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無腦存00878真的無風險嗎?

jorry11111 wrote:
現在高股息ETF彷彿是救世主,
尤其是00878,他有以下個一般個股沒有的優點:
1.市值700多億,不怕市值過低會下市。
2.季配息,存股有感。
3.投資標的分散,風險比重壓單一個股低。雖然大多是金融股,但當金融股全軍覆沒時,台股應該也沒幾支股票賺得了錢。
4.股價便宜,才不到18元,好入手累積張數。

便宜是一種相對的概念!
ETF本身的淨值是經過成分股加權的結果,也跟他發行的時間點有關.
淨值的高低,不代表成分股價值的高低或是便宜與否.

例如00878與0056基本上成分股差異不大,若0056現在被認定很貴,
那相同股市位階下,00878也不能說便宜.

另外一種比喻,買一張台積電,可以買十張聯電,但這只能說聯電股價較低,
而不是說聯電股價比較便宜.
九份老街 wrote:
便宜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恕刪)


ETF雖然缺點很多
但叫一個新手去股市選股
大概跟去自殺沒兩樣

那不如選低利的ETF 反正漲跌慢
先存活下來再說
慢慢觀察那些成份股的動向和假消息
學會如何透析巨量的資料
yibwanli wrote:
有什麼東西是無風險又(恕刪)


定存.可賺1趴.結案.
人人都想(無腦)賺錢

天底下有這種事情嗎

普世價值就是

(有腦)會賺走(無腦)的錢

(無腦)能賺錢,當台灣四大基金吃素的嗎?

勞保基金每年喊破產?
"天道酬勤"這種事
在很多領域有用
但不見得適用於投資這檔事

單純的投資策略
績效常常勝過複雜花俏的操作方式
(單純≠簡單≠無腦)
jorry11111
jorry11111 樓主

何謂單純的投資策略呢

2022-06-08 9:02
灰狼01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2022-06-08 9:16
我買ETF只是因為”買一籃子股票”,幫忙解決部分配置,只在意這次配息股息的部分會不會繳二代健保費,花很多時間鑽研拆解配息來源,不如把時間花在鑽研個股投報率更好,各有投資標的的需求,何必糾結別人煮的菜原料多糟糕,清楚自己要的去執行就好
INNOCE wrote:
天道酬勤"這種事
在很多領域有用
但不見得適用於投資這檔事

單純的投資策略
績效常常勝過複雜花俏的操作方式
(單純≠簡單≠無腦)


不過,以散戶而言90%以上,確實完全是不學習

可以說,連一本完整的國際經典書籍都沒看過
jorry11111 wrote:
請問無腦存00878真的沒有任何風險?


誰告訴你沒有任何風險?
年殖利率都有將近5~6%,未來誰能保障一定有這個水準?
公開說明書裡面,你有看到...「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嗎?

如果對理財無心要學,長期投資下來基金通常會比定存高,也不失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
如果自已肯花時間去了解投資,本身又有一定的資金,建議還是自已來,
00878 只是 30 檔股票的組合,你自已也可以參考弄個自已的組合,
他不管有沒賺錢,先扣經理費 0.25%、管理費 0.035%、內扣約 0.57%
自已組省起來。
樓主可以確認一下00878的還原k線的走勢是不是你要的就可以了,不過歷史區間太短是有盲區。

平準金割自己的肉,管理費保管費割自己的肉,敞若k線趨勢還是向上,長肉的速度比割肉還快,就代表經營績效好,不過經理人總是會流動的,現在好不代表以後好。

在來談談殖利率若是保持6%,持股幾年會零成本?就算當次配息少了,股價下跌會趨近於6%就繼續買,股市漲跌有週期的,不會每次都那摩好跟那摩差,也不會持續破底,因為成份股會替換,除非經理人不適任,但國泰不會讓00878這支金雞母績效很差。

高配息一直是台灣人的最愛,有源源不絕的資金投入,就像高息基金那麼久了規模也越來越大。


以上有錯誤,請大神們用力鞭,謝謝您。
sgxm3

除非是主動型etf,不然etf都是追蹤某個指數的,不是經理人想怎樣就怎樣。etf績效如何,追蹤什麼指數的時候就已經決定大半了。

2022-06-08 16:15
sgxm3

股票殖利率是沒有用的數據。投資也沒有甚麼零成本。

2022-06-08 16:17
單純的投資策略很多,應該思考哪種方式適合自己

可以看看著名的事件,巴菲特和避險基金業者的對賭
巴菲特選擇的是S&P 500指數型基金
與巴菲特對賭的避險基金業者,挑出了5個基金組合。它們是「基金中的基金(funds-of-funds)」,這5個組合裡面,涵蓋超過200支避險基金。
彼此比較的是2008~2017年十年間,兩者誰的績效比較高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這10年的累積總報酬,5個避險基金組合與S&P 500指數型基金,分別是:21.7%、42.3%、87.7%、2.8%、27%,及125.8%。年化報酬率,分別是:2.0%、3.6%、6.5%、0.3%、2.4%,及8.5%

使用單純的買進並持有策略,持有S&P 500指數型基金,
長期下來績效遠遠勝過精選過的避險基金(通常使用較複雜的策略).

事後看來,單純的買進並持有S&P 500指數型基金似乎很簡單
但是這十年中
至少有三個重大的市場衝擊
2008~2009年初的金融海嘯(這個不用多說了,指數直接腰斬)
2011年的歐債危機(當時很多媒體都說會比金融海嘯嚴重,事後看來遠遠不如)
2016~2017年fed的升息(跟現在很像,市場剛開始很惶恐,後來證明只是修正 )

遇到市場重大衝擊時,股價看似無底洞的往下跌,此時抱住指數型基金不賣出,必須有堅定的信仰和信心
策略看來很單純,但實行起來一點都不簡單.
(simple, but not easy)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