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遠見雜誌報導: 台灣海峽的綠金寶藏

白海豚怎辦
到時又一堆動保團體出來抗議
重點是電費一度要多少?而且以後兩岸不和平的話,這可是很好的目標啊
上述幾十篇的回覆--凸顯台灣的酸民文化,
沒有深入研究的精神,與追根究柢的能力!
井底之蛙的自以為高明!
------------------------------
世界最大風力發電機在英國登場,轉一圈一家人可以用電 29 小時
technews.tw/2017/05/23/worlds-largest-wind-turbines-in-england/
沃旭(Ørsted),股權一半為丹麥政府所有,官網連結
https://orsted.com/en/Media/Newsroom/News
風場建設可期於 2021 年至 2024 年間啟動,預估總裝置容量至少 2GW。
丹能風力將挹注可觀資金投入台灣發展能源的基礎建設
http://technews.tw/2016/11/17/dong-energy-taiwan-company-changhua-offshore-wind-power/

相不相信是你自己的事
愛當遮掩鬼誰也擋不了

講到錢沒人會當傻瓜
沒那條件外資也不是笨蛋丟錢進來


目前講得出能量產技術也成熟的綠能
台灣都有

水力風力潮汐洋流地熱沼氣太陽能
全世界找不到幾個能聚集這麼多天然綠能條件的地方
抵死不發展
只讓人看破手腳

michaelroddick wrote:
看來這個報導還有一點...(恕刪)


其實這個我外行,只是某次聚會上聽朋友講到而已。

過客4112 wrote:
傷腦筋,又來一個拿裝...(恕刪)


原來還要考慮發電因數,這確實是我這外行的誤解。
另外你提到,風力發電只能減少燃汽發電,這個還請不吝賜教,感恩。

colinucc wrote:
你和林全一個腦袋,拿...(恕刪)


確實是我這外行的誤解。
這是廣告文嗎?~風速快就能發電嗎?作者真的有去研究過風力發電嗎?
Neilwu wrote:
另外你提到,風力發電只能減少燃汽發電,這個還請不吝賜教,感恩。


因為風電不是穩定電力來源
因此不能取代基載電力的燃煤

只能取代中尖載電廠,也就是說當發電量隨著風力大小而變動時
只能透過可以快速升降載的燃汽電廠來配合
以提拱整體穩定的電力支出
上述幾十篇的回覆--
凸顯台灣的酸民文化,沒有深入研究的精神,與追根究柢的能力!
井底之蛙的自以為高明!
---------------------------------------
每片扇葉長達 80 公尺,可以產生 8MW 的電力,較原先版本效能高出 2 倍以上。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7908/the-worlds-largest-wind-turbines-have-started-generating-power-in-england/
台灣海峽因為「狹管效應」,冬、春兩季的風速特別大,使得海上的風力穩定而高速,平均風速可達每秒 9 公尺以上,勝過歐洲的每秒 7 公尺。
台灣海峽為「大陸架淺海」,大部分水深低於 100 公尺,約 75% 水深低於 60 公尺,很適合發展成本較低的固定基座離岸風電。
https://technews.tw/2014/10/10/mhi-vestas-v164-8-0mw/

CNC-2 wrote:
上面說的那些外國及台...(恕刪)


外商投資當然會做風險評估
問題是他們的風險評估是以他們的立場做的, 並不是以我們的立場做的

舉例來說,他們可以對於每一根風機投保,
因此不需要提供防強烈颱風以上的規格風機,反正保險可以避免他們的投資損失

可是對我們來說, 如果因為颱風發生風電災難, 一下子倒了7,8成
立即產生的電力缺口由誰負責??

去年和平電廠造成的供電緊繃, 他大家應該還沒忘記吧!!

我個人的立場是贊成發展風電,畢竟目前台灣的能源提供方式太過集中,必須分散
但是在發展風電的同時, 該注意的還刺得注意, 不能拿歐洲的規格直接套用
畢竟他們那邊可沒颱風這種東西...
Peter S Y Hsu wrote:
不錯啊 外商肯投資也不是壞事

外商很看重利潤的,沒有一定的賺頭,不太可能會投資......所以打算用多少錢買一度電?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