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ace wrote:防禦股配置我目前配置就直接寫出來了。所提的個股,只是適合我個人投資的標的,完全沒有任何勸進的意圖,買賣股票,你需要慎選,深思,做足功課再進場,而不是隨便用別人的明牌。特別股: 中租甲特,12.5%類特別股: 是方,4.5%成長型防禦股: 南亞塑膠 11%防禦型成長股: 聯強 2% 是方今天全砍了,目標價到了就砍了,也不管它對不對。獲利彌補一些帳面虧損,哈哈~
MiPiace wrote:是方今天全砍了,目標(恕刪) 把標題改成是方清零。美元升息,大陸清零,俄烏戰爭,加上庫存消化問題。多重利空齊發,股票下殺機會大增,所以嚴格控制持股比例,賣掉覺得不適合長期套牢的股票,目前總持股比例差不多五成吧,算是稍微再減碼,但沒有細算,現在我都不想看績效省得亂想亂動。
MiPiace wrote:把標題改成是方清零。...(恕刪) 「清零」這個名詞在投資上看起來蠻適合用的。目前這個盤也是看不懂,趁這一波反彈持續減碼,除了戰爭、通膨、大陸封城,接下來還要持續升息縮表,不知道資金倒抽回去的力道如何?一直在思考今年是否會有除權息行情?看目前這個量能,好像有點難度?還好今年在5月之前,已經入袋好幾桶金了,雖然5月這一波跌勢也有受傷,但相對上算輕微的,如果下週還有反彈,在損益兩平之下,將持續減碼至清零,保留主力部隊~觀望及等待!
聯強之亂亂亂=============聯強這兩星期暴跌前一陣子, 別人暴跌的時候. 聯強撐得好好的‧現在大盤反彈向上,別人在往上的時候、聯強反而演出大爆跌。這種暴跌的方式,我猜可能又被高股息ETF踢出門或是大減碼。ETF指數的編輯公司可以想像對聯強的基本面應該是不去管的, 只管帳面數字。聯強的帳面數字, 去年太好看, 有轉投資評價盈餘.今年回歸正常獲利就回歸正常不再突出。所以現在要被ETF減碼,是很可能發生的。ETF 佔成交量太大就會出現這個問題。還好我幸運完全清零。等這一波賣壓過後,再來撿屍體,靠! 這樣想一想,對我來說其實還蠻完美的。好像跟ETF對作, 還反過來獲利豐富。這蠻符合我避開擁擠交易的原則。不過是不是被 ETF 賣下來, 我也只是合理猜測, 還要看六月公布的結果。
五月-價值投資初始=============================買股策略:面對不同的環境,我就會改變方法所謂不同的環境,可能是環境真的變了,但也可能是我心境轉了。五月決定改變策略,改長線價值投資佈局。持股比例有 一點增加,但沒細算,差不多快六成了。股票,從十隻左右,拉高到約20隻。這幾天美股稍為穩一點,所以就稍拉高持股,但也是控制在六成。風險還是存在。把資金佈局在下一階段我選的股票。買了很多隻,大部分只買基礎量。以後再慢慢調整補滿。選股放在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的利基股。好幾隻小股,成交量小,只能慢慢低接。改成分散型價值投資,目的就是不想再短波段價差操作,而是放長線等待。買利基型小股,避開法人股,成交量小,風險比較難控。優點是沒人發現,等法人發現炒熱,就可以賺一個比較大的漲幅。當然有些會失敗,但如果成功的比例能夠拉高,那就可以得到不錯的獲利。至於失敗的股票,除非基本面評估錯誤,不然還是可以領息過日子。我在 2015-2019 大概也是這個方法,覺得現在也適用。避開法人股,也是另一目的,這樣的選股,對總經的關聯小一點,避開法人大量殺進殺出。所得稅所得稅補繳了23萬,加上預扣,稅有點多。如果是以前,會覺得有一些些ooxx,現在不會了,覺得經濟狀況過得去,捐一點給政府也可以算是行善,哈哈今年也沒想去避稅,除了買了一些中租特可以免稅外,其他也沒手段了,就平常心看了。健身年紀大了,所以還是把健身列為第一優先,高於投資。把每天打太極拳的時間從半小時,改為一小時。覺得練太極拳還是最重要,加上晚上走路一小時,加上菜園種菜,健身花的時間比例,其實是很高了。生活真是忙錄,哈哈。以前上班,生活單純多了,上班吃飯睡覺而已。現在真忙,每天要學會掌控所有片斷的時間。所以就想辦法一樣一樣變成一種習慣,變成日常習慣,片斷時間利用率就好一點。我為何非常忙,早上送家人上班,看盤,打太極拳,種菜,準備菜,煮菜,晚上走路,還要利用片斷時間聽點英文,看一些財報,還要安排一些學習。這樣時間控制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