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景氣差!但為何台灣股市 卻一直 維持在 萬點

經濟有起有落,有高峰也有低潮。 所以股票市場漲漲跌跌很容易理解。
但從我懂事以來(30多歲), 每次提到景氣身邊的民眾總是說景氣差(年紀越大的越悲觀),聽到說景氣好的寥寥可數。 這個比例可能是9:1 都不誇張。

到底是景氣真的讓90%的人感受都這麼悲觀,還是大部分人只是人云亦云根本沒認真去思考何謂景氣好與壞?

弱智化的媒體可能也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貢獻。

peacochor wrote:
經濟有起有落,有高...(恕刪)
在小蔣的時候你去問大部分回答景氣很好,所以像公務員這類乏人問津,那為何現在人大都回答景氣不好,人是很直接的動物,並不是弱智,當你真的過得不好時,你的回答一定就是景氣不好,當經濟數字很漂亮,有錢人還是非常有錢,這就是貧富極端不平均,而且大部分往貧靠,這國家確實是出了很嚴重的問題
andy520hebe wrote: 如果一標的共發行10張股票,分別由10人持有,入手價都是100元,這10人說好沒到110誰都不准賣,這時無論經濟再爛、再好,都不會跌!
這就是股市籌碼派的解讀!...(恕刪)

沒有買賣怎麼會漲到110?小弟甘拜下風
ss20180808 wrote:
各位前輩好---老是...(恕刪)


景氣差? 只是貧富差距很大而已,上高速公路,超跑一堆,美式賣場,人擠人,哪來景氣差?
台股一萬點真的不要奇怪,將來上十萬點也是正常的。

為何?因為通貨膨脹啊!!

在通貨膨脹因素下,一個物品的對應的價額一定是越來越高,假設不考慮公司的成長性、股數增加....等因素,現在台積電股票一張20萬(集中加權指數1萬點),可以買2萬個漢堡,10年後,台積電股票一張漲到40萬(集中加權指數2萬點),但是,對不起還是只能買2萬個漢堡。

當然,因為股票的波動太大,又有配息、減資、.......太多的干擾因素,通常是不會討論加權指數與通貨膨脹率的關係。
景氣差? GDP不是都正成長嗎. 自己要會判斷訊息.

不過股票有人買就會漲, 台灣銀行股和資產股目前看起來很有吸引力.



fandy6244 wrote: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當期總發行市值 / 基值)× 基期指數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係以1966年為基期,基期指數設為 100
看懂了嗎 1966年那時的股票家數只有39家 現在股票家數快逼近2000家
股票家數越來越多 那總發行市值當然越來越大 自然指數就會上去


秋日晴光 wrote:
這是正解!


https://www.ptt.cc/man/Stock/D2A6/D236/D5A1/M.1092576701.A.FD5.html

(二)調整公式為:
  新基值 = 舊基值 × 異動後總發行市值 / 異動前總發行市值

  茲舉例說明調整基值的方法:

  續上例,假定甲、乙、丙、丁四種股票在異動前的股價分別為40、50、50、100元,發行量分別為5、2、6、2千萬股,其股價平均數為60,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為160。現將丁股票從樣本中剔除,並加入股價70元,發行股數4千萬股的戊股票。

  採樣股票異動前市值總和為800千萬元,異動後市值總和為

  (40×5)+(50×2)+(50×6)+(70×4)=880千萬元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的舊基值為500千萬元,其異動後的新基值為

  500 × 880 / 800 = 550千萬元

  根據新基值和異動後市值總和所計算出的指數會與根據舊基值和異動前市值總和所計算出的指數相同,均為160,亦即

  880 / 550 × 100 = 160

cman4434 wrote:
景氣差? 只是貧富差距很大而已,上高速公路,超跑一堆,美式賣場,人擠人,哪來景氣差?


皮凱提歸納出⼀個公式:只要資本報酬率大於經濟成長率,貧富不均就會持續拉大

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在1950~1980年是2.5%1980~2012年為 1.7%

但同時間,資本報酬來源的兩個主要項目:市及市,

許多主要國家股市長期報酬率為7~8%不動產及債券接近3~4%

都高過經濟成長率,解釋了為什麼貧富差距會快速拉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