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綠角長期年化報酬率4.4%,我吃了一驚


SpectreXSpec wrote:
說個笑話...往往...(恕刪)


有在買股票的人
若無法在你的笑話中認知到
不聽大學老師的話,多年後卻成功到可以上台演講給老師聽的學生
其實千中無一

那也活該被痛宰

Macquarie150 wrote:
以前大型的基金公司...(恕刪)


你的問題用在蘋果微軟臉書台積電
不是都一樣嗎

伯格雖已逝
但相信先鋒不至於快速喪失他的精神

話說你知道先鋒很多ETF又調降管理費了嗎
VTI 從0.04% 降到 0.03%

只有兩個字
佛心

digo1971 wrote:
小弟我資質駑鈍,性...(恕刪)



綠角光是將國外ETF的世界介紹給被國內投信業者所創造的 "楚門世界" 洗腦而不自知的大眾
就是功德無量了

擋人財路的結果就是
接連不斷的攻訐與訕笑
huang123 wrote:
擋人財路的結果就是
接連不斷的攻訐與訕笑


自己的資產自己顧,旁人無法左右你的決定.

另外指數化投資者對選股者的攻訐與訕笑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jiunghsiun640 wrote:
我從2008年開始...(恕刪)

如果每次都低點買進,
才會高績效。
但沒有那麼多機會。

以安全的方式進行,
這個4.4%不算太壞。

全球低利率時代浪潮下
世界富有階級的資產年增長6%
而且這裡統計還包括有來自房地產的價格上揚

下表:
各國股市的年化報酬率,從2008年開始
從2008年低點開始投資的話!

其實買ETF不需要上課的,不是很懂要上什麼內容
hodson2013 wrote:
大大不是所有台灣人眼...(恕刪)
指數化投資一直認為他們是被動投資,這是我一直納悶的。
當他們一直説0050優於個股,我一直認為那是主動選擇台灣股市50支股票。
那為什麼不選富邦的500支,這樣的討論最後就會導致全台灣股票市場才是真正的被動指數化投資。

可是這不是討論結束,因為還可以問為什麼主動選擇台灣?
所以主動投資者為了貫徹被動指數化投資,就説買美國SP500。
但問題一様為什麼不買DJ....,結果就是買美國全巿場。

當然討論還沒結束,為什麼只買美國國全市場?
所以接下來就買全球股票市場。

故事有沒結束?沒有!
因為股市只是多種投資工具之一,還要考慮債卷。
所以故事再跑一便,買了全世界的債券指數。

故事有結束嗎?應該沒有!
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還沒放進來。

被動指數化投資被自己的信仰綁住,不願意面對人生或投資本來就是一連串的選擇。
為了讓自己的投資無窮的推向被動指數化,就一直往全球市場各種配置走。
最後可見的績效就是不如回頭買買中華電信、金控股或是0050。

我這樣推當然是過份了,因為被動指數化的投資者會在現實考量下,
主動選擇某一個市場某一個配置,只是他們不好意思説而已。

另外說到股債再平衡也是一種被動,更是納悶。
股債再平衡是認為股債走向相反,所以在一段時間要平衡一下。
那為什麼一年,不是半年或是兩年。這不是主動選擇嗎?
一年是一個股價循環嗎?當然不是。
選一年為期再平衡,只不過是一個人的慣性而已。
d2971675 wrote:




您還願意打一...我看他回的內容直接懶得理了(恕刪)

懶得回答跟沒有能力回答,看起來都一樣。
刪...刪...刪...刪...刪...刪...刪
我還是覺得Index fund or ETF是好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

但是被動指數化投資會造成系統化崩盤已經是在理論上討論,甚至在實務上懷疑已經發生過。
這裡所謂系統化崩盤可用廻圈來說明。

本來投資世界就是多元的,各種投資策略造成平衡。
當被動指數化投資是多元之一,投資世界的運作就如以往一樣。
但當被動指數化基金超過一半時,就有迴圈效應。
當市場往一個方向,超過一半的被動指數化基金就需被動往那方向走。
這樣市場就會往這方向移,被動指數化基金就會再往那方向走。
這就是迴圈導致系統化崩盤。當然只能靠主動式投資才能扭轉。
我不是說主動式好,我是説市場要有不同想法才能健康運作。

這種廻圈還有一種辦法避免,就是Index fund的追蹤效率很爛!
但是Index fund又要加強其追蹤效率,這等於在追求系統崩盤。
市場超過一半是Index fund加上零距離的追蹤效率就是系統崩潰的保證。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