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潔 wrote:請問吳清源持股5成...(恕刪) ---------------------這個就跟金控家族有許多的異曲同工之妙,可能是名字掛外資也可能是其他金主的公司分散持有,除非主事人願意說,不然一般人只能看籌碼異動稍微了解檯面上的資訊而已,這種樁腳越少人知道越好,因為總會有人想默默投資不想被知道...另外以土開的趨勢來說,住宅飽和,工業商辦正夯,再加上都更議題最近慢慢加溫,對手上有熱門區又是素地的資產股有加分作用,這部分又會涉及國土計畫法修正後的問題...。前幾天剛好看到三陽發表會,新款FNX ABS討論度不錯,本業感覺上也是有在認真搶市占,至於本業純電動機車要怎麼發展,個人看法是等政府電動機車補助結束以後,才是真正的CP值挑戰。
cuteysc wrote:這支真的不錯,如今...(恕刪) 應該感謝這幾天貿易戰議題讓大盤動盪,讓三陽跌破20元吧。反正22元以下放心存股,20元以下就是閉著眼睛摀著耳朵存股了。佔營收獲利的三大業務,其一的閒置資產開發其二汽車業務,之前提過不少了其實不用再多說。其三機車業務,最讓市場擔心因為gogoro電動車崛起,然後三陽被嫌動作太慢,其實這樣的評價也不公允。客觀的從數據來看,Gogoro崛起的這幾年,剛好也差不多是吳清源接手三陽的這幾年。這幾年的海外佈局,三陽老早就把外銷跟內銷的比例翻轉了,三陽外銷機車的比重已經高過內銷很多了。單論外銷,106年25萬輛,107年32萬量,今年要挑戰35萬以上的數字。再論內銷市佔,這幾年gogoro從0到今年14%的市佔確實讓人驚艷,傳統車廠市佔幾乎都在衰退,但唯獨三陽從接手初期15%的市佔成長到今年22%,到今年4月為止,已經穩穩超車山葉了。4月發表的FNX ABS版本叫好叫座,最近通路商都賣到缺貨了,這有可能是將市佔拉離開山葉的關鍵主流車種,也是未來追上光陽的關鍵第一棒車款。光本業機車在被稱為夕陽產業的當下,三陽這幾年來這樣翻轉的表現,能不給吳清源掌聲嗎?
gnikis wrote:結論:22元以下,...(恕刪) 國軍的中戰還有輕戰都是三陽做的,交車不到半年全軍車輛猛故障,而且都是一些電腦設定問題還有很多輪子卡死問題,一個連基本設定都做不好的公司,在我的立場絕對不會買這隻股票。我一直在想這種產品要不是賣國軍的話在外面賣應該很快就倒了吧?
d885668 wrote:吳先生會給你掌聲吧...(恕刪) 是該給我掌聲 我這麼懂他難得我會這麼佩服一個被市場認為只會炒地,被酸只想等成果拖累電動車發展的幹話老董可站在存股股東的角度他這幾年客觀數字的成效跟未來布局方向以及節奏就是對的阿執行力也是無話可說的強這幾年他自己訂下的目標幾乎都有達成比起大同的表哥強太多了 吹鼓打鑼幾年了 連經營權都還拿不下 資金被困在大同進退兩難
csassault20 wrote:國軍的中戰還有輕戰...(恕刪) 這批軍車是2009年的標案 本來2010年後就要交車延宕了4年多連車都交不出來2014年三陽經營權換手以後 整頓了一段時間2015年後才開始有辦法把車組出來 交車前面的經營者接了標案 別說品質 連車子都組不出來交不了車接手的人 處理了這個爛攤子
cuteysc wrote:三陽工業4月營收29...(恕刪) 客觀的說,22元以下的三陽,任何均線技術指標幾乎都是完全沒有參考價值的,隨便有個幾百萬的散戶都能讓當日均線往下或往上。這幾天砍破20主要是國票博愛賣了接近200張,今天拉起來也是國票博愛20.1敲回來那筆150張。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幾年來只要20元一破,幾個存股幾年的大分點會豪不猶豫全收籌碼。這次幾乎都被元大敦化收走,這分點最近一年已經默默存了快6000張,參加過一次除息。至於四月營收29億,坦白說也是普普而已,比較能期待的是五月六月的營收,機車方面 FNX ABS版五月大賣,汽車方面 KONA 交車高峰在五六月 也有其他車款的小改版看有沒有機會五月之後的營收可以慢慢往35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