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夏普不老實之2

pqaf wrote:
之前 小群創合併大奇美時, 大奇美身上背負反托拉斯訴訟,尚未宣判...不知當時 許文龍有沒有告知 郭董,奇美有筆 幾百億的 或有負債,可能會被定罪或和解,也可能無罪. 最後,群創接手後,決定和 美國司法部 和 歐盟和解,和解金高達200多億 ,郭董事後抱怨許文龍沒把這件事先講明.

(恕刪)


重大訴訟案件還是會在財報附註揭露
至於郭董為何不知並發牢騷就挺有趣的了~~
郭董身邊的人沒這樣弱的在加外部的專業人士也會在
"或有"本身就是機率與風險概念
"預測(其實就是賭)"樂觀或悲觀這線要怎樣劃的問題
就像以前的強制財測一樣好玩
夏普公司(Sharp Co. ,SHCAY)週五表示,與富士康(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的收購談判正在進行中,同時該公司一直以來都對或有負債進行了適當披露

這家日本電子製造商還表示,公司沒有任何其他未報告的存在重大風險的負債

夏普在提交給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的公告中表示,正與富士康磋商以達成一項協議,其中包括交叉審查 或有負債 等各種經營狀況。夏普表示,他們一直按照 會計準則 通過財務報告適當地 披露或有負債,目前確認沒有更多需要披露的類似風險。

東京ACE經濟研究所分析師安田秀樹說:「根據日本會計準則,(公司)沒有義務或責任要揭露或有負債。夏普不需要為此提列金額,就意味(債務成真)機率很低,而且只是潛在風險。」

「或有負債」(contingent liabilities)是個會計名詞,意思是指肇因於法律訴訟結果、會計變更、採購合約或其他變數,一家公司未來可能面對的成本。

鴻海宣布暫緩與夏普簽約,日本媒體報導,夏普在3月底有5千億日圓的融資要償還,若沒有資金挹注將經營困難,夏普已緊急派主管與鴻海磋商,盼盡快簽約。

日媒引述相關人士的話說,3000億的「或有負債」發生機率非常小,但為避免與簽約後產生爭議,夏普以嚴謹標準告知鴻海,他認為這不會造成「鴻夏戀」破局。
===============================
勤業眾信會計師洪國田指出,或有負債(Contingent Liability)為會計用語,用來描述1家公司可能要支付的債務,一般政府公務部門若用到類似詞彙,多以「潛藏負債」描述,在詳細的實地查核文件簽定前,買方可能無法清楚賣方或有負債是什麼。

洪國田表示,或有負債不用入帳,揭露沒有強制性個案,要看管理當局就判斷而定,但若揭露或有負債,除了影響數以外,包括發生狀況、賠償機率和金額估計都要一併揭露,若或有負債發生時間在購併之前,買方有權不接受這筆或有負債。

===============================

看來郭董似乎得了便宜還賣乖,等到夏普董事會通過後,才表示有疑慮要暫緩, 既然早有疑慮,怎不在夏普董事會投票前,提出暫緩決議.

如果 夏普真如媒體所言在3月底有一大筆融資到期,需要緊急紓困,郭董 或許抓準這點,想逼 夏普在合約裡做部分讓步,夏普對外宣稱,鴻海同意不裁員,不讓日本技術外流,這兩點對鴻海非常不利.

不做適度裁員換血,如何整頓夏普的人事包袱? 不能技術外流,那鴻海已經花了大錢, 轉投資的 四家面板公司深超(深圳廠),貴超(貴州廠),英慧(鄭州廠),群創(路竹廠) 拿不到最新技術 ,不就無法發揮綜合效益,甚至會因技術落差導致虧損.

pqaf wrote:
夏普公司(Sharp...(恕刪)


不讓日本技術外流....癡人說夢,那一開始就不應該找鴻海啊鴻海近九成的公司組織皆在大陸,中共要他技轉到大陸他敢不聽??
釣足胃口之後

後面藏著不可告人的袐密.....
樓上大大分析的專業很對

只是小的有一個問題 夏普的預付款

善意的併購需要的是互動,互信

今天鴻海要買夏普,是要幫助夏普渡過難關

兩者都有董事會,也都是公司

簽約前夏普只有嫌鴻海的份

鴻海有要瞭解知道的內容,夏普有認真的應對過?

哪怕來臺灣找鴻海也是一直確認夏普的四個保證

時到今日,推說按照法律規準都在資料堆裡

既然如此,為何要在決定投票前幾小時傳這份整理好的資料給鴻海?

因為,這筆錢3月就要付,5月是最後期限

時間會不會太趕? 雖然稱為預定債務

為何要趕著要錢?

而且,這是內含在2000億臺幣的計畫內,還是之外

這個解釋應該是由夏普來解釋,難道鴻海也要從報表去找出來解釋

這個問題不曉得有沒有人發現

還真不知,鴻海買的是技術,還是人性
郭董是很會謀略的.

揭開 許文龍、郭台銘 沒有說的盤算

當年許文龍的奇美發生經營困難,原本考慮是要和技術和財務較佳的 李焜耀的友達合併,但郭董半路殺出來搶親,多次親自拜訪許文龍,願意合併後,以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合併後群創光電之中文名稱則更名為奇美電子,保留奇美品牌,還願意把董事長讓給奇美派的廖錦祥,不同於友達李焜耀的高姿態, 感動了許文龍,改變初衷,把奇美嫁給了郭董的群創. 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記者會上,許文龍曾說,奇美電也曾想過與友達合併,最後選擇了鴻海。「因為一邊是博士,一邊是碩士,雖然博士地位高,但碩士比較會賺錢!」讓李焜耀氣個半死.

但合併後,郭董派和奇美派經營理念不合,郭董指派的 執行長段行建馬上整頓奇美的人馬. 許文龍後來對外表示「...,奇美電從成立以來,就一直是總經理制的公司,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大股東一邊說了算」 奇美電高層直截了當地說:「主要還是兩邊互不信任。」

鴻海對於許家握有多數股權,依舊惴惴不安。打從奇美電與群創合併,當初股權結構的設計,為求尊重許家為奇美電最大股東,將董事長一職留給了廖錦祥,由段行建接下奇美電的經營權。

為了籌措資金支付大筆債務,奇美派的董事長廖錦祥整整跑了一年的銀行,聯貸案金額從六百億元下縮到四百億元,都沒有下文。「奇美的人在跑銀行,幾乎把銀行團當大爺在伺候,只差沒跪在地上。」據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銀行聯貸資金已籌到三二○億元之譜,公文簽呈也都跑到最後一關,只差郭台銘蓋章擔保,但偏偏他就是不蓋。」郭台銘的強勢作梗,成了這波奇美電董座換人的最大導火線。

當內部傳出鴻海不在聯貸案表態時,知情人士便分析,「其實,這是老郭(指郭台銘)用來反制許家的手段,就是希望他們交出股權。

於是,在廖錦祥一辭職後,奇美電與銀行團的協商又得重新規畫。「銀行團的態度很清楚,聯貸案要過關,必須由鴻海的法人代表出任董事長。

郭董這次為了讓夏普董事會通過鴻夏戀,擺低了姿態,多次親自赴日拜訪,等到決議通過後,是否還會這麼禮遇夏普人馬,還是擺高姿態,利用謀略清算夏普,大家就繼續看戲下去,
也許夏普早就想嫁鴻海,只是面子在撐(之前)?..不然真的要阻擋,應該早一點報給鴻海一堆負債嚇它才是..?所以算是欲拒還迎吧..
為了AMOLED技術,我看郭董也得咬咬牙吞下去。不過如果背後有蘋果在下指導棋,
郭董倒是可能要求財大氣粗的蘋果公司一起出資承接夏普債務,這點錢蘋果花點賬上
零頭就搞定了!
pqaf wrote:
郭董是很會謀略的.揭...(恕刪)

惡人自有悪人磨,善哉善哉。
我也搞不懂,郭董想喝牛奶,何必要自己養一頭牛,甚至一座牧場?

現在面板廠遍地開花,到處都有賣,不會短缺,apple自己會想辦法去買到價廉物美的面板,完全不用郭董去幫apple操心.

鴻海厲害的是機構模組能力和執行力,apple很難找到第二家可以取代鴻海,和碩還差鴻海很遠. 鴻海根本不用擔心,apple會移情別戀.

我反到懷疑郭董是打算藉sharp這塊招牌,正式走上檯面. 郭董幹了一輩子零組件供應商和代工,一輩子總是要對形形色色的客戶卑躬屈膝,幫apple, Dell,HP,intel..等國際大廠抬轎,成就客戶功名,攻下多個世界第一市占率.

現在難得sharp願意讓出這塊百年招牌,郭董自己馬上就可登基,成為國際品牌業者,以後郭董說了就算,不用再看一堆客戶臉色.

當了一輩子宰相(行政院長),流汗幫人抬轎,總是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當皇帝(總統).

華碩和HTC 以前做代工也很賺錢,但有錢了 總想有個名,施董和王董 還是希望華碩和HTC能成為國際知名品牌,每年新品發表會時,可以風光走上檯面,讓全世界都認識. 而不只是當個默默無名的代工.

郭董 當然也希望將來在sharp新品發表會時,就能風光在紐約,德國.各地的國際舞台,享受聚焦在鎂光燈之下的光芒四射.我倒覺得郭董花千億,最主要想買的是夏普這塊金字招牌,而不光是面板事業.

夏普的LTPS,IGZO,AMOLED技術,台灣友達老早就有,郭董若有興趣,不用花到百億,就能入主友達,根本不值得郭董花千億去買這些技術.

郭董當初入股夏普大阪10代廠,原本期望幫10代廠的電視面板賣給VIZIO和Sony,分擔一半的產能.結果卻不如預期,因為Sony的單大都給技術更好,價廉物美的友達了.

【鴻夏戀】夏普主管:郭董太吹牛 堺工廠成功不是靠鴻海

郭董過去 搞過很多品牌,3C通路,主機板,顯卡,手機,電視,電信公司....可惜都沒能成氣候,台北秋葉原好像也不算成功,希望這次燒掉千億搞品牌 他終能成功.

外界認為apple會協助郭董取得sharp,我看未必. apple應該知道鴻海的厲害和企圖心,如果真讓郭董取得國際品牌,根本是養虎為患,遲早會反撲咬死apple.

apple怕三星坐大,可能更怕鴻海坐大,apple除了扶植和碩外,也開始扶植緯創,防堵鴻海尾大不掉.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