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企業缺乏品牌能力,問題在於哪?

看看某位手機老闆去對面講句行銷話傷了多少玻璃心被罵多久
Gotu1239 wrote:
資本市場(股市)有...(恕刪)


台灣公司思維就是:近利、短淺、不敢冒險

台灣由大到小
公司思維一直繞著:花多少錢下去 有多少投資報酬率?

但要創新、獨特、研發
這些前期都是無止盡的錢坑,投資下去不可能有人保證會有多少報酬率

因為這不是代工業
有做有賺,只是賺多賺少而已

當公司發生虧損時,永遠第一想到的就是"COST DOWN"
從外部DOWN到內部...(越DOWN問題越多...)
不是每家公司都適合省成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反而沒半家公司,願意真正找出問題、不怕砸錢的解決問題...

VERYSUPERarcs wrote:


台灣公司思維就是...(恕刪)



現在台灣主要的高階管理階層 都還是3,4年級生 在威權教育下成長的


幫了台灣過去代工成長 但已經不適合現在的世界潮流
我倒覺得是:台灣文化中的刻苦、節儉、任勞任怨,才是品牌和行銷做不起來的原因。

要刻苦節儉,美感和感動人是最不需要的。東西做出來可以用就好了,也可以省很多錢。你看看鐵皮屋文化就知道了。醜,但便宜,不用花設計費!

但在供過於求的世界裡,這就變成很糟糕的事。
天機星2 wrote:
我倒覺得是:台灣文化中的刻苦、節儉、任勞任怨,才是品牌和行銷做不起來的原因。

要刻苦節儉,美感和感動人是最不需要的。東西做出來可以用就好了,也可以省很多錢。你看看鐵皮屋文化就知道了。醜,但便宜,不用花設計費!

但在供過於求的世界裡,這就變成很糟糕的事。

我的圖集裡面剛好存有所拍到的大阪各式鐵皮屋 ... ?

然而有著這樣的鐵皮屋的大阪

並不是一個,沒有 城市名片 的地方

更不是一個,品牌和行銷做不起來的地方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HTC就是台灣搞品牌最好的縮影

2009-2011年,
HTC智慧手機本來在一人之下(IPHONE),萬人之上

2011那時HTC市值破一兆,那時滿手現金
王雪紅玩品牌到世界發光,靠的是比別人先作

搭上了企業管理策略理論的"先佔優勢"

小米總裁說過:
搭上風口,豬都會飛

其實王雪紅要是能力夠
HTC有著"先占優勢"就像在戰場上先佔領戰略高地碉堡,
對後進android廠商要攻堅,很容易用機槍掃射與砲擊"殲滅"

HTC是很容易保持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Android霸主)的地位

但王雪紅就是不會經營品牌
一連串失誤,

供應鍊管理差,推出高期待度新手機,
卻因原料被斷貨不能量產
真夠扯!

通路管理也差,銷售點少,無法普及
手機外觀老套

又不願花大錢持續世界行銷

一直惡性循環

銷量衰退,獲利大降

慢慢韓廠陸廠都有無窮盡銀彈花在行銷上,

結果HTC先佔優勢碉堡就被敵軍攻陷

王雪紅又開始走C/P值 回COST DOWN代工思維老路

當老闆對品牌經營沒信心時,就開始出手小氣時,
就是把玩品牌變成玩代工的死亡之路
都是國民黨跟馬英九的錯
.
.
.
.
.
.
.
.
在座的各位真不配合...

樓主...這樣我能有年中吧...我沒自掐哥那麼浮誇
天機星2 wrote:
我倒覺得是:台灣文化中的刻苦、節儉、任勞任怨,才是品牌和行銷做不起來的原因。
...(恕刪)


非常同意

這種文化有人把他形容成奴性

我覺得有點超過, 改成"臣性"較好

台灣搞代工, 雖然是創業, 但還是幫國際大廠打工

就像領薪水的上班族一樣, 刻苦、節儉、任勞任怨, 都是為了老闆(國際品牌大廠)
老闆賺大錢, 員工還是領個28K-50K
員工就是相對老闆 "勞力不勞心,風險小很多"

搞品牌比較像是
一個人結束領薪水的生涯,開始去創業

創業就不再只是勞力
要開始勞心, 要動心思去開創維持客源
這就難了,風險大增
要不要一開始就砸大錢??
若東省西省, 客戶都沒覺得滿意,如何抓住客戶??

另外台灣社會與教育,普遍缺乏"美學思維"
更是台灣品牌的殺手

有空看看泰航拍的廣告,表現出畫面動態的唯美,超可怕

我覺得台灣廣告業的美學平均水準,
可能還比不上泰國
水云 wrote:

我的圖集裡面剛好存...(恕刪)



親愛的樓主
不要用那小小的部份 對比台灣滿滿的部份
大阪的20% vs 台北的80%
邏輯討論與思維要符合比例原則啊!


就像是 敘利亞 有個人說 我在街上看過一台賓士,我們也是有錢人啊!不輸台灣喔!



elfwong wrote:
HTC就是台灣搞品牌...(恕刪)



機海策略,成本就是拼不過大陸白牌手機,自從聯發科供應晶片給大陸之後。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