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買別人不敢買的 中信金

買進當存股
長期投資最合適
cm4430 大大 你的看法很不錯 有你這麼說 我更不怕拉

明天開低再接
中信金近日緊急翻查十餘年前財報,發現在二○○六年的財報中,孫公司CT Opportunity Investment Company(簡稱CTO)確實已歸還投資金額三億三九三一萬美元,此家孫公司在二○一二年解散清算,中信金共認列四四五○萬美元的投資收益。

千成上萬的股民手中持股不知已經過了幾年,歡迎您的加入&長期持有。
On9ccc wrote:
中信金近日緊急翻查十餘年前財報,發現在二○○六年的財報中,孫公司CT Opportunity Investment Company(簡稱CTO)確實已歸還投資金額三億三九三一萬美元,此家孫公司在二○一二年解散清算,中信金共認列四四五○萬美元的投資收益。

中信金的說法可能不會是客觀的.
因為被涉案的當事人與公司關係密切.

紅火案就是一個例子,紅火公司解散以後,
中信金控也是說本金與獲利已經返還給中信金控母公司.
只不過...少還了10億元.

如果沒有A公司的錢,案發第一時間,
辜仲諒與其妹婿何需立刻逃亡日本,成為通緝犯,躲了好幾年.

曾銘宗上週受訪說過了,他是一年多前接獲內部人檢舉,
經過駐會檢察官調查,認為事證明確,涉及不法.
我想,如果2006年財報數字真的可信,曾銘宗也不會將本案移送高檢署偵辦.

如果如中信金所說的,一毛不差,100%全回到中信金控,
特偵組也不會查了大半年以後,大舉發動搜索與約談.

如果如中信金所言這樣單純,毫無疑義,
法官也不會裁定辜大少1億元重金交保.
朱國榮也不會被法官羈押禁見.
這年頭,法官也不會隨檢察官起舞,隨便押人,
特別是有錢聘用名牌律師的有錢人.


我們局外人是很難看清楚全貌.

贊助你三張中信金

外加一張第一金


On9ccc wrote:中信金近日緊急翻查十餘年前財報,發現在二○○六年的財報中,...(恕刪)


我只奇怪一點,如果財報都有忠實呈現,為什麼會有緊急翻查....發現這個說法?
到底是記者水準差還是公司用語不精準?

一般人如果確定所有自己經手的事沒問題,事發當下就會斬釘截鐵的否認不實指控,最多只是緊急翻查歷史資料當做佐證,決不會是發現如何如何......
光這點就讓人對該公司的財報產生疑慮。
你確定這時候別人都不敢買嗎?
我看很多人都再買阿~
可見低點根本還沒到
今天的中信金,01衝進去的人不少,差點也往人多的地方擠了
不過再跌下去,就算槍林彈雨,戴上鋼盔也要衝了
明天將搶先一步,哈哈大笑⋯⋯大獎金獵人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