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值得一讀的投資理財書


sgxm3 wrote:
http://greenhornfina...(恕刪)


市場會教你做人沒錯啊
把錢丟進去然後摔得鼻青臉腫會不會痛?
會痛就知道乖乖上班認真存錢
不要進去給人宰
你玩不過那些人的
那些老股民5 60歲了不知道賠了多少
但他們還是留在市場裡沒被洗出去阿
光憑口袋這麼深沒比較厲害有差嗎?
他就是有錢賠阿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49291
像這個阿杯賠了4000萬
你去笑他"哈哈潘阿"

但在最後我還是得說我完全認同你講
"想用投資幫助財富成長,依靠的是正確的投資知識與務實的方法。
那些想要一夜致富財務自由然後去走鋼索的,摔的鼻青臉腫很正常。"
但我只是想表達
盡信書不如無書
任何書本上的知識如果不透過市場驗證就是無用的知識
只有市場才是真理



popzxcvasdf wrote:
市場會教你做人沒錯...(恕刪)




股市是吃人的市場

這不只是買股票,買期貨權證或是個股或指數都一樣
你想要的是賺錢

人家想的是怎麼讓你上當
台指還在1000點之前,大家多是抽籤買股,抱好抱牢。就算菜籃族,也不太會虧錢。

所以當年真沒幾本書可以看。記得有一本是胡立陽的股票投資100招。
裡面說,股票如果漲了一倍,就要知道風險,最好賣了。可見當年股票波幅不會太大。沒有科技股,也不容易炒作。
當時政府不像現在,希望股價越高越好,過高的股價,政府會打壓。

現在教人投資的書有如山多,可是能在股市賺錢的人,比例卻反而減少。
不看書不行,看了好像也沒提高散戶的勝算。這該怎麼說呢?

happywork01 wrote:
台指還在1000點之...(恕刪)
我覺得至少要看三國和楚漢傳奇
nickmail1971 wrote:
裡面沒有回答我的疑問...(恕刪)


下面還有其他說明的索引,您可以點進去慢慢爬。

或是等其他熱心的版友為您解惑。




happywork01 wrote:
現在教人投資的書有如山多,可是能在股市賺錢的人,比例卻反而減少。
不看書不行,看了好像也沒提高散戶的勝算。這該怎麼說呢?...(恕刪)



因為充斥市面的書都是臺灣那些自稱股神自稱達人寫的書,幾乎都是在教導某套主動投資法。

主動投資法共同的目的就是打敗大盤,市場裡高手或法人在裡面衝殺,散戶看了本書就想加入戰場。除非天生神力,不然戰死沙場,淪為平均報酬以下的犧牲者是常態。

真正教導有用投資知識及策略的,不是不容易讀不然就是不入散戶的眼。
一聽到務實的投資策略年化報酬可能為6%左右時,還有多少散戶想繼續看下去?
sgxm3 wrote:
下面還有其他說明的...(恕刪)


下面的鏈結還是沒講啊
我的疑問其實就是職業道德問題,他如何被監督,如何有效執行???ETF標的物跟ETF股價一直都有差異?這些差異像一個霧一樣,怎麼看清楚?
連1:1的都是霧,還有2倍或是3倍的,講的很漂亮,實際上到底是如何呢?

我覺得投資或是炒股最重要的是不懂得不要碰,只碰自己懂得,要不然寧願不要賺,也不要哪天掛了都不知道


誰叫一夕致富如此迷人
如果不迷人 今天樂透怎能累積獎金如此迅速 世界各地都一樣蠢

也因為如此 好多人都忘記公司成為上市公司及買股票這行為的初衷
路過書店的投資區 真的很感嘆這些事
不曉得是教育出了哪些問題 還是新聞媒體持續給錯誤訊息造成的
我記得我從小就常常聽到老師同學路人等 提到一些內容 像是

這東西怎這麼好賺 成本才多少 我自己做才多少 能賣到這價格?

怎那麼貴 垃圾公司 坑人 等等話語

然共同點都是他們雖對價格有些微詞 都還是買了
要是問那些說成本才多少 我自己做才多少 能賣到這價格的人說 你想不想當這公司的老闆
絕大多數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簡直暴利 當那老板肯定爽死 這類回答

現在的開明社會提供了股票上市機制 讓這些人有機會能夠以低門檻的方式持有喜愛的公司
結果大多數人 生活上遇到類似的事情卻大多不會直覺聯想到股票能讓他做這件事
最扯的是
這些人很可能是有在買股票的 他們卻不買這些令他們羨慕的公司 而是買一些價格起伏大
投機性高 完全不了解產業內容 甚至連該公司在做什麼的都不知
只因為價格起伏高 一天10幾%不是夢 所以買了 買了之後每天做著明天開市可以漲停的夢

再問這些人
買一股 買一張 買一千張 是不是都可以告訴別人 我持有了這間公司
答案絕大部分我相信是肯定的
然後
如果公司有正面性成長 身為股東是否可以分紅 共享利潤
答案我相信大多也是肯定的 也許一開始會想說 對啊 有股利 然不只如此
很大的可能性 市場也會看好這間公司 那股價上揚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點也不奇怪
股價一旦上揚 賺的錢就不只股利了

換言之
其實每個人應都能做到良好的分析公司好壞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體驗往往能做很好的推測
像我自己最近無聊看水泥公司 看一看的感想是 路上的建築工人能分析的比我好
很多事情我得請教他們 但他們卻常被社會看不起 這什麼社會

到頭來 如果是以這種出發點買股票 那真正需要了解的只有如何避免在過度炒作的價格買股票成為股東
也可以說是判斷合適進場價格 這真是一大學問 超難的
跟一個自己喜歡的公司共進退 要是它還能幫你賺錢 天底下有什麼事比這種事開心

常常走在路上聽到一些人的談話 或看到書架上的理財專書
都會覺得 要是大部分的人沒偏離買股票的初衷 今天會不會自殺的比較少 股票也不那麼被污名化
要偏離初衷也不是不行 如果對自己的勝率有把握就可以 能賺到錢都好
我問我自己的心得到的答案是沒把握
所以只敢用這種相對安全 有把握的方式而已 不過也好
能過且過 避開通膨的第一步有做到就很開心了 接下來的不強求

SpectreXSpec wrote:
誰叫一夕致富如此迷...(恕刪)


水泥工的例子
讓我想到我之前買了支營建股
我只是買賣股票
雖然受了些精神上壓力
不過還是靠了他們的勞力賺錢

很多理財書都提到財富自由的資本利得大於一般薪水
其實投資所得是從壓搾某些人取得的

eva060402 wrote:
水泥工的例子讓我想...(恕刪)


那你有拒喝咖啡 可可 吃素嗎
哈哈

別想那麼多 雖然我真的是拒喝咖啡可可跟吃素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