場缺貨,但價格仍在谷底,面板廠寧可把貨堆在庫房,故意不出給客戶,等價格漲高到合理價位,才願意從庫房拉出來賣,營收才會爆衝.

在面板報價下跌時,品牌廠也會故意不拉貨,讓面板廠庫房堆滿貨受不了時,品牌廠 再來喊價.

你對我不仁,休怪我對你不義.pl#89
pqaf wrote:
重點是
現在友達產能滿載,供不應求,被客戶追單追的很慘,友達經營層Q1錯估情勢,把產能賠錢交給小米和樂視,若是保留庫存,留待市場行情好時,再來脫手就會不慘虧,

友達試圖藉由小米和樂視的宣傳包裝,網路論壇評測,打開友達在大陸市場的知名度 和品牌定位...

9. 一台售價10幾萬台幣的日本製Sony,Panasonic,Toshiba,Sharp的頂級電視,內部往往是裝載台灣的面板和台灣的顯示晶片,台灣的電源管理晶片.
台灣晨星,聯發科,瑞昱,聯詠的晶片市佔率高達9成以上,LCD電視顯示技術和面板技術台灣已經超越日韓.

10. 韓國國民所得,比台灣多一萬美金,韓國大學畢業新鮮人月薪7萬,台灣月薪3.5萬...韓國和日本LCD生產的人事成本高昂,人事成本佔營收比重高達兩成,根本拚不過台灣和大陸,勢得淡出LCD 市場....(恕刪)

Sorry,小弟不才,只是幾點疑惑不解?
1、現在友達產能滿載,供不應求,被客戶追單追的很慘?---營收還是一樣慘,股價一樣慘慘慘
2、LCD電視顯示技術和面板技術台灣已經超越日韓?---有嗎?為何Apple訂單吃不到?那郭董為何願意肯花大錢買下夏普而不是去買友達?股價還是一樣慘慘慘
3、根本拚不過台灣和大陸,勢得淡出LCD 市場?---三星跟LG會比台灣早淡出LCD市場?

總之
還是一樣講那麼多
股價也不見任何起色(大盤今天強強滾,友達、群創還是冷吱吱)
只會在那喊爽的
既然那麼看好
為何公司不像P大之前常說的
花個幾百億乘股價這麼低買回庫藏股呢?

Jordan VS Bryant wrote:
Sorry,小弟不...(恕刪)

1. 友達太多大鱷級客戶,跌價時,拼命殺,漲價時,就裝傻慢慢拖...產能已經開到最大,價格剛在反彈初期,營收增漲較不顯著,像群創之前產能利用率很低,現在產能還有擴增空間,營收成長幅度就較明顯. 過去群創每月營收大約是比友達多一成,現在反而少了2成,表示群創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2. 電視和 手機是兩種不同產品線, 蓋一座6代手機面板廠的預算可以蓋一座8.5代電視面板廠,LTPS做手機面板須13道光罩,IGZO須10道光罩,手機面板製程光罩的曝光顯影要比電視多很多道步驟,ASP(每單位尺寸價格) 是大尺寸電視的 3倍.
手機面板單價高,人事成本比重相對較低,比較適合 薪資水準高的日韓去發展.

日本夏普G10電視面板也不好賣,才會找上郭董的VIZIO,infocus隨便賣.
日本已經逐步退出電視面板生產,集中火力在手機面板. 台灣雙虎專精於電視面板,營收有一半是靠電視,手機營收僅占1成.友達毛利高的商用面板,營收比重達30%.
LG營收 只有3成多是靠電視,近3成營收來自手機 ,apple買手機和平板面板當然要找日韓大廠, apple 如果要賣電視,也會找台灣雙虎.

全球50吋以上面板,有44%是來自友達和群創. 65" 更是有8成是來自友達和群創. 一台10幾萬台幣的日規65"電視,裡面大都是友達面板.
日規旗艦機 58吋全都是群創面板,Toshiba去年叫好叫座的4K Z20X旗艦系列,和今年的M500X,用的是群創面板.

大陸彩電廠標榜採用的面板,是與國際一線品牌採用同樣的友達面板,可是電視機的售價卻低很多,藉此來促銷彩電,因此推升了友達高階面板出貨量。

彭双浪表示,友達高階面板技術,受到國際一線品牌和消費者認同,使得大陸彩電廠或是網路電視品牌,轉向友達採購.

郭董買夏普,因為便宜,還有品牌知名度,郭董幫國際大品牌, HP,Dell,Sony....做了一輩子代工,難得有機會成為國際大品牌,當然要花一千億買下夏普. 夏普產品很多,知名度雖不如panasonic ,Sony,但至少是國際知名品牌.在郭董鐵血調教之下,夏普日後在家電市場,說不定真會超越panasonic和LG.

3. 韓國薪水是台灣兩倍,LCD 不斷跌價 ,員工可以精簡,但薪水卻不能減,人事成本自然變高. 三星7代廠做的40" 競爭力比群創6代廠生產的39.5"差,賺不到錢,三星都準備把7代線LCD 改成 拿手的OLED了. 三星電視 自己都減少使用自家面板,自家 面板使用率不到3成,高階大面板改拿台灣面板,低階小面板改拿大陸面板.

韓國打算把電視面板部份產能移往工資較便宜的大陸廣州和蘇州新廠,同時可省下5%關稅,這樣韓國的人事成本和關稅成本就可以比台灣低,才有辦法和台灣技術領先的電視面板競爭.

LG IPS 天生對比差,越來越難賣,LG 才會花幾千億,轉型投資無限對比的OLED TV,極力推廣OLED,擺脫台灣競爭.結果 LG OLED TV 一年賣不到30萬台.

PC/NB面板 銷售衰退,利潤更差,大陸很拿手...韓國在IT面板,拚不贏大陸,能收盡量收,只留下部分高階生產線.pm#01 513
.
受面板廠策略性調整面板產能與供給量,使得32吋、40吋及43吋電視面板供給吃緊,6月32吋面板調漲6%,創2年來最大單月漲幅.

有分析師認為,第2季TV賽事刺激讓大尺寸面板的虧損可望縮小,但主要報價反彈於6月尾聲及部分低毛利尺寸,整體營運轉虧為盈仍有差距,預估友達及群創本季每股稅後仍將分別虧損0.53元及0.4元,虧損較原預估縮小7%及12% 。
====================
全球一年LCD產能才新增7%,現在韓國三星和LG計畫性 調降本土LCD產能,移往大陸生產,韓國本土將漸漸轉型往高毛利的OLED廠,三星預計投資2200億台幣,LG則打算投資2500億台幣建立 OLED王國, 因為日韓減產LCD的緣故,今年全球LCD的新增產能將可能低於5%.

但大陸市場的電視平均尺寸增長超乎預期,從去年第一季的44吋,來到今年第一季的50吋,且銷售量也年增7%..一口氣暴增40%面積需求,超越一年5%的新產能面積增長速度.國外其他地區的面積需求的增長速度雖不如大陸那樣猛烈,但面對32吋減產,40,43吋代之而起,國外的面積需求增長速度也可能大於10%.

現在產能吃緊,報價上揚,下半年將發生有錢買不到貨的賣方市場.

整個大環境是明顯有利於友達和群創今年的營運獲利的 ,哪來的分析師竟還大膽預估友達第二季會跟第一季一樣慘,虧損 $0.53 ??? 友達比群創季營收多了1百多億,竟然虧的還比群創多? 不知怎麼算的.

======================
5月大尺寸面板出貨告捷,6月可望續回溫 品牌提前備貨

WitsView研究經理胡家榕表示,6月受到面板價格開始走強,加上傳統旺季即將到來,為降低採購成本,品牌已出現提前備貨的現象。
群創65吋出貨再次創下自2015年6月以來的歷史新高,達15萬片。

平板面板出貨受iPad Pro 9.7吋產品上市後叫好不叫座,使主要面板供應商樂金顯示器和三星顯示器面臨嚴峻考驗,5月出貨衰退皆超過3成。

2014/4/5 備貨需求 電視面板價格本季看漲

2014/5//21 5月面板價格 漲勢擴大

2014/7/21 面板需求發燙 一路紅到9月

2014/8/28 面板缺貨、訂單接到手軟 友達、群創狂漲

2014/9/22 9月下旬面板報價 續揚

2014/9/11 DisplaySearch預期 面板旺季一波波 2015仍然是好年db+pm#02


友達今年現金股息0.35 ,除息交易日 7/7 ,股息發放日 8/31...真會拖.
==================
經濟部昨(22)日發布最新綠能目標,全面將蔡英文總統的再生能源目標納入,太陽光電裝置量比舊政府規畫多2倍,設定10年後目標2,000萬瓩(=20000 MW, 到去年底大約 728 MW),經濟部官員說,這10年太陽能整體投資額會達1.2兆元(可以蓋4座核電廠)

友達在太陽能事業投資快300億,已經慘虧認列超過150億損失,從 728 --> 20,000 , 政府這個餅畫的超大,不知現在友達能否分一杯羹?
pm#03
=============
6/24 股東會,2015年群創全年合併營收3641億元,稅後純益108億元,每股盈餘1.09元。今年配發0.2元現金股利。

================
華映和彩晶 活潑亂跳,華映連兩天漲停,彩晶也快漲停了.
==============
英國人 跌破國際和賭盤的眼鏡,任性的脫歐了!!台股跌200點
報告pqaf大,群創股價已經快比友達還低了.....
面板報價不是有漲嗎?這兩隻老虎怎麼還跟病貓一樣?
面板景氣反轉步驟
1. 低價小尺寸手機面板止跌,市場追貨,價格快速上漲....時間點去年12月
2. 32吋止跌,大尺寸緩跌....時間點今年2月
3. 32吋上漲到現金成本,大尺寸止跌,市場追貨回補庫存,這個時候面板廠仍在損益附近,面板股價處在谷底低點....時間點今年5月
4 市場缺貨,所有尺寸報價全面上漲,面板廠開始獲利,持續3季以上,面板股價上漲...時間點未來三季

去年下半年 因國際油價和歐元貶值,加上研調極力喊空未來2年面板景氣,嚇壞了彩電商,讓彩電品牌廠不敢備貨,甚至故意砍單清庫存,逼迫面板廠讓利,造成面板廠供需失衡,報價暴跌.面板廠寧可關線停產,也不願繼續賠錢流血出貨.

今年初彩電廠發現景氣並沒有如研調想像中那樣差,存貨不足,開始積極回補庫存,甚至動用高價空運在所不惜.

市場因低價化,電視面板主流尺寸瞬間變大,面積需求一口氣增長4成,連銷售量也變多,面板廠產能不足,陸續發生缺貨,順勢調高報價,彩電廠初期仍試圖和面板廠議價阻漲,等到有錢也買不貨時,彩電廠就得低頭,同意漲價,

友達在低價IT面板的5代線產能,的確產能過剩.
但高階產能一直 接近滿載,加緊投資300多億在后里擴產,並順利如期在年初量產,趕上這波旺季列車. 但友達策略性,犧牲利潤,配合大陸小米樂視,高規低賣,搶攻 大陸市場市占率,提高友達面板在大陸的曝光率和品牌知名度.

三星Sony海信等傳統大品牌,從不願在規格書載明面板詳細規格和來源,以避免品牌聲勢反被面板廠主宰,以便彈性購料,維持高毛利, 但小米和樂視等新興網通業者,急於搶占市場,反而得借重面板廠的品牌知名度,來提高本身價值,所以從發表會,網路宣傳,都會將面板和晶片用料規格開誠布公,重金大肆行銷,凸顯性價比,同步拉升友達在消費者心中鍍金程度

友達已先從弱勢的二線客戶調漲報價,再通知一線客戶三星,Sony,海信,TCL,小米 樂視準備漲價. 一線客戶趁低價,加單追貨回補庫存,友達也許會故意減量出貨,寧可將成品轉作庫存,逼一線客戶同意漲價.所以在議價角力過程,初期營收增長不明顯.

群創是日本panasonic和Toshiba 日規高階機的主力供貨商,可惜不幸遇到大地震,產能受損,恢復耗時三個月,加上郭董用大股東的力量,逼迫群創協助籌建LTPS廠,打亂 段董原本計畫,原本今年中可以量產的 4萬片 8.6代廠被迫延期到今年底甚至明年初才量產. 錯過了這次面板市場旺季,流失市佔率.

群創表示, 今年供需狀況比預期好,幾項應用面板供給都相當緊俏。通路庫存本來就低,現在面板缺貨,客戶加碼拉貨的加乘效應更大。

現在中小面板供不應求,公司不會擴充產能,配合鴻海挑選重點客戶供貨,今年中小面板產出減少,重點在於調整體質。

電視面板需求一季比一季好,尺寸放大,主要品牌的入門機種從32吋拉高到40吋以上。65吋的需求也大幅提升,群創這兩個月在65吋產品出貨表現大幅增加

王志超也鬆口,在產能滿載、沒有新產能之下,透過和友廠合作(可能是找大陸熊貓代工),增加營業額也是一個方式,不過合作友廠是能否信任就是關鍵。

加上路竹的8.6代、LTPS面板(幫鴻海代工)新產能挹注,新團隊首要目標就是要拚2017年營收恢復正成長

看來群創打算把部分訂單,轉交給大陸熊貓代工,自己反而幫 鴻海代工LTPS,靠這兩項代工過水的方式,衝高營收數字.,並且路竹全新的8.6代廠可增加7%產能,

群創去年營收3641億,我想也許今年營收將只有3000億,衰退18%,明年營收將比今年大幅成長2成,達到3600億.

友達去年營收3603億,我想也許今年營收將只有3300億,衰退8%,

路遙知馬力,技術和佈局有所差距,我個人認為,兩家面板股價終會拉開.pm#04



大陸618促銷,彩電零售量年增率高達103%,零售額年增率也達65%,大陸液晶電視銷售價量俱揚,品牌廠追貨,大、中小面板齊漲價

液晶面板供需價格 5月開始反转
報載..蘋果在台灣的龍潭園區,利用之前高通投資的Miraso顯示器舊生產線,改成實驗線,做的就是大家最近一直都在注意的Micro LEDpm#05

Micro LED體積比頭髮細小,以電視面板的尺寸來看,需求數量超過1,000萬顆(3840x2160x3 = 2488萬顆),三星、LG、蘋果、晶電都已投入開發,若能成功量產,可望成為去化LED產能的重要應用。

Micro LED耗電量僅LCD的10分之1,色飽和度接近OLED,與OLED一樣屬於自發光,像是戶外LED顯示屏的縮小版,將像素(Pixel)之間的距離從毫米等級降低至微米等級。由於系統的體積和重量可再縮小,兼具低功耗、快速反應的特質,也沒有OLED色衰的缺點,穿戴裝置是最有機會導入的產品。

Micro LED若走向RGB三原色,同樣尺寸的成本是OLED的1倍以上,傳出,蘋果已將Micro LED導入Apple Watch,並產出原型機,合作開發的對象直指晶電

目前業界分析,Micro LED的量產瓶頸在於:
一、如何將大量的微小LED晶片搬移至IC或基板上?
二、由於晶片微小,LED廠如何篩選藍光亮度?
三、若有壞點,可能整片報廢。

雖然,業界已經想出以模組化的方式拼接、搬移,但是學習曲線有多長?仍在未定之天。

OLED 的新對手 Micro LED

===================================

王志超說,今年一開始也看壞,沒想到,不景氣來得早,結束也快,目前面板供需比預期好多了,現在根本是供需緊俏;王志超分析,這波面板供需逆轉的原因除了平均尺寸變大,通路庫存低之外,最重要的是市場預期心理,因為一吃緊,客戶就會多備貨
---------------
研調和媒體 惟恐天下不亂,一會喊空一會喊多,造成市場"預期心理",導致供需失序,價格失控,意外暴漲暴跌.去年一直喊空,造成品牌業者不敢準備安全庫存,面板製造商出清庫存,減產關線. 導致現在從小尺寸手機面板到大電視面板市場,全都發生產能不足,缺貨危機.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