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ang3 wrote:我是用永豐的銀行戶搭...(恕刪) 這幾天先別進吧,陸股也是先觀察個兩天再進場,我自己買開發金均價9.37先前有出脫有些小獲利,目前不會再買跟賣等配息。除非低於9.1我就進來拉低均價。
pyang3 wrote:請問個問題所以買金融股就是買了就放著目標只有賺他的配股配息而不是買低賣高賺價差嗎?我想挑金融股,是因為聽說金融股是最後炒作的現在高點,買金融股比較安全...(恕刪) 如果買了就放著,那是錢太多的作法,基本上搭配分批買,分批賣,保留部分配股配息,其實會得到比較多(或失去比較多?)買低賣高賺價差要有20%利潤以上,我才會這樣玩,不然基本上我是專注於10%獲利(加計除權)。
pyang3 wrote:那......5趴總有吧? 志在學習與驗證是吧.那就中信金,兆豐金,台新金,各買十萬.然後只專注在這三檔跟大盤,明年除權息拿到的錢,也繼續投入這三檔,這時可以在這三檔中挑著買.有持續作功課的話,滿一年後你想找的答案,自然就都明白了.小小建議,請參考.
pyang3 wrote:我超想問一個問題的我開戶的時候,永豐說只要我再開一個美金帳戶,就可以買美國股票請問這是有什麼隱藏成本嗎?不然為什麼這個版上的人好像都沒有買? 手續費比台股高很多,但漲跌幅可以cover配息只能拿回七成,三成當稅繳給美國政府,不用擔心美國的遺產稅年獲利不超過百萬的話,台灣所得稅不用擔心
應該沒有甚隱藏成本,單純就是海外證券商跟複委託的競合不怕美國遺產稅的,交易額大的,想避最低稅負海外所得的不怕麻煩的錢不夠要槓桿的大概都開海外證券帳戶了。至於神人,台股可能賺得不要不要的沒空出國比賽我是台股混不下去,房產搞不下去,才將資金轉進海外。讓這些比台gg大幾倍的公司老闆們幫我賺pyang3 wrote:我是用永豐的銀行戶...(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