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et0 wrote:人家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就是每年只有1%的漲幅然而一堆人感覺漲幅說的一個比一個誇張 這一年來的股價、房價、金價...平均漲幅絕對是30%以上租金、運費也都漲了,漲幅也大於5%。漲幅最小的大概就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幾乎沒有漲。但便當也確定有漲,大概5~10元。更不用說熱門的頭資標的,比特幣、特斯拉、矽立等等投機的金融標等等至少10倍漲幅。基本上資金開始開始通膨時,資本投資商品會漲最多,尤其投資、有暴利的標的。慢慢就會影響到基本的物資。你也許會說你不買彼特幣,不玩股票,但等到5年、10年後,你會發現你的薪水支付租金、基本生活開銷時,顯得更薄...
honfu wrote:因為消費市場流通的貨(恕刪) 看了這麼多頁文章只有一個人有提到M2年增率2008QE只是購買國債但是這些錢只是存在銀行提升銀行準備金比例沒有釋放出來到市場怎麼通膨...但是這次2020QE不一樣,因為是結合財政部的刺激方案有在注意美國M2就知道這次可是僅次於1945二戰以來的最大規模財政刺激不然你以為為什麼拜登要把時薪直接提升1倍?因為商品價格都漲了...各國M2年增率大概如下...美國:25%加拿大:18%英國:14%歐元區:10%中國:10%日本:10%台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