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z wrote:jamesz 樓主 #12021-08-20 23:19股價反應未來,上半年的獲利早已反應在股價上,未來運價的走勢才是航運股價主導,下半年全球消費需求將逐漸走軟,縱使塞港,在需求疲軟,運力足夠的情況下,運價也會逐漸回落,這才是航運股價下跌的真正原因。 怎麼可能航運股至少還會旺34個月長榮上看230陽明上看310
好市多下星期的特價品都開不出來。。。連瘦肉精牛肉不但品種大缺,還限購。這要說航運不好。。。我也是不能理解網購從以前的國內購買已經進入到了跨國直接購買,本來還是個緩慢改變的現象,但由於疫情,這現象突然大幅成長。這是其中一個我的觀察,而且這個情形短時間內不會消失。再算算跨國購買,原本可能代理商一次進一個貨櫃,現在網購都個人的小包裝,體積的增加。很可觀啊。個人觀點
主計處預估的經濟成長率,上半年已經出爐,(一)110年第1季實質GDP對上年同季成長率(yoy)修正為9.27% (二)110年第2季實質GDP初步統計yoy為7.43%二、經濟預測 (一)預測110年第3、4季經濟成長率(yoy)分別為3.31%及4.01%110年下半年比上半年差很多,明年上半年又比今年下半年差,在台灣股市從8500多點漲到18000點的情況下,各位覺得股市是否會修正?如果修正又應該修正多少?再來說到航運,雖然造船不可能幾個月就能造一艘二三萬tue的貨櫃船,但問題的根源是塞港造成的周轉率不足,而不是運力不足。所以當經濟成長率開始下滑,需求減少時,塞港問題會逐漸趨緩,甚至不塞港,那麼那些高漲到天價的運費,也自然會大幅度的修正。其次,這波的航運股飆升,讓不少企業都嘗到甜頭,甚至有些企業賺到一個股本以上,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人賺走的錢是哪裏來的?一堆散戶套在天花板上,如果沒有更多的韭菜進來推升股價,主力會花大成本來推升股價讓韭菜解套?貨櫃三雄可不是幾億或是幾十億的中小型電子股,而是幾百億股本的股票,若沒有一二百億以上的資金,是根本推不動這樣大型股本的股價,更何況現在散戶陽明長榮套牢在140元以上的人數眾多,在沒有更好更強的利多前,就算有人集結主力來集體拉抬,也頂多只能拉個一根漲停鎖住就跑,更別提想要像5~7月那樣連續拉抬。最佳最近的例子就是面板股,友達、群創30幾元的時候一堆人看好,強力買進,結果呢?到現在20元不到,上半年友達eps3.3,結果股價不到20元,假設股價和獲利各乘上6倍,eps19.8,股價120元,跟陽明現在的獲利與股價相比不就更委屈?可惜上半年的eps是過去式,面板報價才是未來式,現在大尺吋面板報價持續大幅下跌,各位覺得面板股要跌到哪裏才算合理?同樣的,未來經濟成長率相較上半年下滑那麼多,可以預見下半年需求將開始趨緩,那麼運價也一定會跟著回調,屆時再來看塞港問題是不是也同時解決了?總之,明天可以先看日韓航運股的表現,就大略可以猜到台灣航運股的反應~經濟成長預估資料來源: 110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