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

心在淌血-投資大陸私募平台暴雷

Mirage-Ulysses wrote:
1.你歸零的本金不多。
2.並無借貸上的壓力。
3.就好像大家戲稱的射飛鑣買股,隨便射就買哪一張 隨便賺。 你可以在台股投資到歸零‧‧‧
個人對你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更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你是買到什麼東西?怎可以買到歸零啦! 太誇張了吧!


年輕時很衝不懂停損阿, 還融資什麼都買, 賺大賺, 當大盤大跌時真的很快出局, 你沒看過全面連續跌停連政府都干預跌幅都減半到3.5%.
而且還好我20初就被咬過, 另外台股歸零是那1年來當衝賺的10倍3個月賠光, 還剩本金, 買的太多了, 本金200萬多時一個月最多當衝有到億.
Mirage-Ulysses wrote:
塵世間要賺錢的地方那麼多,尤其這十幾年來我最瞭解的就是菲律賓, 真要這類所謂丟入金融市場去理財‧‧‧
為何一定只有所謂的P2P能進?

菲律賓我有生意, 你在哪? 另外沒有說P2P能進吧? 我小小投200萬RMB是往來工銀的行長推的, 之前說過保本 30%, 我也才拿閒錢投, 還切12個月, 月月有到期的, 風險對我是第一考量, 而且2003後轉東南亞後到期就沒再續了.




Mirage-Ulysses wrote:
Old Brother大,你再想嘛。若我真的_到進P2P。你認為現在的我,還有任何一絲絲圖霸武林的兵力存在?
原則上,應就與R大同屬面臨兵敗山倒! 今生再無任何機會爭奪盟主之位。


投資如同學習, 很多點子中國真的超出台灣很多, P2P的概唸就是網路互助會完全E化, 了解後貪的會下大注, 應該也有貪的全身而退的, 我不貪控制風險而已, 當初如果開始暴雷, 我想要贖回就幾通電話而已, 樓主也是一樣, 這波爆雷他都知道, 只是沒跑, 如果未來有一樣的情況, 樓主一定會跑的, 再來, 就算M大有投我也不認為M大會壓重在P2P, 頂多當高利平台.
Mirage-Ulysses wrote:
還有 就好像R大內心中很希望可能在2020 2022年那邊就淨賺到2E或更高的台幣

我是希望看R大全身而退的, 可惜了.


Mirage-Ulysses wrote:
就算那些跟P2P借錢的公司 企業 工廠,沒存心要倒,但那樣的高利息要繳,不倒也得倒!

這是我當初考慮的點, 我不在當地不知道市場氛圍, 所以到期就退了.P2P爆雷前如果在當地, 一定會有風聲的.




Mirage-Ulysses wrote:
再說,兵家大忌,輕敵躁進‧‧‧
正如樓上大大所言,原先雄據一方的R大,手擁兵馬多我許多! 此次八千萬大軍全數覆滅! 今生再無圖霸武林盟主之機會了!

不見得, 我看了幾十年, 翻身的都是敢的人, 他敢, 自然有機會, 這跟人格特質有關.

其他M大您的內容太難懂, 就不回摟.

另外純陽之體, 菲律賓那麼便宜, 從市區到港邊到機場附近那麼多場子, 連宿霧都有金錢豹怎麼保守純陽的?
實在不懂 這個樓怎麼愈蓋愈歪 不就在討論一個理財的工具而已

你可以沒興趣,那就上一頁 你可以不懂,那就了解一下 你可以了解,然後不想投 沒人說這是一個多棒又多厲害的工具吧

即便我自己,就是眾多理財工具的一種,我也就放一點點的流動資金在這 賺點停泊資金的利息 如此而已

P2P的本質是什麼 了解了再來高談 別什麼都是龐式老鼠會 講到連科幻片 武俠片都出來了 實在沒必要了

覺得別人再也爬不起來了?? 我覺得你只能說自己遇到了再也爬不起來 但別人未必是你

我也曾經一無所有 現在也好好的 不需要拿自己的經驗套在別人身上

人身本來就是一堆選擇 前面的朋友 有人說是賭 我也覺得無不可 選擇本來就是一場賭注

曾經賭到一無所有 年紀不同 面對事情的方法不同

每個人都有自己翻身的方法 至少我很確定 這輩子再怎麼賭 也不可能一無所有了

任何一個產業 本來就有強者也有老鼠屎 可以看看這些老鼠屎來提高風險意識也無不可 但一鍋掀了 那也是你的選擇 沒必要否定別人

每個國家國情不同 利率條件不同 覺得不跟銀行借的 "一定"是還款能力很差的(也許真的很差)

這如果套用在台灣可以 硬要套用在中國 那你得知道 全中國有多少人可以在銀行借到錢 可以辦出信用卡??

多的是年薪五萬美金以上 在銀行一根毛也借不出來的人 多的是房子幾十間 但銀行只給你貸一間的人

而且貸款要拿到錢 通常要三個月以上 在中國 看病沒現金可沒人鳥你

不管是支付寶、電話費、其他民生費用 大部分是先充值才能使用 不像台灣什麼都可以信用消費的

任何的投資工具 就只是一個投資工具 如果僅僅用你個人的生活經驗來套用到全世界 常常只是見樹不見林

塞翁失馬007 wrote:
你是神喔~~'之前2008...(恕刪)


雖然塞大語氣比較直白,不過所言的的確都是金玉良言。
有在看這篇討論的網友,如果你是小白,塞大的話值得一輩子拿來警惕自己。

我年紀蠻大了,經歷過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1網路股泡沫破滅、2007美國次貸風暴+2008百年金融危機。
全球股市可以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幾乎每天無量暴跌。
打開報紙,天天有被斷頭而自殺的社會新聞。

在房市,我也經歷過1992~2003年,台灣房地產走了整整十年的大空頭。
台北市信義計劃區附近的小豪宅“王與后”,從當年預售每坪60多萬,最低跌至2X萬。
忠孝東路四段與敦化南路口的指標性小豪宅“敦南225”,也是從預售時的60多萬,跌至30萬以下。
那段時間,房地產業的員工,要申請信用卡,還會被銀行視為高風險而極易被打槍。

人哪!沒有活到一定歲數,沒有經歷過一定的多空,是很難體會什麽是風險。



我是一片雲 wrote:
我年紀蠻大了,經歷過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1網路股泡沫破滅、2007美國次貸風暴+2008百年金融危機。
全球股市可以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幾乎每天無量暴跌。


我第一次大虧是1991年波斯灣戰爭, 應該投資資歷比你久.


我是一片雲 wrote:
人哪!沒有活到一定歲數,沒有經歷過一定的多空,是很難體會什麽是風險。


沒有歸零過三次, 不懂什麼是風險, 不敢碰只是怕而已, 不投資不會虧, 也不可能賺錢.
能站起來的都是克服心中的恐懼, 痛了不碰了, 或痛了超越他.
我第三次歸零是2000年 500--->100, 又一年多白工, 但從那次 2003, 2008年我都全身而退.
投資本來就是要先看風險絕非報酬

認為自己可以適時進出而殊不知那只是運氣而已,不是不爆時候未到

樓主過去賺多少又有何用,現在不是都吐回去了 獲利留在身邊才是獲利



少去碰高風險投資,真想玩腎上腺素賭場樂透適合你,但那也只能下小錢小賭怡情


正確投資和人生規劃,是做好資產配置妥善分散風險,布局全球做好股債(或現金)比例

現在早就有很妥善的工具,真的沒必要去搞這個

富貴險中求,那個險自己衡量自己能撐下多少

rickchiu wrote:
是報酬合理,不是風險合理....


風險如果不合理,
報酬又怎麼會合理呢?
風險跟報酬是要一起看的,
報酬的合理性,有一部分就是要參考風險,
所謂的風險貼水,
代表你這個投資的風險有多高,就應該有相對應的報酬加碼。
如果一個無風險工具的報酬是2%,
那一個風險20%,報酬卻只有5%的工具怎麼會合理呢?
你單看5%報酬,然後跟其他工具比較一下,
當然覺得很合理,但是加上風險20%之後哪裡會合理呢?
懂我的意思嗎?

所以我從最一開始就一直想跟你說,
你老愛把風險跟報酬拆開來討論,
當然無法看出問題在哪。
只是你聽不下去,還以為我在唱衰。

只是最後還是希望你能渡過這關吧。
網路上打嘴砲歸打嘴砲,
但是如果是真的遇到了,
我想應該也沒有人真的存心看衰的,
從哪跌倒就從哪站起來吧。
祝你好運了。

Old Brother wrote:
不是每個人和你一樣, 我看過翻身成功的例子, 而且翻身的都是勇於嘗試的人, 我想樓主是這種人.但明顯的你不是, 你就乖乖去定存吧.(恕刪)


是喔~~投資達人 風險愛好者

你最棒最熱心啦~~最喜歡翻身戰 逆轉勝

來 你教一下賠掉2000萬 沒本金的樓主要怎麼翻身???



Mirage-Ulysses wrote:  (隔壁樓最近在辦一個誰最有錢的武林盟主爭奪戰。 出現一票都用號稱的絕世有錢大咖!) (因為我輸小孟,所以喪失爭奪資格了!)

在哪裡?我要去參觀一下.....謝謝🙏
請問
樓主在中國是否有置產?

要不然去中國吃龍蝦大餐那麼久, 應該會有地方住吧.
最近才從大陸回來,01在大陸也沒法上了吧........有空我會慢慢回文


bd_player wrote:
但退休老人的平均餘命只有15年左右, 所以投資的風險只需承受15年左右, 而樓主不能接受一般工作, 所以也不會有工作收入, 也沒有退休金, 而餘命可能還有45年, 這代表樓主對投資風險的承受度還遠低於一般退休老人, 卻還執意繼續進行高風險投資!
樓主要增加自己對投資風險的承受度應該是要徹底改變自己的觀念並回到職場, 能夠有工作的收入. 否則未來真的十分堪虞.


我40多歲,風險承受度會比老人還低? 那是你自己想的...

回到職場? 不......我還是那句話.....人生苦短...若不是不工作,明天就餓死...

不要浪費時間在朝九晚五,覺得枯燥沒意義的工作上.....

(PS:若覺得,上班能獲得巨大成就感....每天都迫不急待去上班,當然樂在工作是好的)
  • 9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