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boy wrote:
您不要誤會, 投資並...(恕刪)
呵~不會 , 我懂你的感受 .. 我也有親戚遇到那樣的理專 , 只是我知道時, 那個理專跟我的親戚已經有很深厚的交情了,所以我那個親戚也聽不進我的話 ...
其實在不認識的情況下 , 要知道理專的素質是很難的..
所以一般人為了保護自己 , 有時真的只能讓自己多懂一些金融知識了...
oceaneliot wrote:
而匯兌上的風險的確會存在 , 但澳洲與歐美國家一樣 , 皆是已開發國家 , 如果大家有在注意全球匯率消息
就會發現不同屬性的國家對幣值的漲跌有不同的容忍程度...
以歐洲而言 , 他們為了控制通膨不超過預期 (1~2%左右) , 即使會嚴重影響歐洲自己的經濟成長 ,
他們還是選擇不斷升息(升息會導致全球資金湧入 , 迫使該國貨幣升值) ;
而相較新興國家(印度等) , 通膨8~9%卻是正常的..
也就是說 , 對於與歐洲同為已開發國家的澳洲而言 , 貨幣的穩定是重要的 !
這也是這幾年來澳幣一直都相當穩定升值 , 而非大漲大跌的原因之一...
oceaneliot wrote:
另外 , 他本身雖沒有保險成分 , 但利用保險包裝出單 , 依現行的保險法來說 , 七年後領回算是保險給付 ,
而保險給付不列入遺產總額 , 因此沒有遺產稅的問題 !
oceaneliot wrote:
1. 利用66%與600萬的相對關係 , 可算出若不想於滿期當年被課到所得稅 ,
大約只能在現在存入950萬左右 ...
2. 利用他們這個產品的另一個功能 "年金給付" , 跟他們簽訂七年後我們想要領回的方式 ;
看是月領 季領 半年領 年領 等等... 而用此方法 , 也就不需擔心自己現在不能放太多錢進來了!
planet0612 wrote:
匯率是很難預測的因素...(恕刪)
oceaneliot wrote:
(i ) 我内文說的"七年後領回算是保險給付 ,而保險給付不列入遺產總額 "
不過若當時客戶仍活著 , 您得留下保險公司的給付單據以證明, 並於最後申報應稅資產時扣除
(ii) 規劃保險時 , 其實並非時時都是在"要保人和被保險人同一人"下規劃的 ; 而您的"要保人和被保險人同一人" 指的應該是要保人在滿期前自己存 , 滿期後自己領的狀況下 ; 不過我們還得考慮到有些家長會將滿期後的錢 , 轉給小孩領的狀況..所以我才得多講這一項..
planet0612 wrote:
你這部份真是錯的...(恕刪)
planet0612 wrote:
我想我回文的語氣真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