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富爸爸、窮爸爸,帶給我的重大收穫!!<第二階段更新>


Q~Q~Q~ wrote:
謝謝ej大的分享,...(恕刪)
就先慢慢來吧,先建立一些被動收入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隨著金融知識的增加,財商也會慢慢提高,到時候你自然會有不同的配置出來,想當初我也是準備領息一輩子的,我也曾經以為我會一直種花下去,誰知道現在手上一朵花也沒了。

ejan1969 wrote:
沒上班已經10年了,現在專職在"過日子"。...(恕刪)



十分感謝前輩分享經驗,我沒上班的日子才剛滿3個月,要向您看齊

富爸爸系列的書我花了好幾年讀了好幾遍,隨著實際操做的程度愈高,對書的了解也愈深。
所以今年初才邁出了退而不休的一小步,不過還要持續加油...
富爸爸理財IQ、富爸爸提早享受財富,這兩本還無法體會,
希望有一天能看懂並應用。

我覺得要改變腦袋除了看書之外,交朋友也非常重要,
不論是創業IPO、操作期貨選擇權、包租公、美股及公司債...
不同領域的高手都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界,幫助我們找出自己的路~~
ttnez wrote:
十分感謝前輩分享經...(恕刪)


上班久了,朋友同事都是同領域的居多,每天不外乎早上上班、中午吃飯、晚上回家的流程,被關久了嘛
多跟不同類群的人接觸,會發現世界真的蠻大的,也能開開眼界、發現新的機會
這裡真是個好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
ejan1969大哥說得真好!!!

就先慢慢來吧,先建立一些被動收入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隨著金融知識的增加,財商也會慢慢提高,到時候你自然會有不同的配置出來,想當初我也是準備領息一輩子的,我也曾經以為我會一直種花下去,誰知道現在手上一朵花也沒了。


很多人說:存股跟存錢一樣,很慢而且沒用,一個月存一萬,要多久才能財富自由??

但其實,存股存的根本不是股票,而是在存一份信念,當你開始儲蓄股票了

代表著你告訴自己,對於財富自由這片大海,你已經正式的出航了!!

走上了這條路之後,只要心中的財富自由信念長存,你便會去精進財商和熟悉工具

隨著你的進步,自然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投資標的和機會,此時才是真正靠近財富自由的機會!!

但如果你連開始都沒開始,就更別談後面的找到機會了。 

切記!!你關注的事情才會放大

-------------------------------------------------------------------------------------------------

回推推熊

Q:目前這個物件為案例的話,老公寓買900萬,首期500萬,貸款400萬(30年) 每個月房貸還款14868元

A:房子7-8年前就買了,那時候五百萬左右,之前都一直租13000,最近才改的!!我不是買900去隔,是把原有的資產活化

Q:然後該物件好(銀行鑑價),然後馬上從銀行增貸出150萬來裝修隔間?

A:這是我第二次貸款,我退伍剛到桃園的時候,第一次貸款400萬出來,拿來做小生意和桃園的房地產投資,

經過幾年,除了原本的400萬回來之外,還多賺了百來萬.

所以我第二次貸款,換了一家銀行,貸款400萬貸款30年+230萬隨借隨還!!

Q:500萬資金有沒有辦法12%報酬率?

A:這個問題我在11樓已經說過了,你可以拉回去看看





alonenorth wrote:
財商提升1.我貸款400萬出來買股票,每年穩定賺8%股利,
避險做好控制得宜,一年將會有3萬的股利收入(房租收入就拿去還房貸)
所以我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讓股票可以穩健的達到8%收益,所以我寫部落格,
主要也是將自己的觀察做整合,之前到這個階段我就停了,今年則更進一步!!

財商提升2.我多貸款了140萬出來,隨借隨還只需付利息,一個月3300元
投入老屋進行裝修,隔成兩個兩房一廳,於是整體的房租收入就提升為45500元
加上股票的30000,總共75000-18000(房貸利息)=57000元
我一樣沒從口袋多掏出自己的錢,很單純的就是提升財商,進行資產活化而已
我只是不斷的問自己,還有哪邊可以進步?
我身邊的資源還有哪些是閒置的,並沒有充分利用起來?
所以真的.....我推薦大家轉換思維,看到別人的成功,




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財商提升1的部份,我會把錢換美金,開美國券商「盈透証券」。

400萬(約13萬美金)可以開投資組合保証金帳戶(美金11萬以上),
可以再擴大槓桿且利息不高(目前借10萬以內2.41%,10萬以上的部份約1.91%)
而且無限寬限期,只要付利息就可以了,比理財型房貸還利害(利率雖高一些,但槓桿多很多倍)
https://www.interactivebrokers.com.hk/cn/index.php?f=2365

最多大約可以做到1600萬,穩健一點的就做800萬就好了。
只要資產高於維持保証金,就不會被清償(大約25%)
400*2*8%-400*2.41%=54萬(約13.6%)
當然使用槓桿的大小及時機就由個人判斷囉~~


財商提升2的部份,關於銀行理財型貸款我推薦花旗銀行
雖然審核條件比較嚴一些,但貸款條件還不錯 利率2.26%、20年寬限期(到期一次還本金)、隨借隨還按日計息。



ttnez wrote:
財商提升2的部份,關於銀行理財型貸款我推薦花旗銀行
雖然審核條件比較嚴一些,但貸款條件還不錯 利率2.26%、20年寬限期(到期一次還本金)、隨借隨還按日計息。

想請問一下,花旗這個理財型貸款的帳戶管理年費收多少?
每次動用皆不收開辦(動用)手續費嗎?可動用額度是?

alonenorth wrote:
但其實,存股存的根本不是股票,而是在存一份信念,當你開始儲蓄股票了
代表著你告訴自己,對於財富自由這片大海,你已經正式的出航了!!


我手上高雄市的10間套房買在存股之前,每個受富爸爸影響的人大概都是會買房地產,那時我也買了一些公寓,不過後來都是認賠賣掉,算是繳學費了。這些套房都無貸款,所以沒有任何槓桿,雖然是法拍來的,成本很低,不過扣掉費用,租金淨報酬率大概就是5%而已,買中華電放著啥事都不用幹也有5%,當房東要搞東搞西,也是5%,有時想想會覺得所為何來呢?

不過就像樓主說的,有時候存的就是一個信念,在轉型(從雇員圈跳出)的過程中,第一步是很重要的,從起心動念開始->蒐集資訊->評估...執行,最後還要能持續下去,真的就是一種信念,有時候不用太計較剛開始的收穫,因為你收穫的並不是在金錢上面,而是願意改變的勇氣與執行力,我那時遠從基隆開始評估,從北往南,最後選定有地緣關係的高雄市(老家在高雄),還弄法拍,這是個刻板印象中有黑道色彩的市場,要去做也是很有障礙,事情都是一回生兩回熟,做過之後就會覺得沒什麼了,房地產的經驗真的也是讓我受用無窮,包括用在自己的自用房屋上。

pipienz wrote:
想請問一下,花旗這個理財型貸款的帳戶管理年費收多少?
每次動用皆不收開辦(動用)手續費嗎?可動用額度是?


花旗自由年貸

沒有帳戶管理費、隨借隨還也不用任何費用

開辦費我不太清楚是多少,因為每貸100萬可以折抵1200元,
最少一次要借800萬...所以開辦費全抵了
後來我又增貸了450萬,開辦費也是被抵掉了。


就像一般的房貸一樣,銀行貸款要考量房子的價值(可借8成)及你的還款能力。

花旗的好處是沒有薪水也沒關係,只要你有現金一樣可以証明財力。
300萬的存款可以用房子借800萬。

所以這樣的貸款至不適合用來買房子,因為利息比較高,
但非常適合用房子來借錢,資產活化。
如果一個年輕人不知道該怎麼做 多參考ejan1969大哥的發文

真的會受益良多的 從開始動念到執行 解釋得非常清楚 謝謝您!!

-------------------------------------------------------------

非常謝謝ttnez大哥仔細地分享,放大槓桿的方法!!

雖然您分享的很簡短 但看的出來 事情沒那麼單純

除了放大槓桿之外 我相信您對於標的選擇一定也是很強的

因為這種事情有一定的先來後到 一個能找到槓桿的人

表示他一定是已經準備好投入某項投資了

找到投資標的之後才會去找槓桿

所以如果您的時間允許 可否撥空回答一下幾個問題

1.您貸款出來的錢,投資的標的是什麼?

2.在使用槓桿的過程中,您怎麼控制風險?

3.你接下來三年的投資計劃是什麼?

--------------------------------------------------------------

我發現很多人對於槓桿,不會用,或是不知道怎麼用

其實在利用槓桿之前,你必須先建立好財商

深入了解接下來要購買的金融商品 他有現金流嗎? 風險在哪裡? 最糟糕的情況是?

如果你都不了解 只抱持著一個信念!! 我沒有那麼衰

那你就真的會那麼衰 原本只會賠20萬的東西 因為你用槓桿導致賠100萬

所謂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使用上面要格外小心.
感謝alonenorth大 耐心的回答~

其實整棟樓來說,我想不論是投資房地產或是股票,充分的研究,往往比不過便宜時敢進場最重要!

而投資房產的槓桿操作(大家所謂的資產活化)

在很多保守的人眼中其實就是以債養債的行為...?

------------------------------

每存到一筆資金,首先想的是能不能投資下一檔資產,其次才是拿去還債~

這應該就是窮人難以理解富人的思維吧~

台灣前幾名的富豪每個都是身價百億~ 但他們的集團也是貸款(負債)千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