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hong wrote:要懂得看地段,房子不(恕刪) 現在的房市就是快要供不應求了40以上房子銀行承作年期有限超過50年基本上不做了20年以下的房案又不夠才會房子有一直蓋新鮮人看了一間公寓評估完因為已近40年貸款給你10年(繳不動)或不買很多物件還要看銀行能不能放款好地段很難有便宜的好物件
不動產多的智者,在這國家財政匱乏,急需稅收的時代,會選擇沉默低調愈低調愈好最好做到大家忘記這些人的存在為何?國家沒錢,就會想盡辦法開拓稅源之前房地合一就是一例而台灣的政府預案支出,正是一年比一年高社福,國防,勞保年金,電力等等一堆大缺口,正愁著找錢往這些大洞塞傻子才會拼命舉手說:這裡有錢,這個可以加稅房地合一已經開辦了,但如果還缺錢怎辦?當然還有很多肉可割例如很肥的一塊是: 增加持有多房者的持有稅(例如美國的Property Tax就很有感)每年以市價收個幾%持有稅,幾十年後光繳持有稅就等於把房子送政府了(可修法為愈多房稅率愈高,民意會支持,因為台灣絕大多數是僅一房或兩房者)囤房者低調都已經很惹民怨了,而況還以持有多屋而高調擺炫引人注意?那猶如洗好脖子叫人把刀往這邊招呼那就真的是愚蠢極了!
YFLSS wrote:不動產多的智者,在這...(恕刪) 酸民替富人擔心,我也是覺得很好笑,房價漲跌跟你有何關係?我是看不出來,你無法創造財富沒關係、別老是別人吃米粉,你在喊燒,有意思嗎?今天有努力工作嗎?
~快意~ wrote:房價崩只有可能大蕭條(恕刪) 很多人擔心買房,之後房市崩怎麼辦?跟股市笑話一樣:我不知道我能力那麼大,一個人就足以影響股市漲跌,要不然怎麼每次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可以撼動房地產市場,認為自己買了就要崩盤,剛需才是要考慮的事沒辦法一次到位就先買小房就算房市修正,自己房子跌,但同樣換房成本也是跌許多屋主說,現在賣雖賺很多,但賣了,這點錢我也不知道可以買哪裡一樣道理再講個笑話你與丈母娘的距離,只差一間房,沒有房你只能叫阿姨有了阿姨你就能財富自由了
個人想法,自人類有文明以來,土地一直就是最珍貴的資源今日台灣政府就在配合建商帶頭炒作房地產了(拼命圈地畫重劃區)有權力制定規則的人和有資本的人都在做多為什麼要看空....?真要說少子化效應,那也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緩慢過程現在從蛋殼區老舊破屋開始跌就算一路從蛋白跌到蛋黃跌到人人皆可輕鬆進駐大安森林公園第一排目前觀望看空的人也差不多要住進靈骨塔了....個人建議,目前買得起,有自住需求別再等,就算又舊又小,地點偏遠,買間自己能力所及就好先能安身立命最重要大部分人第一間的房貸就背得很痛苦了第二間以上才是投資(炒房)用有本事玩得起再來討論多空沒房或只有一間貸款自住房,跟有n間房的人(排除繼承來的)能力和思維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維度
百達斐麗PP wrote:有不少人責怪不動產不(恕刪) 說無一例外是有些誇大啦 至少小摩星就可以舉出不少虧錢的案例,呵呵 不過到目前為止,長期來說是往上沒錯 但是這一波(近五年)上漲主要是受二個因素影響,第一,台積電的擴廠效應,第二,台商大量回流投資或養老,我個人認為現在應該是高點啦,除非還有新利多出現
KingDavid520 wrote:說無一例外是有些誇大...(恕刪) K大來發言禮貌性回覆,首先這是網路文章,作者的論述是否屬實,事實開宗明義他就告訴你,在台灣長期持有不動產的人,看清楚寫的是長期持有,然後作者才接著說,永遠都是贏家無一例外,多看幾遍你就知道,作者為何這麽寫,真正看懂你會發現,其實這是正確無誤,只是在01就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人的太多了,說實話就傷人心,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