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有三窟,雞蛋不全放在一個籃子裡美國是全世界武力最強大的,把其中一個產業放在那裡,自然是安全無慮的。再來它這樣搞,它全家人和主要股東一定都是美國公民了,且受到美國政府重點保護。人活到愈老,就會愈保守。他現在的錢即使馬上退休,都夠幾輩子花用了,但有些特權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要看機運。利潤賺多賺少也就其次了,投資的是一個安心。再者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有很多外勞,來自南美洲落後國家,或者華人。也不見得作業員薪資就很高的。當然若是和台灣相比,薪資肯定是高很多,福利也會比較好。台灣這個薪資環境,說白了就是壓榨,是不正常的。所以台灣人才會看外國的薪資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想說他們這樣開公司的怎能賺錢。一個人如果常年被壓榨,都會把不正常的事情,當成是正常的。這個在心理學上,稱作: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是被壓榨者,反過來對加害者產生情感。
我比較納悶的是川普的美國製造就是希望製造業重回美國,並給美國人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但是如果工廠自動化程度越高,相對的需要聘僱的人力就越少,甚至需求的知識門檻就越高,這樣不是跟川普的想法背道而馳嗎?台灣的劣勢在於企業做的總是安穩的項目,但這種也是最多人做且毛利最低的,所以台灣很多號稱科技廠,但實際上在台面的總是那幾家,剩下來的只不過就是電子加工廠罷了,還有就是政策太搖擺,不要說八年一次換人做做看就造成政策打掉重練,光是一個休假怎麼休的政策都可以一下就下來,要365行都要配合,但政府決策小組有想過這些行業並不互通,卻要企業配合,你是老闆你也不爽,怎麼說改就改,有些員工也不爽,老子就是要賺加班費,但現在公司都不給加了,你還想要大企業回來投資台灣,難怪郭台銘說NO。但我知道美國生產不管怎麼說一定比之前美國人買世界各地的產品來的更貴,雖然這些企業造就了更多工作機會及薪資提升,但相對的生活所需品也可能從原本的全球化工廠轉變成美國工廠,所生產成本不會將商品成本衝高是騙人的,那勢必美國人要花更多的錢來買,那這樣的商品跟其他品牌,如歐盟、日本、韓國、東協來比有甚麼競爭性呢? 這也是美國人未來要面對的課題。而對在太平洋這邊的台灣,你會買美國製造的品質,還是買德國製造、日本製造或是前面品牌於東南亞生產的產品呢? 是我我寧願選擇後者,因為我公司就有案件用到美規的產品,雖然不是美國當地生產,而是屬地生產,但那品質與設計之差(品牌是國際大廠喔),我還寧願用日本或是台灣品牌來的方便。
KAZZ. wrote:但我知道美國生產不管怎麼說一定比之前美國人買世界各地的產品來的更貴,雖然這些企業造就了更多工作機會及薪資提升,但相對的生活所需品也可能從原本的全球化工廠轉變成美國工廠,所生產成本不會將商品成本衝高是騙人的,那勢必美國人要花更多的錢來買,那這樣的商品跟其他品牌,如歐盟、日本、韓國、東協來比有甚麼競爭性呢? 這也是美國人未來要面對的課題。 美國生產的東西不一定比較貴喔要看項目像美國就是農產品出口大國連稻米都能出口而且美國也是航空業,軍火業,航太業出口大國像一架波音客機移到其他國家生產的成本是天價因為根本生產不出來所以在美國當地生產反而是最划算的
gaoqlxp wrote:這幾天關於郭董到美...(恕刪) 郭董早就已經要砸下 "三千個億" 建廠了鴻海自動化設備+高度資訊化系統 人力很精簡了........當然前提是 公司要能拿得出3000億!!!台灣 聯貸都貸不出來的天文數字.........有本事的老闆 當然能外移....但有本事的老闆 真的沒幾個 嘴砲的倒不少!!中國現在人力成本也變高了 一二線城市 也超過台北精華區了看到一堆台灣中小企業 也慢慢地轉回台灣.....看之前新聞 一堆企業大老說外移 想到就好笑!!!擺明就是 拿外移 當 砍薪資的籌碼...........卻沒本事外移 還會移回來呢~我公司 上市櫃 台灣百大內.....中國廠 因為"招不到工" 所以又把台幹全移回來了 只等設備運回來 租約到期關廠...招不到工 叫好聽...實際是 在三四線城市 卻拿不出正常的薪資 來把人才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