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堆人推美國開戶。我也開了兩個。2008 雷曼暴雷,這幾年美國倒了一堆銀行。。。券商也合併了幾個,把大家嚇的要死。。。要知道美國銀行倒閉是只賠付美國人,從矽谷銀行來看。。。再來美國稅率40%,是可以申報免稅,這個要注意,每年要報稅。但是這稅制隨時會改。。。記得去年就改了一些投資標的是無法免稅的。。。基本上美國很缺錢,所以。。。很多人轉向臺灣複委託了,不過債券的部分我不瞭解。
WOWO88 wrote:大家都只是寫高 中 ...(恕刪) 代管的銀行實際抽幾叭?每家銀行抽的叭數不同,可以貨比多家,多方詢問。不過不論怎麼比,單就成本概念來看,在銀行買債劵其實不太划算。不會比在劵商買債劵划算。
我在台灣的銀行、卷商,美國的銀行和IBKR都有買債卷。只能說台灣的銀行的報價比較不透明。有些銀行號稱不收手續費, 但手續費根本藏在賣價裡,更有銀行年年收保管費,連債息都要收,此外台灣的銀行要求投資人一次至少要買US$10,000, 這也有點強人所難。我合作的外商和美國的銀行手續費約1%~1.65%,但此外就沒有其他隱藏的成本了。IBKR最便宜,US$2,000 可以下單,買價像股票一樣自己可以控制,US$2,000手續費約US$2, US$50,000手續費約US$22.5, 算是所有選擇裡面最便宜!有人問我IBKR既然這麼便宜, 為什麼不全部用IBKR?就像選擇投資標的要分散風險, 我也利用不同卷商分散風險,被貴到的就安慰自己當買保險,只是台灣銀行的投資比例逐年降低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