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kao718 wrote:我自己的案例提供給...(恕刪) Eric大列的蠻詳細的, 跟小弟支出項目差不多, 只是小弟不住在台北市所以花費約可以省三分之一.有小孩才會發現花最大條的都是在小孩身上, 希望小孩長大可以孝順一點....:)
小弟以前(1年半前)月入也差不多七萬多,但單身扣除給家裡兩萬,交女友養車等花費(住公司宿舍),每個月還強迫自己存3.5萬以上,常常被女友覺得小氣,後來自己出來做生意,月入差不多30萬,但要養的人也變多了(父母妻子小孩)也要租房子了,收入好了給父母的也更多了,不過還是養成每個月最少存20萬的習慣,為的就是能趕快退休回中南部買房子,生活品質的定義是看自己決定的,你可以全家去吃餐廳牛排花5千,也可以去好市多買2000的牛排回來煎還有剩,差就差在服務氣氛而已,自己弄不見得難吃,看電影等2輪片或窩在家看小米盒子,喝咖啡喝歐克佬,生活一樣有品質,如果要天天大魚大肉,那賺50萬一樣不夠用
VampiresEmpire wrote:我30歲住新北市,月...(恕刪) 不是每個人都把生活品質和物質畫上等號!有人覺得住南部省房價換來吃好一點住好一點、買好車或旅遊;相反有人卻覺得住台北才有好的生活品質:生活機能、鄰居素質、秋冬不熱、空氣比較好、8+9比較少等,這些可能都是高物價所換來的。當然也不少人選擇折衷的新北桃竹,就看你怎麼選擇。
1.說實話,老婆薪水低了點,不知道有沒有拿出實力了?如果已經使出全力才2.5萬,那也不用奢望她現在的工作能領5萬了建議她捨棄原來的工作,去做點別的工作,重新培養專長會好一點你也是,拼一點,太舒適的工作不要作,往上拼命跳比較好2.30歲,住新北市區,七萬五+二萬五雖然看起來不錯了不過你還沒買房子、生小孩,先慢慢存吧!3.雖然說父母沒有支援,但看起來你也不用孝養金已經爽很多了,只差在如果你要買房子的話,還有得你存錢了4.買房子,等就是了,不買不會死買到高點或者背太多房貸都會讓你很想死5.夫妻全年假設合計一百四,不會太有品質,但不該花的不要花就好了節省外食,不要亂買沒必要的東西,還是能生活重點不是賺多少,而是你能存多少6.我們夫妻一個月光基本開銷就要十萬,兩個小孩、父母親加上高齡的奶奶房貸、子女教育、生活費、保險、停車、交通費、每個月的孝養金、學費、補習費、社團開銷。以上還不包括預留投資或儲蓄的部分。每年至少一次兩大兩小的自由行,這一趟就要台幣十五萬左右反正算到不敢算了,收入到哪裡,開銷就會到哪裡,量入為出就好了,日子反正一定能過下去
住台中,一家七口(父母、我、老婆、三子)很認真算過,年開銷約160-180萬!無房貸!二台車我、爸、媽無保險,餘四人有保險,年繳約12萬一個讀小學,安親+英文才藝,年繳約28萬一個讀幼稚園,年繳約18萬一個剛出生一年固定一次國外、1-2次國內旅遊花費約20萬稅金年繳約20萬(含綜所稅、汽車雙稅、地價、房屋)這樣加起來就100萬了⋯⋯剩餘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紅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