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ebrian wrote:
最新的人均金融財富報(恕刪)
感謝大大有用資訊
每篇加值5分 ~
台灣人民真幸福
滿街進口高檔車
戶戶裝潢真氣派
家家餘錢廣投資
業外收益滿盆缽
業內業外與房地
深耕台灣要窮難
中國正在重置其經濟的基本邏輯
2021-10-27 08:28 HKT
介紹:
摩根士丹利:我們正站在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要轉捩點上。新目標帶來的經濟基本邏輯的重置,以互聯網巨頭的監管為標誌。中國正在改變經濟發展的基本邏輯:從優先增長轉向公平,對於一些高度壟斷---因此高ROE-- -該行業可能會產生影響。
Introduction:
Morgan Stanley: We are standing at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economy and capital market. The resetting of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the economy brought about by the new goals is marked by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et giants. China is changing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hifting from priority growth to fairness, and for some high monopoly---and thus high ROE-- -The industry may have an impact.......
以下是報告的部分摘要:01
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
在這份報告中,根據家庭收入的變化和政策趨勢,我們更新了對中國消費市場的預測。我們相信,到2030年,中國家庭平均收入將從6000美元增加到12,000美元。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是城市化2.0、經濟持續開放以保持中國供應鏈的國際競爭力,以及不斷改革以吸引外資流入。.
雖然人口老齡化自然會提高消費率,但中國決策者也在努力推動國內經濟周期戰略,以釋放中國的消費潛力。主要目的是應對后新皇冠時代的多極化,這將帶來中國的出口。挑戰。
推進這一戰略的主要手段是數位化,一方面提高電子商務在實體和服務兩個類別的普及率,支援隨時隨地消費:另一方面,通過改革消除影響消費的瓶頸,如物流和進口稅,以及戶籍。
因此,我們預計中國消費市場將在未來十年內翻一番,達到12.7萬億美元,比2017年預測的9.7萬億美元高出30%。
這意味著,未來十年,中國消費市場將保持7.9%的年增長率,成為全球消費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中國商品消費市場現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消費市場。如果將服務消費計算在內,目前美國消費市場仍明顯大於中國。但是,如果我們的預測成為現實,即使我們包括服務消費統計,中國將在十年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
未來十年中國消費市場變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服務消費超過實物消費。
我們現在預計,服務消費的比重將從目前的45%提高到52%,年增長率為9.2%,超過同期6.7% 的實物消費增長率。
這不同於西方國家。在西方國家,當家庭平均收入達到8000至10000美元時,服務消費比重的增長基本停滯不前,但在中國,我們觀察到了穩步上升的趨勢,這主要是由於中國獨特的人口結構。中國延續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大大增加了適齡人口照顧年邁父母的負擔,帶來了更多的服務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高數位化大大提高了獲得服務的便利性和速度。02
哪些曲目值得鑄造?
我們使用的投資框架: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增長從實體驅動轉向服務驅動,重點從年輕人的消費轉向家庭需求和退休計劃,我們預計各個行業將發生相應的變化。為了更好地分析這些變化,我們根據許多行業的產品線和行業變化的驅動力,將許多行業分為四大類:
• 擴張(服務相關行業主要屬於這一類)
在未來幾年內,它將面臨結構性增長,如:物業管理、醫療服務、養老服務、醫療保險、教育、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旅遊購物,特別是免稅商店、家庭便利服務和當地生活服務。
• 進化(主要受新商業模式驅動)
未來幾年將面臨結構性變化。有兩個類別。首先是業務模式的演變,如:集成平臺、供應鏈管理和銷售管道管理服務、C2M(消費者2製造器、大眾定製服務)業務模式的實現,以及更廣泛的人工智慧、AR和VR應用。
• 新興(由技術和服務相結合推動的行業)
到2020年,規模仍然有限,但到2030年,該行業將具有重大的商業影響力。例如:情感伴侶、康復醫療服務、服務機器人(商業和消費者)、婚姻和愛情服務、對公司的社會責任(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即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更關注消費者。
• 增長前(那些因人口變化和技術而中斷的成熟行業)
例如:低端酒精飲料、基本必需品、傳統汽車、傳統家電。
以上基於未來十年前景的行業分類,為我國自上而下的選股方法奠定了基礎。
下面我們進一步完善了這個分類系統,並通過四個要素維度分析每個類別的公司,形成我們研究個別股票的框架。這四個要素是:品牌、渠道、技術和服務。有了這個框架,我們可以對一個公司的競爭力進行研究。
投資結論:
我們預計,制度化服務(教育、綜合平臺、醫療保健、老年護理服務、醫療保險、供應鏈管理)、智慧人壽(數字物業管理、智慧家居和電動汽車)、生活體驗增強服務/產品(情感合作夥伴)類別(如寵物、玩具、康復醫療服務、服務機器人和社會平臺)將實現穩定快速增長。
但傳統汽車和家用電器等離線平臺將面臨被顛覆的命運。我們還預計,目前增長迅速的一些行業將面臨增長放緩,如低端酒精飲料、基本必需品和傳統家居產品。03
五個驅動因素和可能的風險點
未來十年中國消費市場增長和模式演變的五大驅動因素:
(1) 收入 - 成為高收入國家的過程通常伴隨著服務消費的穩步增長。
根據我們的計算,到203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將從目前的6,000美元翻一番,達到12,0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10000美元時,服務消費比重將穩步提高。未來十年,中國服務消費複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9.2%,超過商品消費的6.7%。%.
這一趨勢可能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
1. 在第二個孩子全面放開之前,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的護理負擔增加。今天,這種現象很可能轉化為更多的服務消費需求。
2. 2020年的冠狀病毒大流行將進一步加深公眾對大數據和其他技術的認識。今年可能成為大規模利用技術的轉捩點。隨著基礎技術的廣泛應用,服務門檻將繼續降低。
(2) 人口特徵-最重要的代際過渡發生在2-3年內
過去幾十年,中國人口政策的變化導致所有年齡組的人口分佈不均: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的急劇變化,也導致各年齡段的收入水準與普通經濟體不同。
根據我們的研究,到2030年,人口分佈最集中的兩個年齡組年齡在35至44歲之間,年齡在55歲以上。
從收入水準來看,這兩個年齡組也將恰好是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兩個年齡組。從消費行為來看,35至44歲人群的主要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家庭需求上,而55歲以上人群主要為老年人和退休人員。
基於這一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到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將從年輕人佔主導地位過渡到2030年由家庭需求和退休計劃主導。
(3)科技-中國獨特的消費增長路徑
數位化也可以有力地支持中國從另一個角度成為消費驅動型經濟的結論。
中國數位化滲透率極高,大大提高了托克公司的運營效率和消費者與銷售渠道互動的效率。
數位化也符合中國政府針對超級智慧城市的城市化戰略。該戰略希望利用數字技術,如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實現更快、更安全、更環保、更宜居的城市社區。
具體來說,我們看到兩種不同的趨勢,促進消費:
1. 傳統經濟的數位化:這將提高整體運營效率,提高家庭消費能力。
(4) 政策性政府支持釋放消費潛力
中國14個五年規劃將著力發展內需驅動型可持續增長,以應對后新皇冠世界多極化,同時努力推進國內經濟周期戰略,釋放中國消費潛力。
1990年日本人口開始老齡化時,城市化率達到77%,家庭儲蓄率達到17%的較低水準。
雖然中國目前的城市化率只有61%,家庭儲蓄率也處於35%的較高水準,但可以挖掘的消費潛力似乎仍然巨大。
因此,我們期望在未來幾年內看到供需雙方採取各種措施,消除消費瓶頸。供應方面的措施包括升級新的基礎設施、升級高鐵網路以及促進消費回歸岸上。需求方的措施包括擴大社會福利覆蓋面、減少收入不平等和促進職業培訓。
(5) 消費者價值觀的文化影響
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可能是不同消費者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買什麼,在哪裡買,甚至怎麼買,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消費者,甚至其他亞洲國家的消費者可能都不瞭解這種行為。
雖然全球化給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許多西方元素,但我們仍可以看到,中國消費者植根於中國獨特的本土文化。
1. 我們非常看重家庭債券,願意為家庭成員提供可觀的財政支援。
2. 消費時往往有長期目標。
3. 不同年齡組的生活方式存在顯著差異(例如使用在線平臺和旅行需求)
可能的風險點:
(1)集成技術平臺的反壟斷措施:服務相關消費的快速滲透和增長高度依賴集成互聯網技術平臺。政府出臺的反壟斷政策旨在防止大型科技公司壟斷市場,促進市場良性競爭,但過於激進的政策也可能延緩服務相關消費的增長。
(2)收緊消費信貸:決策者最近提高了對互聯網小額貸款和消費信貸平台的監管,但我們認為,對消費的影響應該很小,因為中國家庭的整體資產負債表看起來仍然健康。但是,如果政策進一步收緊消費信貸,甚至影響銀行管道,可能會對消費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3)社會保障改革進展相對緩慢:我們認為,社會保障覆蓋面的擴大,特別是那些重點大都市地區的社會保障覆蓋面,將有效減少人們為應對未來不確定因素而節省的資金,從而促進消費。因此,如果這些領域的改革進展低於預期,將影響消費潛力的釋放。
(5) 無意的社會問題: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可能導致失業問題比預期更為嚴重,特別是在建築和低附加值製造業領域。當然,我們認為職業培訓和快速增長的服務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如果高科技應用過快,失業造成的社會摩擦仍有抑制消費增長的風險。
來源|摩根斯坦利
ephone1050 wrote:
台灣人民真幸福
滿街進口高檔車
戶戶裝潢真氣派
家家餘錢廣投資
業外收益滿盆缽
業內業外與房地
深耕台灣要窮難
Erichuangtw1980 wrote:
一篇摩根士丹利今天對中國的分析做參考:
以下是報告的部分摘要,分析部分可以直接點擊鏈接瀏覽,
(用微軟的edge 翻譯為英文)
ephone1050 wrote:
問題是摩根士丹利跟摩根大通與官方大外宣所給的資料 ,
跟最後大陸官方所公佈數據差距太大了 , 這還不包刮灌水部分 ,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 Santandertrade.comhttps://santandertrade.com › portal › forei...
2021年10月15日 — According to the 2021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published by UNCTAD, FDI inflows into China actually increased by 6% in 2020,to USD 149 billion, up from USD 141 billion in 2019.
中國正在重置其經濟的基本邏輯
摩根士丹利 2021-10-27
Morgan Stanley: China is resetting its underlying logic of the economy
根據我們的計算,到203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將從目前的6,000美元翻一番,達到12,0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10000美元時,服務消費比重將穩步提高。未來十年,中國服務消費複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9.2%,超過商品消費的6.7%。
According to our calculations, by 2030,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will double from the current US$6,000 to US$12,000.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hen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reaches 8,000-10,000 US dollars, the share of service consumption will increase steadily. In the next ten years, the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service consumption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reach 9.2%, exceeding 6.7 of commodity consumption. %.
預計中國消費市場將在未來十年內翻一番,達到12.7萬億美元,比2017年預測的9.7萬億美元高出30%。
Therefore, we expect that China's consumer market will double in the next decade to reach 12.7 trillion US dollars, which is 30% higher than our 2017 forecast of 9.7 trillion US dollars.
這意味著,未來十年,中國消費市場將保持7.9%的年增長率,成為全球消費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This means that in the next decade, China's consumer market will maintain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7.9%, becoming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countries in the global consumer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