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我的退休後的財務估算

看到樓主的計畫 和我不謀而合 覺得有點興奮 資產大約只有5千萬 也是想開飛機 紐柏林賽車 也是算過大約要花100萬美元 有想到一個

替代率的概念(比如說樓主說每月在台灣的生活費是5萬 去紐柏林賽車30萬 看起來是 要35萬 但實際是你在紐柏林 不在台灣的這一個月

台灣的生活費是零 所以預估都會多不少) 但實際上在國外的話費也可能多30萬更多 更抓不準 哈哈

再來是快樂效用問題 第一個NBA球場爽度100% 第二個90% 以此類推 我可能走不完每一個主場

每天都吃牛排 不會覺得牛排好吃 每天都在玩 好像也沒有那末好玩 人是需要被需要的 一只在想學整樣的技能 能夠在世界各地自食其力

不求開支平衡 只求減緩老本下降速度 同時與當地人互動 產生自我價值感 比較不會一下就玩到煩 以上個人瞎撈叨 有緣的話 看能否與樓主

看場NBA或尬車之類的 哈哈哈
pigstand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版大之後的投資策略~


如果只是養老,有三億就分散買投資級債券,
要煩惱的不是通貨膨脹,該煩惱的是怎麽花錢。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其實我原本沒有投資計劃,光是花錢都很忙了,只是想到在理財板不能不講理財,只好就簡單安排一下計劃,這樣應該是很簡單,大家都懂,只是績效好不好就不要放在心上,贏過通膨就好了

2022-08-18 19:39
pickyxyz wrote:
看到樓主的計畫 和我(恕刪)

有些東西我是特意寫出來
看有沒有同好可以一起來完成
如果你有意,當然歡迎

你所說的替代率概念我能理解
在台灣有不動產
例行的水電瓦斯費、大樓管理費、地價稅、房屋稅等等
我都攤提在每個月的基本開銷中
所以,在不在國內其實差異有限

快樂效用問題也不用想太多
因為重點是在體驗,況且也不見得要逐一跑完
若是買的門票不在前段看台
我也不想進去看球賽
NBA的場館不小,若不是前段座位
大概要拿望遠鏡看球,那乾脆看電視轉播就好了
況且沒有藉著NBA主場球賽的目的
我根本也不會想去如底特律、鹽湖城、密爾瓦基、曼菲斯等等城市
就像日本職棒,若非特意去主場
一般人也不見得會去千葉、琦玉等等地方
這些觀光客不太多、不是旅遊首選之地
也不見得沒有去遊玩的吸引力存在
況且,也要分好幾趟才能完成
我是不可能一次出國旅遊超過半年

所以,輕鬆以對,等我回台灣有空見面聊聊
反正,一切以好玩為目的
資產多少不是重點,有意願才重要
不要有壓力,就是體驗人生而已
有空來尬車,跑山都行
autofans wrote:
有些東西我是特意寫出(恕刪)


分享一個看 NBA 坐前排的經驗,其實反而視線不好

因為都被板凳上高大的 NBA 球員擋住了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我知道,有時候還會聞到那些大塊頭的體味.....

2022-08-19 9:12
TKB324 wrote:
分享一個看 NBA 坐前排的經驗,其實反而視線不好

因為都被板凳上高大的 NBA 球員擋住了

看現場球賽絕對比不上看電視清楚,因為不論坐哪裡,你都是固定視距和角度。去現場看球是享受氣氛的,個人覺得還是要有伴。沒有伴,自己去看,我是覺得超尷尬的。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所以,這種行程不會自己一個人去啦

2022-08-19 9:12
oldyeh

這跟看棒球一樣,現場純粹是一種嗨的氣氛,例如一場投打過程,要看清楚投手投球有沒有進好球帶、打擊者揮棒,球出去了,反而現場不一定看得清楚,但看電視,鏡頭可以抓得恰到好處,清楚看到球飛出去,落點到哪裡?

2022-08-19 12:04
單身一人,就選燒炭自殺,何必躺病床?
安樂死永遠都不可能通過,別想了!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就只是奢想。其實回想起家父剛中風半身癱瘓時,他還每天在喊要我們幫他移到窗邊,他要自己跳樓的場景時,還是很難過,要是可以,誰會願意躺在床上.....

2022-08-19 9:14
autofans wrote:
千本書籍閱讀計畫


這個有書單,或是有類型計畫嗎?

退了後的觸媒狀況可能會不太一樣。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大部份是文史類,再來就是旅遊與設計類的書籍,投資類型或是交易類的就不會在考慮範圍內了。書單我會整理一下日後分享,就是個人意見罷了

2022-08-19 9:20
uglycat

千本真的讀得完嗎? 退休生活一樣忙碌...

2022-09-04 15:13
或許死亡沒那麼可怕,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就靜靜的死去,在這之前做做想做的事,不是傷天害理就行。
不要看到我寫的億元就退避三舍
換個角度想
若你是個經營數十億美元規模基金的交易員
沒這點收入,那豈不是很不值?
所以,這真的只是行業別的差異
況且這還是業內最低水準的分紅比例的基金之一
我真沒有什麼通天的本領
只是平時上班忙碌,也沒時間花錢
辛苦所賺來的獎金放在帳戶裏
就真的只是一串數字
寄望在退休後能夠一償宿願

其實我原本是打算有三千萬就可以退休了
就跟大部份網友一樣
還要規劃一些金流
有被動收入來支持退休後的開銷
結果就這麼陰錯陽差又多上了好幾年班
幸運的是直接把錢賺夠了
可以退休後想想怎麼花錢
不用去煩惱要怎麼賺錢才不讓資產減少的太快
前面我曾看過好幾位網友在01上
一直喊、一直苦惱或是後悔太快退休
搞得他現在好無聊、好想回去上班
不少人勸他要認清已經退休的現實
好好想想要如何過日子
不過就跟不少網友一樣
賠錢了還不甘心
還一直往市場裏投錢進去搏一把
但這一把卻是一直搏不完

退休就只是人生的某一個階段
雖然不是必須或是一定會經歷的過程
但卻是邁向人生終點前的一個停靠站
該做的,想做的
都可以藉此空檔去完成
沒有什麼工作是非你不可
但是,你的家庭是沒有你的參與就不完整
abelli

沒有什麼工作是非你不可, 但是,你的家庭是沒有你的參與就不完整 真貼切

2022-08-19 10:23
達克瓦 wrote:
很多老外都會買間豪宅,養個終生管家、3-4個女僕,養個家庭醫生、照服員,有錢那有老年照護問題⋯⋯


所以國外有些老者,長年住郵輪(前提是身體尚康健者). 郵輪上包吃包住包玩,也有基本醫療支援,但失能時就得下船住護理之家

有個說法: 老者重五老
老身,老伴,老友,老本,老居(可以再加個第六老:老趣)

有兩三群的朋友提議過,大夥集資買塊地,蓋幾間好房子,彼此有照應又可以有自己的房子
是還不錯,但有缺點

人,即使財力足夠,人也沒法長時間出國玩
身邊大部分退休者,需要許多有趣的課程充實白天的時間

買地蓋宅,只有十戶八戶,沒法設立社區多元課程,如佛學社,書法課,歌唱團,氣功韻律操等動態類型課程,音樂課(例如鋼琴等)...

此外,當下感情好,長久相處難免有磨擦,十戶八戶間長久後若有摩擦,住起來也不舒服

評估後,還是選擇:

1,市區內大夥住附近(或同幢,臨幢大樓),臨社區大學. 社區大學有各類多元課程可選.若萬一失能後,才去住護理之家

2,住養生村. 養生村一條龍服務,食衣住行醫療育樂都有(含萬一失能後之護理之家),硬體還不錯,一兩千戶住戶,量體夠大,所以可有非常多元之各類支持服務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