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大大參與關於通膨、房價上漲、薪資問題討論(美國VS台灣)

達克瓦 wrote:
你如果認為我講的是「硬拗」,
你可以寫信給央行總裁,
看他怎麼回覆你?


其實你是對的
拍照兄給的資料是87年以後, 你說的是70~80年(1981~1991)的時候
https://ah.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738/7/25801907.pdf
第5頁(頁腳58頁)看一下整理好的1980~1990年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的<<各銀行業務概況年報>>、<<全體銀行存款來源>>、<<全體銀行放款用途>>、<<中華民國統計年鑑>>行政院主計處出版(1992)、<<銀行利率>>等資料中的存款放款數據
因為87年以前的沒有電子檔, 更早的要找紙本資料
拍照兄沒往前找更久遠的紙本資料, 因為資訊不對稱, 拿後期的片面資料否定你的前期數據

中央銀行利率變化(民國50年到112年), 由利率變化可片面感受一下金融市場變化
https://www.cbc.gov.tw/public/data/economic/statistics/key/interest.pdf
台灣人很保守,錢都不敢投入風險性投資,難怪銀行的存放比那麼低。這也是為什麼台股的本益比特別低的原因。央行的低利率政策應該是在鼓勵大家把銀行的錢提出來做投資,結果台灣的富人卻順勢借錢去炒房,因為富人的房貸利率特別低(富人比較不會倒債,銀行會給他們更優惠的利率)。
awak wrote:
其實你是對的拍照兄給...(恕刪)


拍照哥他只是沒有經歷過,
所以誤解了。

台灣早年在代工做雨傘、鞋子、腳踏車,那個年代真的很窮…..

早期要發展什麼,都沒有錢,
都要集資、籌資,所以利率才那麼高!

轉折應該要怪三個人
蔣經國、孫運璿、張忠謀
這三個人大陸人造就了新竹科學園區,
造就了台灣高科技產業,
賺進了大量外匯收益,
所以今天利率才這麼低、房價這麼高!

綠黨的那些小毛頭,
剛好可以批判這三個大陸人⋯⋯
造就台灣高房價傳奇…..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台灣沒有任何天然資源,卻能在一丁點的土地上養活了2300萬人,這根本就是個奇蹟。台灣當年如果沒有投入高科技產業,現在應該會很悽慘。所以真的應該感謝蔣經國時代那些勤奮的政府官員。
達克瓦

鍵盤俠會說那幾個都是大陸人,中共同路人⋯⋯

2023-07-11 13:06
說實在的 我看不懂在討論的議題

不過 有存放比大於1的例子 有點驚訝

存放比的定義 是 “放” 除以 “存” == Loan to Deposit Ratio




41樓 證明我原來的想法是對的
存放比大於1 是特例 總體而言是小於的1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6812077&p=5#87830228

https://ah.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738/7/25801907.pdf
第5頁(頁腳58頁)看一下整理好的1980~1990年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的<<各銀行業務概況年報>>、<<全體銀行存款來源>>、<<全體銀行放款用途>>、<<中華民國統計年鑑>>行政院主計處出版(1992)、<<銀行利率>>等資料中的存款放款數據“

存款 大於 放款:



各位 請繼續討論



美國基準利率
挪威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但挪威的油價每公升60元台幣,大約是台灣的2倍價格。台灣沒有任何能源資源,但油電價格卻幾乎是全世界最低。這是怎麼回事?這不會變相鼓勵人民浪費能源嗎?難怪台灣不太容易看到藍天。
Cavendish Lab wrote:
挪威是石油和天然氣生...(恕刪)


是台灣把成本均攤到每個人的身上。計程車補助,農機用油補助,漁業用油補助。
達克瓦 wrote:
拍照哥他只是沒有經歷過,
所以誤解了。

我是沒什麼誤解。也沒說台灣從來沒有存放比大於一的時候,
但存放比大於一絕非常態,不然銀行哪來的錢放款?

再來了,雖然我的資料只有1998年以後,但是1998年以後到2000左右
利率都是高於5%的,而當時存放比,早就低於一很久了。



所以你說的因為存放比而不能升息的邏輯,我看並不是央行的邏輯。
如我前面說的,央行的考慮很多。
假如台灣匯率有一天被攻擊了,
又或者台灣政府決定不再補貼水電油,導致通膨達到10%以上,
你看央行會不會單純因為存放比太低而不升利息?

達克瓦 wrote:
你辯贏我,利率也不會變,
你去說服央行總裁不是比較快?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反正台灣維持低薪低物價,正好可以外匯賺飽賺滿,
以台灣在國際上的政經狀況而言,也不能算是錯的國策

我並沒說台灣一定需要高利率吧?幹嘛要去說服央行總裁?
轉自https://www.facebook.com/mapleduh0703

峰言峰語

【東亞辛巴威】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可能十年前台灣的物價還沒這麼高,但近年台灣的物價卻狂飆?答案是:鈔票印太多。
我前面的文章有談到,一般印鈔是看 M2 這個指標(廣義貨幣),那因為各國的 M2 總量是不同的,所以要再除以各國的GDP來看,也就是 M2/GDP 這個指標,這樣才有辦法橫向對比。
我下面放了《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三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指出,全世界的經驗值來說,M2/GDP 應該在 70-100% 之間,美國、英國大約都在100%左右。
那最會印鈔的中國是多少?印到了200%,也就是發鈔量是GDP的二倍。
那台灣呢?已經到了234%,比中國還猛!真的是已開發國家中財政紀律最差的國家。
那鈔票横流的結果,那物價、房價肯定就要飛漲, 這也是為何十年前很少聽到台灣人說台灣物價貴,但近年卻不斷有海外友人說台灣的物價高於歐美,甚至在網友整理出來的表格中,台灣的物價竟在全球前10名內。(見留言連結)
那上面談到的 234%,還是2020年的資料,現在是2023年,恐怕情勢更不樂觀,第二張圖我放的,就是台灣這幾年的M2總量表。
可以看到的是,2020年後,台灣的M2那個斜率增加的很誇張,也剛好是這三年,大家覺得是物價、房價最離譜的日子。
前文有談過,你舉債太多,要解決債務只有二種方式,一是徵稅,一是發鈔。由於徵稅因為會掉選票,所以政府是用發鈔的方式來解決,這種方式比較不容易察覺,但惡果就是物價、房價飛漲。
會發那麼多鈔的原因,主要還是近年政府舉債太多,那這債務還沒舉完,而且還愈舉愈大筆,再加上發鈔與物價間有一段滯後效應,所以可以確定的是,物價、房價應還沒漲完。
(註:除債務外,另有一部分的印鈔是政府因應外匯存底的變化,但這部份政府應放手台幣升值而非印鈔,否則就是爽了財團而苦了全民)
物價方面是跑不掉的,所以未來幾年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保證讓你直接上火星。
房價的部份,雖然政府發鈔這麼浮濫,但還是有機會抑制,這是因為剛好台灣有全球第一的空屋率,所以如果空屋稅、實價課稅能有效實施,或許房價還能克制一下,但若無,可能大家也要有心理準備了。
總之,如果未來幾年,政府的財政紀律再不克制,再不管好自己亂發鈔的習慣,那台灣就是下一個東亞辛巴威!


房價問題早已不是單一國家瘋狂的上漲,上漲也是大撒幣帶來的後果.
你以為利率調高會讓房價下跌,想得很美.
但是以美國來看造成的結果就是跌幅區間高於利率上升造成的價差就會有抗性.
最後反而由於高利率造成的高月付又淘汰一波條件較差的人放棄買房.
hermas

美國是成屋庫存量創歷史低點,台灣是庫存量創歷史天量

2023-07-12 11:51
dajenwang

請問台灣庫存有數據嗎?我看從2020開始七都除了台中回升以外, 其他都是下降的,七都都這樣其他縣市更沒有條件.真如你所說創天量,房價根本撐不住早就跌到找不到爹了,哪有機會撐這麼久.

2023-07-13 4:2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