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光金併購案:對金融股存股族來說,中信介入非幸事

本想投反對票,但中信金出局,
還是改投贊成票。
andrew3688 wrote:
我很簡單就是不希望台...(恕刪)

我希望至少能多併幾家,台灣金控規模太小,商品選擇性真的少。
andrew3688

但這樣就變成銀行挑客戶了,小還是有小的好處可分散總體資本,銀行自己本身就不敢操作太大,就算受傷也不至於傷筋動骨。都有好處啦,但我本來就是偏保守型,喜歡慢慢累積。

2024-09-17 14:07
c890n068 wrote:
其實有想過嗎為什麼新...(恕刪)


整理ㄧ下我看到的新光金新聞:
7/8 新光金公布上半年EPS1.31元,魏寶生預告新光金八月後脫胎換骨,三天後股價最高12.15元。(下半年就算沒賺錢,本益比也是低於10倍,下半年若賺跟上半年一樣多,就低於5倍)

7/29~7/31 辦理現增申購(約138億),7/31股價收10.85元。(猜測應該很多人半信半疑所以賣股變現或賣老股換新股)

8/21 公告8/22停牌公布合意併購,8/21收盤價12.45元。

後面搶親的事大家都知道就不贅述~

總結:
1. 現增前說財報好棒棒狂放利多。(股價好便宜大家快來買)
2. 現增後又說歷年股價9~10元上下,讓台新金用11.3元合意併購市價13元的新光金很合理!(市價13元以上是你們自己炒高的)

個人心中小劇場:
中信:我被淘汰了,外資可以別再賣了吧,還我股價公道!
新光董事:大老闆已加價購,可以互相撤告了嗎?
新光小股東:補考還行,不滿意但可接受!
阿亮口裏哼著歌~想回到過去~~~(8/11之前)
IXIZI wrote:
整理ㄧ下我看到的新光...(恕刪)


我猜應該比較想回到標下彰銀那時候
應該打鐵趁熱吃下彰銀
這樣發展會比今日來的好
又不是存金融股只有這3家可選,價高者得,然後3家全出清,存別的金融股
個人看法是兩家有意併購者都非良配
除了換股價格外,其它問題更多

兩家都不是金控業前段班
很標準的家族式經營思維
很容易出現管理失能的情況
加上購併後資產品質也沒法有效提升
前三年的人事傾軋內鬥
根本沒法好好整理重覆的業務與無獲利的業務
還有壽險業的利差損
就足夠讓這三家金控頭痛不已
股東就只能等、等、等......

在美國或日本,都鼓勵大併小、強併弱
或是中段班的三四家一起談
因為,只有強併弱、大併小
才有能力去補小的或是弱的經營大洞
也有足夠的人才可以提拔與裁減
不至於因為合併傷筋動骨
通常合併的綜效至少要五年後才會顯現出來
股東,除了購併前的差價外
要靠長期配股配息賺錢,有的等了
風清雲淡是日常 wrote:
個人看法是兩家有意併購者都非良配
除了換股價格外,其它問題更多

兩家都不是金控業前段班
很標準的家族式經營思維
很容易出現管理失能的情況
加上購併後資產品質也沒法有效提升
前三年的人事傾軋內鬥
根本沒法好好整理重覆的業務與無獲利的業務
還有壽險業的利差損
就足夠讓這三家金控頭痛不已
股東就只能等、等、等......

在美國或日本,都鼓勵大併小、強併弱
或是中段班的三四家一起談
因為,只有強併弱、大併小
才有能力去補小的或是弱的經營大洞
也有足夠的人才可以提拔與裁減
不至於因為合併傷筋動骨
通常合併的綜效至少要五年後才會顯現出來
股東,除了購併前的差價外
要靠長期配股配息賺錢,有的等了


是的!
有人以為中信金抬高價錢,讓台新金也跟著抬價收購是好事
這些錢其實併購後都還要再賺回來
金融可不是賭氣就有用,是紮實的錢在輸贏
台灣神奇的島,發生很多神奇的事情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