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稅改--只是換包裝的加稅..

chuchulee wrote:
這種圖利握有經營權...(恕刪)


請問鴻海在美國的投資若獲利

不用併入台灣的母公司?

假設以下狀況是算給您參考

01公司106年稅前利益1000萬

假設營所稅率20%

又01公司僅有一位持股100%股東

當年度利益扣10%法定公積後全數分派


狀況一 實施兩稅合一 個人綜所稅45%

1000萬*20%=200萬(營所稅)

800萬盈餘分90%=720萬(分配股東紅利)

計入股東的收入的部分為

900萬 可扣抵稅額 180萬

因此股東應納綜所稅為 900萬*45%-180萬=225萬

政府總稅收 405萬


狀況二 實施兩稅合一減半 個人綜所稅40%

1000萬*20%=200萬(營所稅)

800萬盈餘分90%=720萬(分配股東紅利)

計入股東的收入的部分為

900萬 可扣抵稅額 180萬

因此股東應納綜所稅為 900萬*40%-90萬=270萬

政府總稅收 450萬

狀況三 廢止兩稅合一 個人綜所稅40%

1000萬*20%=200萬(營所稅)

800萬盈餘分90%=720萬(分配股東紅利)

計入股東的收入的部分為

720萬 已無可扣抵稅額

因此股東應納綜所稅為 720萬*40% = 288萬

政府總稅收 488萬

請問一下經營公司的大股東負擔的稅減少在哪了?

各位反對稅改的人要的小確幸

反對稅改真正的受益者到底是誰?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01newbie wrote:
能不能抵、要怎麼抵...(恕刪)


照你的邏輯土地稅,燃料稅等各項稅賦要不要也拿來抵所得稅?

稅目本來就都是有個別的獨立性

現在卻只有營所稅可以抵綜所稅?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一個政策,不同人就有不同的待遇

假使是股利所得很高的人
例如張忠謀
依目前現行稅法,應該適用到45%的所得稅率
即使股利折半扣抵,但也差不多有40%以上的水準
稅改之後
直接適用26%稅率
降稅幅度大不大,肯定大
而這群人
才是台灣的繳稅大戶

所以整體來看,所得稅的確是大幅降稅
jimmy1234530 wrote:
依目前現行稅法,應該適用到45%的所得稅率
即使股利折半扣抵,但也差不多有40%以上的水準
稅改之後
直接適用26%稅率...(恕刪)


稅改後適用26%稅率?

不好意思
我想問
請問這稅率是哪來的?
求教一下

謝謝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silencenadir wrote:
這種圖利握有經營權的大股東跟老闆的稅制
當年實施是各國為了獎勵投資
時至今日全世界都已經廢止的制度
只剩台灣還在實施股東可扣抵稅額
沒想到在這會看到一堆不是老闆
也不懂稅的人在反對廢止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
真的是很有趣...(恕刪)

大大確定只剩台灣還在實施股東可扣抵稅額?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目前兩個方案
甲案: 股利37%免稅,剩下63%併入股利所得
乙案: 1. 股利26%分離課稅
2. 全部併入所得並按累進稅率課稅,股利金額中的8.5%列入可扣抵稅額
以上,去查新聞就知道了


依照這兩種方案
如果都是40%最高所得稅率
甲案的實質稅率從40%降到22.2%
乙案的1的實質稅率則是26%

不過
降稅應該是正確的
因為股利這東西
它是總投資金額的一部分
而非總投資金額的額外增加
所得稅個人扣除額提高,稅收減少。
高級距所得稅率變低,稅收減少。
保留盈餘變成5%,光台積電一家就稅收少60億了,稅收大幅減少。
刪除二稅合一,增加中低股利所得稅。
增加外資的營業稅跟股利稅。

整體來看稅收是稍微減少,可以得知外資跟中低股利的這兩個族群增加非常多的稅收收入。

sam189 wrote:
大大確定只剩台灣還...(恕刪)


即使沒有全部國家停止實施兩稅合一
但是尚在實施的也僅剩少數

連結1

連結2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jimmy1234530 wrote:
目前兩個方案甲案:...(恕刪)


剛剛查到新聞了

謝謝

但這次的稅改方式

還是妥協

會有部分股利課稅這種想法

其實就是在圖利富人

應該回復到過去實施兩稅合一前的制度才對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