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中國大陸開始具備製造生產14納米製程 晶元光刻機 的能力

外行人的我想問個問題

現在用的晶圓代工曝光所用的電磁波是UV(有錯請指正)

未來會否用到X-ray?
elfwong wrote:
外行人的我想問個問...(恕刪)


在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發展
X-ray當然有
不過是用在微機電製程上

X-ray的問題是mask
光阻擋不了
請google找一下LIGA製程
原先是用同步幅射X-ray
用金屬mask
可以穿透3mm的PMMA
這種高深寬比結構是用來製作高深寬比的微模具用的
問題是光源是台灣只有一台在新竹同步幅射中心
後來有開發厚膜光阻如SU-8
用I-line可以曝到50微米以上的厚膜光阻
直接用SU-8當結構
叫做LIGA-LIKE製程
(SU-8超難清的)

X-ray的重點在於厚膜光阻的曝光
連PMMA都可以曝
而IC產業,EUV就夠了,3nm線寬都沒問題
直到碰到物理之牆都應可以
用X-ray還麻煩
厚膜光阻都是負光阻
解析度不好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dongmark wrote:
呵呵我都工作好多年.
以前完全不懂晶元的哈

也是客戶天天嘮叨

才會關注這方面的信息
..(恕刪)


你的問題是懶
以為看看新聞就懂
沒去翻書找資料研究

唸過研究所的人
都會被指導教授逼去修課看論文
畢業後想了解細節
就買書來看
搞懂其中的物理與化學問題

唸過博士班的人
都被要求無中生有
給個題目
在台灣就被要求發SCI論文才能畢業
在美國是不用寫SCI,但要做到老闆高興,好歹在頂尖的conference 上發表,不見得比SCI簡單
問老師可能還會被罵
不懂的要想辦法弄懂
沒本事還畢不了業

這年頭什麼都要講專業
沒專業誰會理你?
01可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你的問題是懶以為看...(恕刪)


你太認真了,從樓主過去發的文章就可以看出他只是個想宣揚中國國威的義和團罷了

gnikcol wrote:
你太認真了,從樓主...(恕刪)


國威和我有什麼關係

我說的都是和我相關產業鏈中的事情

dongmark wrote:
國威和我有什麼關係...(恕刪)


可以請問樓主

中國的投資分析師也是認為台積電快被中國超越了嗎
notagoodman wrote:
可以請問樓主中國的...(恕刪)


這倒沒有

只是最近很多客戶關於智能化晶元的話題多了

以前物聯網概念產品只有 小米 等少數幾家在玩

現在基本所有的企業都開始玩了

所以多關注了一下

客戶產品更新換代加快

我們也要學習哈
gnikcol wrote:
你太認真了,從樓主...(恕刪)


我也知道呀~
只會吹牛的人
中國有所謂三拍
第一拍,拍胸膛保證沒問題
第二拍,拍腦袋怎會這樣
第三拍,拍拍屁股趕快閃人

沒講重點
沒數據
沒押日期
別人怎麼信???

什麼不去吹
吹台灣僅有幾個超級有競爭力的公司
市值直逼Intel的台積電的問題
台灣這行業人才又多
手很痛耶~

大家都在江湖上混
難做的東西
如果只有一家公司良率高
那其他廠商就糟殃了
做不出足夠的量會被罰款
然後人家因良率高成本最低
報價就是別的廠家的成本價還有超額利潤
那怎麼玩的下去...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我也知道呀~只會吹...(恕刪)


我們公司現在還有欠我們幾千萬貨款跑路的台企

錢是肯定追不回來了



從概率來說

以後企業的正規化程度會愈來愈高

但正規化的一堆數據,也並不是不會跑路和吹牛的保證
之前在TSMC 的Fab14/UMC南科廠支援兩年多, 我還真的沒看到啥MIC機台,

Fab內滿滿的外國vendor ASML/AMAT coater/KLA inspection機台(這點連中蕊都是同一個樣)

某樓說TSMC使用大量中國製機台的, 給個資料來源吧??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