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m wrote:
耐心等待 分批買進...(恕刪)
加油
本多終勝兄
facebookAdm wrote:
我對金融股, 保持中性看待, 理由有幾個:
1. TRF 的問題, 把認列虧損, 變成貸款, 只是把問題延後爆發2年, 但是終究會爆發
2. 景氣其實不好, 即使美股漲2倍, 但是一般民眾感受不到(包含美國/台灣), 所以美國才會爆冷門, 換人做看看
3. QE, 其實對經濟沒幫助, 美國貨幣流通速度, 跟大蕭條時期差沒有多少, 但是債務狂增了不少
4. 季末, 通常是銀行認列呆賬的時期, 最近很多地雷, 銀行會須要認列虧損 , 不要急著投資
5. 預期美國通膨, 其實有點太樂觀, 如果了解通膨1%, 對美國債務的影響, 我會預期, FED 只是為了避免市場"陷入瘋狂", 只好緩升, FED 應該會希望永遠不要升息, 簡單的說, 美國沒有通膨本錢, 他通膨下去, 自己的債務會爆掉(美國如果惡性通膨(5%以上), 美國就會走到跟希臘的同條路上, 美國也會資產外逃, 股市崩潰)
6. 今年銀行, 有很多地雷, 我想最壞的時間點還沒有到, 但是有人開先例(復興航空), 自然有人會把經營不善的公司收起來, 讓銀行去認列呆賬
7. 今年銀行賺得比去年少(EPS大概少1-2成), 但是我認為, 銀行最壞的時間還沒有到, 明年會從年初爆炸到年尾, EPS 會折價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