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為什麼要堅持買個股不買大盤?

sun6691 wrote:
稍微有金融知識的都是(恕刪)


錢多的買大盤,穩定,抗通膨。

錢少的買個股,希望買到好股,博個大翻身。

否則投入100萬,即使年報酬率8%,20年后也不過變成466萬,
扣除掉通膨,實質所得也不是很多。

巴菲特如果買指數,現在不會是這麽有錢。
Biggest King wrote:
錢少的買個股


其實是錢多的,才有買個股的本錢,才能有意義的分散風險。

錢少的人買個股,會被迫只能買到少數幾檔。
然後催眠自己求安心,說是謹慎(只能)選少數股,買向上(與向下)的爆發力。
tony1838 wrote:
買個股也是可以的,只是要會賣在相對高點,賣出


真正知道「個股」的相對高低點的,通常是叫內部人。

特別是在每月營收公布前,慣例都會有異常跳動的個股。
chiyenms wrote:
其實是錢多的,才有買個股的本錢,才能有意義的分散風險。


有那個本錢,但是不一定要做。
如果現在有1億,買個股虧了2千萬,當然虧的起,但是沒必要。
把把All in讓你連贏10次
卻禁不起第11次的大輸
MiPiace wrote:
我 2022年還是獲(恕刪)


看完所有討論後發現其實大家是否忽略一個重點:年化報酬率

有人說今年他到現在還是獲利狀態!!
有人說去年他賺了10萬!!
有人說前年他賺了100萬!!
有人說大前年他賠了200萬!!

以上這些只是字面上意義
實際意義呢??
實際意義就是年化報酬率

請問投資人無論是主動或被動投資:
1.您投入股市的資金佔你總資金多少%??10%?20%?.....90%??
2.您投入股市的資金共多少年??換算成年化報酬率真的有贏過該指數嗎??(0050或是S&P500)


針對第1點,當您有1000萬資金(非總資產),投入股市只有100萬,一年在股市賺個10%也就10萬元,字面上意義很多人會說今年我賺了10%,但實際今年你只賺了總資金的1%!!

我是長期投資低成本的指數投資人(每年管理費:0.03%),並投入90%以上現金部位,堅持長期投資(如果想看對帳單請私訊),
試問所有投資者,尤其相信自己是聰明且萬中選一的投資人:您真的敢將大部分現金資產投入你所謂的股市投資嗎??
尤其是主動投資人!!如果再加上您自己堅信的報酬率,那為什麼曾經靠投資變成世界首富的人叫巴菲特而不是你呢??還是您要嘴:我賺多少錢我自己爽就好!!

針對第2點,讓我們再面對更現實的數學,在這我就不解釋年化報酬率的意義,請自行google,但如果您是一位自認為專業且萬中選一的投資人卻不知道"年化報酬率"意義的話,那跟那些詐騙集團有甚麼兩樣??
試問所有投資人,您知道自己從開始會投入股市第一天到現在的年化報酬率是多少嗎??
您算過嗎??如果真的算過就會知道長期年化報酬率要勝過指數有多難!!!
更不會回:
巴菲特輸大盤,不表示我就會輸大盤。
巴菲特犯的錯,也不見得會比我少。
我做對的事, 也不見得會比巴菲特少。

這種看起來很猛實際卻會讓人噴飯的言語



綜合以上2個問題,我的現況與未來是:
1.我已經投入我現金總資產的90%以上並持續定期定額在低成本的指數投資
2.我的長期年化報酬率就是大盤的年化報酬率,不會太差也不會太好!!
標普500長期(50年以上)年化報酬率約10%



對了!!
我相信看完留言一定很多人排隊要嘴我!!
不要急,要嘴我可以
但請自問自己上面那2個問題是否有答案,如果有答案且有證據,並都比指數厲害,麻煩快點嘴!!

如果沒有答案也沒有證據又比指數爛卻硬要嘴,我只會覺得你跟不敗教主同等級!!表示您的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kd大法、籌法分析、消息面分析.........都還太嫩!!應該每天除了上班以外多花5小時研究研究!!
sgxm3

詳盡解釋辛苦了。我現在都懶得說一堆。有興趣的自己就會去點相關連結看詳細說明。沒興趣以為自己贏市場的說破嘴也沒用。

2022-06-23 10:47
英英間LKK

年化報酬率是事後算出來的,事前沒人能打包票。主動投資人最大優勢就是主動,有機動性,能放任獲利奔跑也能及時掉頭反向操作。能大賺小賠就是成功,否則就是輸家。

2022-06-23 19:06
move650807 wrote:
看完所有討論後發現其(恕刪)


字太小,你自己仔細看。
不方便貼賺賠,只貼三月減碼時當月的成交量。
我不是短線客,長線跟波段跟 自有資金。
賺一年,5 年的年化報酬率都補滿了.
我分析方法很單純,就靠財報狗,元大股市先生的財報跟消息。
聽 CNBC, DW, BBC, bloomberg 新聞
技術操作靠直覺反應。
十年如一日。
2021年,全年 100% 資金投股市,賺多少?就不想太招搖, 不方便貼。
打你臉,能當飯吃嗎?
你畫那些鬼圖有什麼用。過去式啦,
就只會考古,靠這些鬼圖技術分析。
sgxm3

被動投資人不是太閒整天在筆戰,而是推廣指數化投資可以幫助更多人。而主動投資人賺幾百幾千萬的對帳單除了讓更多已經投資失敗的散戶看了心生嚮往繼續失敗以外還有什麼用途?這種東西能幫到誰?

2022-06-23 11:57
move650807

To sgxm3:我就是太閒想跟他嘴,因為有這些人市場才有活水,沒有韭菜怎麼收割?其實他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一直鼓勵他們主動投資才對

2022-06-23 12:17
MiPiace wrote:
字太小,你自己仔細看(恕刪)





字太小,你自己仔細看。
你這不是字太小,而是根本看不清楚,這和馬賽克有甚麼兩樣??
還是你連截圖都不會??

賺一年,5 年的年化報酬率都補滿了.

所以你投入股市5年到目前為止只賺了一年??年化報酬率又是多少??

2021年,全年 100% 資金投股市,賺多少?就不想太招搖, 不方便貼。
我記得2021年只要有買股票的很少人賠錢!!
所以您只有2021年100% all in股市賺錢??以前呢??現在呢??未來呢??

就只會考古,靠這些鬼圖技術分析。
人可以不讀書,但不能沒常識~~
說指數投資人是靠技術分析!!??你還靠擲骰子買股勒~~~可憐啊 

對了,你是靠比擲骰子還不如的直覺進行投資,更可憐!

可以看出其實您真的不知道我的問題是甚麼,
但也沒有關係!!
因為你自己也不知道問題在哪!!

你還是跟團購教主同等級!!

恭喜你
chiyenms wrote:
市值與稅費損益是兩回事,沒有加減其他。


謝謝指正
我應該是說 兩邊的Delta()


chiyenms wrote:
目前多少股,乘以現在市價是多少,就是市值。
沒有其他項次。

是的



===
回到 平均個人績效 大盤績效 比較

直觀看算式

平均個人績效(%) = Sum of 個人績效 / 總人數
大盤績效(%): 整體價值在某2時點的計算

大盤績效 (大於? 等於? 小於?) 平均個人績效
右邊有人數參數 左邊沒有人數參數

有的人 1塊賺兩塊 有的人1百塊賺兩塊
本金大小 績效有差

只有看個別帳戶才能算平均個人績效

====
有拿到個別帳戶的台股當冲績效研究
https://faculty.haas.berkeley.edu/odean/papers/Day%20Traders/Day%20Trade%20040330.pdf
真的有少數人當冲會賺

有超長期的嗎 (>20Y) ?


===
再補充一點 每人績效算的範圍不一樣
有人只看拿出的錢算績效 其他像閒置資金不算
有的人是整個用途算 像退休準備金
有時不能比較
move650807 wrote:
看完所有討論後發現其(恕刪)


你只是換個字講。

就只是 Benchmarking 問題,然後 Benchmark 是大盤 performance。
也就是所有人在講的,要選個股、還是大盤。
投大盤那你當然就是拿到大盤的 benchmark 報酬。

別沒讀通想通就跳出來說:「你們通通不懂,只有我懂!」
在那現醜。
chiyenms

你想被用獻醜講那就是你獻醜好了,獻醜比現醜的貶意更強。

2022-06-23 17:22
move650807

原來寫錯字還可以這樣硬凹,你知道你國文老師站在你後面嗎?

2022-06-23 19:59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