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her wrote:
hodson2013..好像不少前輩是針對「基金內涵不明+政府誠信」問題,而持保留態度!.....(恕刪)
在扁蛙看來,這種基金有幾個疑慮?
一、投信主導,使用組合式基金型式?
在台灣的投信公司誠信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投信公司真能依據專業挑選出適合的標地嗎?再來,為何要使用組合式基金型式,把「全民退休投資專案」視為一支投信發行的退休基金,裡面不是持股組合,而是基金組合,投信公司會不會把投資人的錢拿去買自家發行的基金,把投資人剝2層皮,賺2次手續費與管理費,更糟糕的事,不管自家基金的投資績效,把投資人的錢,拿去年年賠錢的自家發行的基金,維護淨值?要單純的建構「全民退休投資專案」,為什麼不直接投資0050等ETF就好?
二、金管會幫忙推行,卻對後續成敗責任不做任何管控?
金管會使用「全民退休投資專案」一詞,讓信賴政府的人民,認為該專案非常好,能夠獲得退休時的保障,但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卻是金管會說:「盈虧自負」,金管會連對投信機構想要進行的投資標的?選擇基金標準?手續費用與管理費用?如何評價專案績效?後續「全民退休投資專案」若績效不佳時,如何處理?都不清楚,只有一句「組合式基金」?就要把該專案投資人花費好幾十年的時間跟金額,來賭個無法預測的退休未來?
三、組合式基金本身的問題?
組合式基金,本身就是由一堆基金組成的,除了之前所說的手續費與管理費,再加上經理費,光這些費用就能每年把基金基效拉幾好個百分點下來,以及投資標的主動型基金的換手費用,長期來看,組合式基金很有可能績效遠低於費用低廉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