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

外資自信專業若如來佛手掌心VS降評水泥股後勢-沉著判斷(壹)

yamed77 wrote:
抱歉,我用詞不妥,我(恕刪)

在炒股之時,為了強化投資人的信心,會有主力出來喊本益比給多少或是提升多少,讓大家安心接棒追捧。
現在水泥三強的本益比都在很安全的區間8-11左右啦,就算看錯了一兩個月的營收,短線被套牢了,長期還有股利率的保護,很難受到重傷,近3年的盈餘都很不錯,不會突然就回到過去蹲苦窯吧,假使連續2季出現這些徵兆,再來煩惱停損吧,股價都在淨值附近,要崩跌的幅度也相當有限,受傷的幅度可以最低。
短線厲害的人,擇機全部殺出或投入可以享受非凡價差成就,若非擅長此道,出場因恐慌而邏輯不明,進場又有何據?
公司有形資產和無形的差別,擺明在眼前的土地大樓是實在的。
成長股爽度很高,但是看錯的代價也很痛,尤其是那些成長評價只是有心人放出來的,或是投資人自己一廂情願的。
重複回文。
iwgf wrote:
煤炭的成本確實增加,...(恕刪)


是,只想安心睡好覺
每年穩定股利現金流
感謝您
yamed77 wrote:
抱歉,我用詞不妥,我(恕刪)

其實兩者說的都沒錯,獅大說的是長期投資的方向,yamed77說的是短期的成本變動,每個人投資的方式不同,著重的地方也不一樣.....

近期煤炭價格上漲確實會吃掉水泥廠的毛利,造成獲利的減少...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只是短期的現象,第四季煤炭成本大約多了10-20元人民幣,以信大所在的南京為例,截至目前為止,第四季平均價格比第三季多了40元左右....要cover煤炭上漲的成本,綽綽有餘⋯⋯或許賺的比去年少,但也不會太差啦⋯⋯(更何況,水泥公司手上或多或少都有煤炭的期貨合約可以避險,實際增加的成本就看各公司財務的操作能力了)

相較大陸市場,我反而比較擔心台灣水泥市場成本轉嫁的能力(這方面的價格管制,台灣比大陸更像共產黨),我認為短期台灣因低煤價產生的紅利已消失,所以我已出清幸*水泥,把資金轉入南部混凝土的懷抱,順便跟著獅大撿幾張大家不要的信大....(以上爲個人短期投資操作)......

說實話,信大一年兩次的歲修,除了過年外,去年在10月(營收6.39億)、今年在11月(7.19億),今年歲修還有這樣的營收,其實滿不錯的.....
t5r5458 wrote:
其實兩者說的都沒錯,(恕刪)


看長多短空都無所謂,只是「有時候是不是應該理性分析而不是無腦多呢」這話突兀,大家和氣討論就好。
買信大水泥之前就要有事前認知:它是「價值型股票」,即波動小,適合長期持有,不要抱持短期的巨額資本利得的心態。
信大先天的缺陷1:每年歲修60天,而每年第1季30天,致每年第1季營收獲利最低,再來雨季20天及年末10天。
信大的缺陷2:獲利主要來源來自中國信寧,每年第2季盈餘匯回,需要繳高額的所得稅費用,約有1元的獲利被所得稅吃掉。
以上2個缺陷,使得信大不會有高度成長,每年EPS最好就是接近3元或明年有機會3元以上。但換個角度想,歲修才能控制供需維持毛利,盈餘匯回才能改善台灣個體財務結構,降低不確定風險。
買進的理由:
1、水泥廠都有土地資產,主要有松山站的信大大樓、西門站合建分屋、關西60萬坪土地,以上就簡單超過目前股價,而現今資金寬鬆,資產更具價值。未來合建分屋完成,或許可以認列一次性所得,另外還有關西土地活化題材。
2、財務結構穩健,已無借款,且自由現金流量近年維持不錯的淨流入,又是少數願意把在中國賺到錢匯回的企業,而個人偏好現金留在台灣than中國。
3、股價及本益比低,如法說會公司說明會提高配息率,在現金充裕且獲利情況不變下,6年後我的成本會降到約10元。
以上
另外,煤價11月下旬以後確實一路漲,但如先前所說的不足響影吃掉大部分毛利,況且煤價因政策管控這幾天已明顯拉回。
在理性分析下,20多元的價位,價值型投資者,就是要無腦多才是最正確的作法。但太多散戶不了解自己的投資方式及標的,明明偏好成長型標的,卻買入價值型標的,然後期待成長型的資本利得。
再說,價值型投資最被人嘴的就是,股利就左手換右手,沒有真實收入,卻還要被課健保補充稅及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確稅制對價值型投資者是不友善的,而價值型投資者看中的就是在參與配息取回所有成本時,股價仍然KEEP或UP。對於我來說,我偏好低價股,因為標的正確的話,成本能在最快的時間DOWN到面額以下。
所謂拋磚引玉,莫過於是。
感謝各位高手分享心中投資見解,對於水泥類股展望和信大水泥的精深研究。也感嘆所謂"無腦多",也不是真的無腦即可,要能深度解析之餘還要有堅定的執行。
股市就如同社會有各種風險,會選擇水泥股,其實無能仔細研究,只單純覺得要重傷很難,幸而有高手卓見可參,投資起來也踏實。投資的本質就是持有股票並享受企業盈餘果實,只是資本市場太多花樣和陷阱,讓人眼花撩亂。
動力煤價,短短3天從750掉到今天670。
iwgf wrote:
買信大水泥之前就要有(恕刪)


這是非常深入詳細的說明,但水泥股還是有資本利得的空間,而且快了,前景大家耳熟能詳,但看籌碼,台、亞泥外資今年以來大賣,融資餘額十、十一月至今卻減少二、三千張,這些籌碼到誰手上了,公司或實戶?

再看時間,水泥業若明年第一季營收盈餘較今年大幅成長,確定明年全年維持正成長,展現大陸基礎建設的威力,現在各種原物料股都漲一波,連謝金河多方看衰的台玻都漲到18.85,套一句大陸官員的說法,水泥已由生存蛻變為富裕,當然會有資本利得。
iwgf wrote:
買信大水泥之前就要有...(恕刪)

閱讀後
覺得學習很多。
感謝各位大大
  • 9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