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塑化股持股交流園地


靠自己 wrote:
開始慢慢接台化希望...(恕刪)

台化
106*2張
103*1張
100*1張
台企銀
10.3*10張..買的理由,真的很想擁有
陸續佈局中....
這個盤有點在套人,因為一買就套.但我相信長時間來看股價終究會反映其價值的
再來就要緊縮資金台化我預計跌到90~95這個箱子才會買進,想當初台化才7塊多
的時候,股價來到100塊現在只剩100塊股價可能以經超跌因為台化2019年eps剩
7塊的理由太過牽強2019的GDP不過也是小降而以台化的業績有可能少個幾百億嗎
令人質疑所以策略上還是逢低買進.
以上.
對於台化未來幾個月的的股價走勢我認為20190110的業績發表會eps會超
過10塊以上超好,但股價屆時不會漲因為股價反映的是未來,要道5,6月份
高殖利概念題材發酵後這隻大牛才會動一下但是仍不足以讓大多數的人解
套,要到2019第4季新增的pta產能出來後,市場對其2020年有所期待股價
才會大幅波動,所以有台塑集團股票的散戶持有理由應是緊抱而非砍在相對
低點.
沒有說到未來獲利狀況,對台化q4的eps不滿意啊!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再漲.
-------------------------------------------
油價滑落 台塑四寶合計去年獲利年減11.5%
2019/01/08 15:19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19年1月8日電)台塑四寶自結2018年財務數字,第4季國際油價急跌,比第3季平均每桶跌7.4美元,石化原料的市場需求減緩,台塑四寶合計2018年歸屬母公司合併稅後盈餘2109億4100萬元,年減11.5%。

台塑四寶合計2018年合併營收約新台幣1兆7388億3500萬元,年增16.3%;歸屬母公司合併稅後盈餘2109億4100萬元,年減11.5%,四寶中去年僅台塑全年每股盈餘(EPS)小增,其餘衰退。

台塑 (1301) 公布自結2018年合併營業額2303億7000萬元,年增11.4%;合併稅前利益570億2000萬元,年增3.9%;合併稅後盈餘與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均為495億元,年成長0.2%,2018年歸屬母公司每股稅後盈餘(EPS) 7.78元,創歷史次高紀錄。

南亞 (1303) 自結2018年合併營業額3330億5800萬元,年增8.8%;合併稅前利益614億7900萬元,年減2.1%;合併稅後利益526億5600萬元,年減2.4%;2018年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527億4300萬元,年減3.3%,每股稅後盈餘6.65元,少於去年同期的6.87元。

台化 (1326) 自結2018年合併營收4078億6000萬元,年增13.8%;合併稅前淨利637億7000萬元,年減4.4%;合併稅後利益553億6100萬元,年減7.8%;2018年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為486億4200萬元,年減10.6%,每股稅後盈餘8.34元,少於去年同期的9.33元。

台塑化 (6505) 自結2018年合併營收7675億4700萬元,年增23%;2018年自結合併稅前利益745億2100萬元,年減22.5%;自結合併稅後利益600億2900萬元,年減25.1%;其中歸屬母公司稅後利益600億5600萬元,年減25.1%,每股稅後盈餘為6.3元,少於去年同期的8.42元。
靠自己 wrote:
沒有說到未來獲利狀況...(恕刪)
台塑四寶已經修正一大波,提前反應第四季,明天如有殺盤,就是我進場的時機,因為前兩天沒買到就噴出去了
第四季的獲利波動幅度大於多數人的想像,但股價是反彈了。今年的Q1是個挑戰。
原油價格已經回升一週了

至於是反彈還是反轉
目前還沒答案

不過個人認為再下跌空間也不大
反觀價格回升就有很大的空間
最壞的狀況就是低檔整理
昨天看了非凡台塑及台化是主力在買基本上外資是站在賣方相互廝殺
今天也有可能是主力在買超,希望這個主力是公司派這樣籌碼也比較
穩定.
靠自己 wrote:
昨天看了非凡台塑及台...(恕刪)
底部已經爆量,吃貨確定了,低點一百還看的到嗎,我的台化
擷取周刊的報導.
台塑今年7.05元總算放心多了,據說第一季比去年第四季獲利還要好,這應該要拜油價之賜了.
----------------------------
財報已利空出盡 台塑具市場指標

由於整體內外部基本面變數仍多,加上距離農曆年封關已近,在交易策略上以個股防禦性為重,兼顧產業能見度佳的族群,相對能吸引市場長線資金。例如前一段時間因國際油價重跌而修正,財報已利空出盡的台塑(1301)具市場指標,台塑為塑化原料中下游生產廠商,營運範疇包括從鹼氯至下游聚氯乙烯(PVC)垂直整合廠商,以上游乙、丙烯原料生產泛用樹酯聚丙烯(PP)、聚乙烯(PE)與其他特用化學產品等,生產基地位於台灣以及中國寧波,業外轉投資包括台塑化(6505)持股二八.六%、台塑美國持股二二.六%。產品結構PVC占二一%、PP占一六%、HDPE占九%、AE占九%、液鹼占八%。

主要銷售地區,中國占三七%、台灣占三五%。未來長線的主要亮點在美國的轉投資,有台塑美國德州三期擴建計畫的乙烯一三〇萬噸、LDPE四〇萬噸(台塑美國全資)、HDPE四〇萬噸(台塑全資)今年第三季投產。

另外PP二五萬噸(台塑美國全資)預計於二〇二〇年下半投產,同屬於德州三期的EG八十萬噸(南亞全資)計畫於二〇一九年底試車;雖然先前國際原油價格大跌,拖累美國HDPE價格下跌至九〇五美元/噸,現貨利差降至四〇〇美元/噸,不過由原料乙烯成本低,因此利潤仍高於亞洲與歐洲,未來美國PE仍是極具有成本競爭優勢。

展望二〇一九年,PVC的原料乙烯價格走跌將可使利差提升,燒鹼與多數特化產品新增產能有限,供給面仍是偏緊,目前雖然貿易戰未能有效緩解,缺少需求的推進,但以台塑集團一貫廠的競爭優勢,加上美國新廠陸續投產,法人預估二〇一九年EPS約七.〇五元,本益比不高,可望吸引壽險長線資金的關注。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