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台投資,
出口大成長,
股市創新高,
房地產上升,
石油原物料低通膨 (受惠於疫情與美中貿易戰)
商品本地自製率上升
政府振興經濟撒錢,
台幣匯率上升....
等等因素匯集在一起, 終於創造了破紀錄的儲蓄率.
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 台灣產業外移的壓力減小, 得以休生養息數年, 總算把錢存回來了... 台灣的人均金融財富, GDP成長率, 儲蓄率, 消費力堆積提高, 將會很快看到"再創顛峰"的台灣奇蹟....
台灣奮起, 中國衰敗, 趨勢已經成形
================
儲蓄率攻頂 今年上看41.32%
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22日指出,近兩年我國儲蓄率持續升高,但原因略有差異,去年由於海外資金回台,加以疫情抑制消費,儲蓄率升至37.85%,今年由於生產、出口及三角貿易大幅成長,加上消費續受疫情影響,預測國民儲蓄升至9.06兆元,儲蓄率同步升至41.32%的歷年最高。
我國1980年代後期由於外貿、GDP連年大幅成長,國民儲蓄也連年創新高,這一時期常被稱為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1986年儲蓄率一舉升至40.28%的空前紀錄,隨後未再出現這麼高的儲蓄率,不過,依主計總處這份預測,這一歷史紀錄將於今年被超越。
=================
vspebrian wrote:
台灣今年儲蓄率達到41(恕刪)
中國連續3年汽車業寒冬, 除了與BMW合資的華晨破產了, 今天瀋陽的第一汽車受不了了, 一汽馬自達轉讓給長安馬自達. 縮小產能自保~~
第一年寒冬: 美中貿易戰,
第二年寒冬: 武漢肺炎疫情, 淹大水
第三年寒冬: 缺晶片, 鋼鐵漲價, 油價貴, 淹大水
中國汽車業銷售規模, 已經退回2016年了,
如果台灣的汽車晶片仍偏心的優先供貨美國, 日本, 德國, 預計今年中國汽車業會繼續衰退回到2014年.
雖然汽車晶片不是100%都在台灣製造, 但是先進製程的汽車晶片, 台灣供貨量高達92%. 不跟台灣求, 去別的地方買是緣木求魚, 不可能會有好下場的.
沒辦法, 誰叫中國喜歡已讀不回, 騷擾邊境, 美日德政府找台灣談晶片, 都談得很愉快, 而且還互惠, 還捐疫苗賣疫苗, 中國卻拉不下臉說一句拜託. 呵呵, 活該啊, 死路是中國自找的.
台灣人均金融財富達到117,659歐元, 一年狂增6953歐元
美國人仍然是最厲害的, 一年大增近8945美元, 美國人非常有錢. 但是成長速度稍緩, 貿易戰與軍事衝突, 折損了美國人一丁點的金融財富累積速度, 但是這一丁點是微不足道.
中國人均金融財富僅12,426歐元, 仍低於2017年貿易戰之前的12,770歐元, 排名也從世界27名跌落到34名. 屬於貧窮等級的人民. 沒有多少剩餘的可支配所得, 抵擋貿易戰與疫情非常辛苦可憐. 也因此無法再支撐房地產價格, 終於房地產泡沫破裂了.
證明中國這五年的經濟發展, 雖然造假GDP有成, 但是中國老百姓是變窮的~~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7年

南韓第一季是1.9%, 第二季是5.9%, 第三季預估是4.2%. 親中的下場果然是比較慘.
民進黨對經濟提升比國民黨內行, 台灣已經確定連續三年實質GDP成長率高於中國. 明年挑戰連續第四年贏過中國, 應該是不難.
===============
IMF調升台灣今年經濟增速
2021.10.13
國際貨幣基金(IMF)12日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鑒於供應鏈瓶頸持續、通膨壓力高漲, 恐影響全球經濟脫離疫情陰霾的速度,因此調降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7月時預估的6%小幅下修至5.9%,明年則維持於4.9%不變。
至於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則從4月預測的4.7%上調至5.9%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