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統一回覆如下!* 品牌業者 vs 零組件供應商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品牌業者 (擁有品牌、市場、通路)、與零組件供應商之間的自動化條件與自動化導入之邊際效益而言、其實還是有非常大的差異、我來舉例說明一下!* 零組件供應商(光電產業)零組件供應商的自動化生產條件、只能有效地做Cost down , 無論是群創、友達、或者是太陽能光電、歸根究底、這些廠商充其量都只是整個供應環節的一個重要零組件(Unique & Critical parts)光電產業雖然早已經大量導入自動化、但是其銷售價格不具備任何被保護性、再加上「同業競爭」與「成本攤提」考量、常常呈現漲價一年、跌價五年、價格殺紅眼時、有時甚至跌破「現金成本」!如果以商業行為的角度考量台灣現有面板2虎與光電產業的自動化效益、一旦售價低於現金成本時、自動化效益變成毫無意義、這純粹是商業模式使然、並非自動化效益之原罪!電子五哥等系統組裝代工大廠、採購人員每季通常會要求零組件供應商降價15%、實際達成率另議、透過 E-Bidding 、訂單大份額比例流失、通常只是在小數點的差距之間、關鍵重要零組件的銷售、只能被動的隨著客戶採購人員的價格要求與同業競爭起舞!* 品牌業者(愛迪達)如果品牌業者擁有全自動化生產的條件、等於愛迪達同時擁有品牌、設計、製造、以及最重要的出海口(市場通路、品牌份額)、那麼品牌業者擁有自動化生產能力在商業模式上所呈現的意義、可就是大大的不同了!愛迪達可以藉由無人化自主生產之優勢、一方面逐步鞏固強化自主生產能力、呈現令人欽羨的商業模式一條龍效益!另一方面還可以強勢要求代工廠商、如寶成集團大幅度降價、等於是代工廠降價補貼愛迪達的自動化成本!愛迪達更可以將一些New Model 或特殊SKU 、留在愛迪達自己作自動化生產、強化自動化生產製造之學習曲線!一旦代工行為具備可被替代性、長此以往、供應商寶成將會有如芒刺在背、未來的代工接單價格、更是難以評估與想像!* 從零到一、一到無限大!讓我們換個角度並提升一下高度、重新審視本文中提到之自動化帶來的商業效益!一旦品牌業者因為科技創新突破、開始擁有自動化生產能力、帶來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與全新談判籌碼、從零到一、一到無限大、一步步侵蝕既有的代工產業!對於原本早已經呈現紅海效益的代工廠商而言、那無疑是雪上加霜、低階代工生產卻又無利可圖的未來、更可能會是一場災難!低階代工有風險、走路注意看水溝!待續⋯⋯⋯⋯⋯⋯
超級賽亞人0588 wrote:樓主統一回覆如下!...(恕刪) 短期內不看好鞋業自動化長期如果自動化成本降低很多才比較有可能現在還是自動化成本和人力成本在拔河品牌商可以砸錢發展自動化代工廠也可以到非洲蓋廠(N牌FT已經有印度廠了,寶成更是從中國退到越南,現在越南薪資上來後,也在印尼擴廠了)自動化的鞋子如果沒比較便宜一樣的鞋子有人會買單嗎?就算自動化成本降下來應該也是變成這樣原本是養一堆OP作鞋子變成養一堆工程師顧自動化設備然後還是丟給代工廠執行品牌商不見得想要養工廠
amd3dnow wrote:部分自動化加人工才是最佳解... 早就在做了,只是看老闆給多少錢改多少而已。很多細部動作,要機器手臂來做是很非常難的。還要眼手同時協調運作。人體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精確的構造。
超級賽亞人0588 wrote:……如果以商業行為的角度考量台灣現有面板2虎與光電產業的自動化效益、一旦售價低於現金成本時、自動化效益變成毫無意義、這純粹是商業模式使然、並非自動化效益之原罪!...(恕刪) 面板產業的fab自動化是必需品,是標準配備。不管賺錢與否,自動化都不會變成無意義。不然面板的基板好大一片,再由一、二十片集合為一運送單位,又大又重。人力要如何搬運與生產?良率要如何維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