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2017 ( 中 信 金 ) 投資有風險,怕輸別買進


cafm wrote:
耐心等待 分批買進...(恕刪)


加油

本多終勝兄
金融應該還沒跌完。台幣開始照著補貶的劇本演了,還是抱好你的美元比較保險。
limited edition wrote:
金融應該還沒跌完。台...(恕刪)



我對金融股, 保持中性看待, 理由有幾個:
1. TRF 的問題, 把認列虧損, 變成貸款, 只是把問題延後爆發2年, 但是終究會爆發
2. 景氣其實不好, 即使美股漲2倍, 但是一般民眾感受不到(包含美國/台灣), 所以美國才會爆冷門, 換人做看看
3. QE, 其實對經濟沒幫助, 美國貨幣流通速度, 跟大蕭條時期差沒有多少, 但是債務狂增了不少
4. 季末, 通常是銀行認列呆賬的時期, 最近很多地雷, 銀行會須要認列虧損 ,  不要急著投資
5. 預期美國通膨, 其實有點太樂觀, 如果了解通膨1%, 對美國債務的影響, 我會預期, FED 只是為了避免市場"陷入瘋狂", 只好緩升, FED 應該會希望永遠不要升息, 簡單的說, 美國沒有通膨本錢, 他通膨下去, 自己的債務會爆掉(美國如果惡性通膨(5%以上), 美國就會走到跟希臘的同條路上, 美國也會資產外逃, 股市崩潰)
6. 今年銀行, 有很多地雷, 我想最壞的時間點還沒有到, 但是有人開先例(復興航空), 自然有人會把經營不善的公司收起來, 讓銀行去認列呆賬
7. 今年銀行賺得比去年少(EPS大概少1-2成), 但是我認為, 銀行最壞的時間還沒有到, 明年會從年初爆炸到年尾, EPS 會折價很多

我對銀行股的看法, 要投資, 是多看, 但是動作慢, 以慢來面對銀行的呆賬
政府的態度, 對於虧損, 就是當烏龜, 能拖就拖, 反正拖過4年, 就變成下一任的問題(TRF 反應了政府的態度)
=================================

Q1. 如果美國是非理性的上漲, 他還能漲多久, 漲多久之後, 會不會爆掉?
Q2. 如果美國(中國)民眾, 還是賺不到錢, 但是物價持續上漲(通膨), 美國(中國)民眾會不會抓狂?
Q3. 川普打經濟戰, 中國會不會反擊? 中國會不會狂賣美債(故意拉高美國殖利率, 引爆美國經濟)? 也跟著課反傾銷稅?
Q4. 通膨? 其實現在還在通縮, 你感受到經濟有好轉嗎? 我是沒有感受到, 這其實是正常的, 美國為何要升息? 因為他怕大家發現, 原來景氣比想像的糟糕, 而且沒有改善, 怕賣壓湧現, 就證明FED 的政策, 是失敗的, 就會2次衰退, 陷入金融海嘯, 所以只好話虎爛,一年原本要升3次, 就改升1次, 然後估明年要升4次, 然後又XX原因, 只升1次, 也就是以拖待變, 看看經濟會不會復原
Q5. 通膨? 如果預期未來5年內, 台灣將公債的殖利率從1.2%拉高到3%, 我覺得機率是0%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facebookAdm wrote:
我對金融股, 保持中性看待, 理由有幾個:
1. TRF 的問題, 把認列虧損, 變成貸款, 只是把問題延後爆發2年, 但是終究會爆發
2. 景氣其實不好, 即使美股漲2倍, 但是一般民眾感受不到(包含美國/台灣), 所以美國才會爆冷門, 換人做看看
3. QE, 其實對經濟沒幫助, 美國貨幣流通速度, 跟大蕭條時期差沒有多少, 但是債務狂增了不少
4. 季末, 通常是銀行認列呆賬的時期, 最近很多地雷, 銀行會須要認列虧損 , 不要急著投資
5. 預期美國通膨, 其實有點太樂觀, 如果了解通膨1%, 對美國債務的影響, 我會預期, FED 只是為了避免市場"陷入瘋狂", 只好緩升, FED 應該會希望永遠不要升息, 簡單的說, 美國沒有通膨本錢, 他通膨下去, 自己的債務會爆掉(美國如果惡性通膨(5%以上), 美國就會走到跟希臘的同條路上, 美國也會資產外逃, 股市崩潰)
6. 今年銀行, 有很多地雷, 我想最壞的時間點還沒有到, 但是有人開先例(復興航空), 自然有人會把經營不善的公司收起來, 讓銀行去認列呆賬
7. 今年銀行賺得比去年少(EPS大概少1-2成), 但是我認為, 銀行最壞的時間還沒有到, 明年會從年初爆炸到年尾, EPS 會折價很多


這些利空去年底就有人在吵了... 真正要面對時,也不只是金融股會暴,其他類股也逃不掉...

要等這些問題都解決再進金融是相對安全沒錯,但那時應該不是買點而是賣點

我跟cafm大一樣,買股通常買在別人遲疑時才有機會,覺得2017年要賺投機財就看金融



推推熊 wrote:



這些利空去年底...(恕刪)



台灣金融會不會漲。要看央行升不升息。
台灣的利息在歷史低點附近, 對台灣銀行業, 幫助不大...

但是美國的利息, 波動很大的話, 會影響銀行業的獲利, 銀行業已經開始認列, "美國債卷投資的虧損"...

所以用感覺來看股市, 和用分析來看股市, 是不太一樣的...

美國製造業回流, 關稅壁壘, 對沒有內需市場的台灣, 是重擊...

---------------------------------
升息這檔事, 最終還是要回歸銀行的獲利能力...

同樣是美國升息, 台灣的銀行, 屬性的不同, 投資標地的不同, 會有不同的結果, 最終結果, 應該要呈現在"獲利"上面...
(台灣的銀行, 今年獲利比去年差10-20%)

如果美國惡性通膨, 利率急速拉高(到5%), 對美國會是大利空, 歷史殷鑑就在不遠處...
---------------------------------
金融股不是不能買, 但是要去算獲利能力...

現在回跌, 是正常現象, 因為股價拉抬太久, 已經漲太多, 所以技術性指標要回檔...
(這裡算相對高點, 不是好的進場點, 從前波低點漲了20%, 所以拉不上去, 回跌)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金融股要當成存股來看的話 這邊是低點無誤

經過TRF利空測底一年 剩下合約已經不多了

就算轉放款也是到期轉 不會再增加銀行損失了(而且銀行都有按月提列備抵呆帳,有些甚至足額提列)

另外台灣明年應該還是不會升息 對銀行股沒有外在利多 可是另一方面已經脫離降息循環就是利多

股市不會等升息才開始漲的 美國升息對壽險業的再投資是利多 對手上的交易債券是利空

但是銀行端並不會有太大美債留倉交易部位 沒有提列虧損的問題

反而是明年獲利肯定大於今年 除了2881 2882漲多外 有幾家金控已經處在個人可買進評價上緣

當然也持續買進中

但是若要當短期進出標的 當然不會是好選擇

steve_kuo wrote:
金融股要當成存股來看...(恕刪)

結售美元等過年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