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原因只有一個
製程拚速度
是勞力密集的高科技產業
只有台灣人才會這麼認命的操~
Intel在美國的薪資也不高
在美國要請得起工程師賣命的操
年薪都是40~50萬美金
Google與Apple出得起這種價錢
半導體製程研發就算在美國也沒有這種行情...
這算是人力上的成本效益優勢,只能說台灣人很適合這個產業,美國工程師大概很難這樣玩,不知道 Phoenix 的廠蓋起來後會不會很難管?聽說一部份的主管會擔心被調去美國,畢竟家是在台灣。
locuscc wrote:
簡直是不知所云。如果 Intel 只是單純產能不足而已,加蓋晶圓廠也就是了,哪會如此的困擾?
goet0 wrote:
人家有再蓋阿 可是又怕產能過剩 不敢歐印阿
台GG這次狂蓋晶圓廠其實是豪賭 要是產能過剩可能搞到破產 人家Intel 不想賭這麼大不行嗎?
而且Intel 的營收其實很大一部分已經有在轉型了 不是只是靠cpu 好像也沒必要賭這麼大
不過哪天Intel 想通了 歐印下去蓋晶圓廠 GG就葛屁了
locuscc wrote:
Intel 目前的問題不在產能,而是新製程開發的時程一延再延,這是 Intel 自己都承認的事。這方面的新聞一堆,請自行用 google 搜尋一下:intel 7nm delay。
長遠來看,Intel 一樣會面臨所有 IDM 都會碰到的問題:要不要跟 AMD 一樣,把 fab 切出去,轉型成 fabless 的公司。這不只是先進製程晶圓廠投資龐大的問題而已,這部份對於資金雄厚的 Intel 是還好,而是自己的設計與製造要如何 match 的問題。當你有很強的產品,但製程卻跟不上來時,你的產品會賣不好(所以被 AMD 搶了市場)。當你有先進而又豐沛的產能時,如果產品太弱,情況可能更慘,因為閒置的產能是財務的夢魘。
反而是 tsmc 這種純 foundry 的公司比較不會有產能過剩的問題,因為它的產能等於是百花齊放的 fabless 的共享資源。誰的東西賣得好,我就做誰的產品,有公司殞落了,自然有別的公司填補上來,我的晶圓廠還是可以餵得飽飽的。所以,你上面所説的 tsmc 狂蓋晶圓廠以後會葛屁的結論,根本是錯的。
locuscc wrote:
不是零風險,而是風險比 IDM 型態的 Intel 相對來得低。假設 Intel 製程上來了,CPU 產品擊敗了 AMD 又如何,tsmc 還是可以做別家公司賣得好的晶片啊。
再說一次,Intel 現在的問題不在產能,而是製程技術的一再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