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第三階段 明年初招標>>
果不其然, 既然風電成本可以降到這麼低價,就要趁機再推招標案 將台灣離岸風電 推到10GW 以上 ....
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經濟部會同步展開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劃,但範疇如何界定,環評通過但未得標容量5GW是否一次釋放,將檢視遴選及競價得標業者落實情況,再向行政院報告,由政院高層拍板決定。業者競標價格每度2.2~2.5元,低於台電每度售電2.6元,顯示2025年後政府不必補貼離岸風電價格。
據悉,第三階段和這次競價招標方式相同,原則採競價招標方式,出價低者得標,應會分區塊招標。目前遴選和競價階段未得標風場仍有8個,水深均在50米以內,第三階段會開放水深50米以上的風場,而未得標開發商仍有機會搶標,預計年底完成規劃,明年初公告招標,完工併聯時程均在2026年之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626000273-260202
三子父 wrote:
果然都是高手
只能吃早餐,腦子吸收知識,繼續感動中
到了能源局的網站,
經濟部能源局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核定本)
找到智慧電網規劃如下:
、時程:
考量智慧電網範圍廣泛,規劃 20 年推動期程,分為「前期布建(5 年:2011-2015 年)」、「推廣擴散(5 年:2016-2020 年)」、「廣泛應用(10 年:2021-2030 年)」3 個階段。
、智慧電網產業
在智慧電網整體規劃中,產業構面縱貫電力系統發、輸、配、用各構面,配合整體智慧電網推動目標「引領低碳產業」之達成,協助業者進行國際布局並參與國外示範計畫,以獲取大規模之應用實績,朝向推動臺灣成為全球智慧電網產業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國之產業願景,2011 年智慧電網產值約新臺幣 256億元,預計於 2030 年創造新臺幣 7,000 億元之產值目標。
、檢核點
由於「智慧用戶」構面之「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AMI)」投入經費較大,2015 年完成全數高壓 24,624 戶及低壓 1 萬戶智慧型電表後,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將分階段完成並進行效益評估後,逐步擴大建置。預計於 2017 年 7 月開始裝設低壓智慧型電表,9 月安裝通訊模組,12 月底前完成測試示範 1,000 戶含電業端及家庭端連結之完整 AMI。目標於 2018 年完成 20 萬戶、2020年達成累100 萬戶、2024 年累計 300 萬戶低壓智慧型電表系統建置。累計 300 萬戶布建完成及效益評估可行後,將以每年約 60 萬具進行布建,約 5 年可累計 600 萬戶建置,再評估整體布建策略。(恕刪)
其實能源局的政策會實際投入大量預算只有在智慧電表換裝
像華城這樣的傳產只是吃到風電外包出來的大型變壓器...充其量只是湯不算肉, 實際獲利會增加多少尚待觀察
這樓的大大都是很會做功課的人, 不妨注意一下全台1300萬台智慧電表的換裝商機
前瞻建設也會實際投入958億給智慧電表
最近台電低壓AMI電表通訊界面單元的評鑑也才剛塵埃落地, 也代表智慧電表的商機正式啟跑
樓上有人提到那家純電表廠商雖然在興櫃, 但卻同時是台電智慧電表&通訊界面單元的合格廠商
股本2.6億, 這半年已經手握5億的台電訂單了~ 想衝這個政策浪頭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至於其他三家智慧電表的合格廠商, 不是股本太大, 就是電表老出包, 還有本業拖累
股價難有表現的機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