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我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所以大部份現金是配置在台幣定存,小部分是買股票,還有一部分做人民幣定存3.88%(去年4月-6匯率約4.95左右換的)曾經考慮全換,但因為怕匯損所以人民幣定存最後約佔現金5%,而且人民幣一天只能換二萬。
台幣的部分後來大家都知道定存利率從一年前1.38%(一年期定存)降到現在的1.12%,人民幣中間對台幣最高有到5.1x到現在又回來4.95,換匯時間錯誤,連定存利率都不保,
股票是高風險,雖然有賺到,實在不是重押的好地方...
每次去銀行辦事行員就遊說我做6年期定存,(IRR約2%)雖然比定存好,但就是版上其他人說的流動性風險,一定要做好做滿六年,比朱市長多二年,所以也只能小押個5-10%,一年前看好的是六年期以美元計價的產品,但不像當初人民幣那麼幸運了,無奈準備進場時就從30.x一路衝到32.x,所以既然無緣換到好匯率,六年期產品就此作罷
去年年底定存陸續到期後發現,有的銀行開始限制網銀定存額度,一個月最多只能存二百萬,超過就是要逼著你去櫃台定存時,趁機再遊說你買他們家的理財商品...逼著我後來也不定存了(再加上1.12%的利息)
年輕時,現金少的時候,總幻想自己是股神...最近忽然驚覺那些銀行壽險公司並非所有配置都押在房地產或長年期公債上或高殖利率股票上,法人可以這樣長期操作並不一定適用自然人,我的目標是被動收入要有,但本金不能被卡住,法人因為金流龐大,所以再怎麼配置,流動現金還是很多,一般來說若一年想要有100萬被動收入的話,以定存來講,本金約需投入9000萬,好處是卡一年,
以六年期儲蓄險本金要5000萬,而且要六年才能拿到本+利,中華電信是最好過去績效能代表未來,而且這種股票基本上也要放一年,不能進進出出,否則交易成本非常可怕,9年前誰想過鴻海會跌破200現在是不到100?
話說回來,有個5000-9000萬的人不會這裡發這種廢文,我在擁有500萬現金時,也開過這種求5%年利率的安全投資法的文章,結果就是被廣告文灌暴信箱,
最後,答案是有,等你級數到了,你會想通的,主動告訴你方法的人除非是親人或朋友,否則要不有所圖(賺你手續費)要不就是口袋根本沒有幾個錢瞎起鬨的人
給你一個hint: 去年Q4 國泰金的營益率是3.98%,為什麼他不去做上面說那些各式各樣能達到年利率5%的投資呢?
新光金去年Q3營益率是負的,難道一個金控裡專家會比01少?他們不知道要買中華電信?
t08206265 wrote:
做個記號,改天來好...(恕刪)
諸歐 wrote:
小弟是買了英國的停車位然後回租給停車場開發商(產權是我的)
合約上明訂五年後原價賣回開發商
五年的投報率是第一年8% 第二年8% 第三年10% 第四年10% 第五年12% 不賣地的話第六年是12%
五年就拿回共48%
已經拿到兩年的回報了~
預計五年後賣掉~當成小孩的教育基金
當成儲蓄險再買
我同事買了三個~我們一夥人買六個(重點是買方的2%我們也省下來因為直接找開發商買跟英國律師事務所辦理過戶程序)
我同事這月底要去英國拜訪開發商
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投資
真假? 英國停車位投報率 8% ?
海外投資車位? 未來能否轉手才是重點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Welcome to Taiwan
一大堆資金追求5%殖利率股票,5%債券基金
也要注意低利率下的風險
難怪葉倫一直在喊著要升息
借錢可倒賺、丹麥成真!民眾貸款買十房、泡沫等著破 2016-04-15 新聞
負利率到底有什麼後果?知名債券經理人葛洛斯(Bill Gross)要大家別投資、快借錢,或許一語道破實情。丹麥是最早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如今該國存款沒利息,貸款反而有錢賺,民眾瘋狂借錢炒房,有人一口氣買了十間,房市泡沫吹得太大,恐怕會一夕破裂。
華爾街日報14日報導,丹麥是全球最早祭出負利率的國家,上路將近四年,苦果逐漸浮現。擔任金融顧問的Hans Peter Christensen,收到最近的房貸明細嚇了一跳,上面寫著當季利息支出為「負」249丹麥克朗(約38美元),這表示貸款買房不用付利息,銀行還會給他錢。他父母說,應該把這份房貸明細裱框起來,向後代證明發生過這種事。
負利率環境下,資金比水還便宜,不借可惜,丹麥人拼命貸錢買房。2013年Christensen和三名投資人合夥買了10間小公寓,總額為970萬丹麥克朗,其中800萬克朗都是銀行貸款,當時利率還沒跌到負值,但是已經極有吸引力。大家瘋炒房,丹麥抵押貸款銀行協會(Association of Danish Mortgage Banks)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哥本哈根房價年增14.5%,增幅遠高於2014年的5.5%。
貸款太便宜,人們覺得非貸不可,部分家庭的貸款金額多到超出負荷。當前不少人房貸利率接近零,萬一升到2、3%,將付不出錢倒債。同為北歐國家的瑞典也從去年開始實施負利率,如今狀況類似。瑞典央行總裁Stefan Ingves警告,瑞典家戶負債佔可支配所得比重,從1990年代的90%、飆升至175%,這種情況無法持續。他說,瑞典家庭借太多錢,情況遲早會逆轉,後果相當危險。
CNBC、MarketWatch 3月30日報導,葛洛斯接受CNBC「Power Lunch」訪問說,這是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債券殖利率為零或為負值,意思是持有債券賺不到錢。他在每月投資展望也提到,資本利得和未來預期報酬會和貓熊一樣,極為罕見、生殖能力又差。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陷入停滯,必須提高名目GDP成長。
葛洛斯說,他的解決之道不是絕望放棄,而是走出動物園。當前情況下,與其投資做白工,不如利用零利率多加借款。
CNBC 4月14日報導,全球最大資產管理集團貝萊德(BlackRock Inc.)執行長Larry Fink警告,全球利率低迷、甚至轉負,讓儲蓄者大受打擊,這樣的政策將成為全世界最大危機!Fink指出,該公司有超過7成的客戶擁有退休與保險計畫,現在大家都苦不堪言,因為債券的殖利率太低、實在不足以應付他們的財務需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