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銀行定存存款被改成南山人壽年金保單之申訴疑問

我有個笨問題

銀行的壓力是甚麼?
為什麼很多銀行理專都建議: 不要放定存,買儲蓄險或其他商品
錢放定存對銀行有何困擾?
買儲蓄險對銀行有何好處?

yen100 wrote:
我有個笨問題銀行的...(恕刪)


放定存銀行要付你利息,現在銀行多的是資金~你存款它不一定歡迎~但又不能拒絕~
賣你保險銀行可以跟保險公司收佣金~
就這樣^^
銀行的壓力叫做業積壓力...
現在銀行都採多角化經營~
商品真的是百百種~
尤其現在銀行是打金控的集團戰~
大家就不會完全挶限於傳統的商品上~
而是會針對"高報酬"的商品來當銷售的第一考量~


你可能會很好奇~
銀行不就是銀行~他是賣什麼東西呢~
诶豆...就換個角度想想就好~
銀行原本賣的是他的存借匯三項商品~
但這三種東西的利潤好低唷~
現在某人壽來委託他幫忙賣"理財型"或"定存型"保單~
感覺上內容是跟原本的定存"相似"~
但~在獲利上銀行會更多一些~(酬庸~
而且呀~
原本你定存在銀行那邊的~銀行還要想辦法借給別人~
才可以賺取利差來補給你利息~
但現在大環境不好~銀行錢有點多~
銀行不如直接幫你把錢轉到某人壽去做"使用"~
這樣資金壓力也不會擺在他們身上~


這麼一舉多得的商品~要是你...你不賣嗎~(笑~

感謝你這麼詳細淺顯的解釋
在定存利率越來越低的趨勢下
撥一部分閒置資金買保險,應該也是一種選擇

Telist wrote:
銀行的壓力叫做業積壓力...
現在銀行都採多角化經營~
商品真的是百百種~
尤其現在銀行是打金控的集團戰~
大家就不會完全挶限於傳統的商品上~
而是會針對"高報酬"的商品來當銷售的第一考量~


你可能會很好奇~
銀行不就是銀行~他是賣什麼東西呢~
诶豆...就換個角度想想就好~
銀行原本賣的是他的存借匯三項商品~
但這三種東西的利潤好低唷~
現在某人壽來委託他幫忙賣"理財型"或"定存型"保單~
感覺上內容是跟原本的定存"相似"~
但~在獲利上銀行會更多一些~(酬庸~
而且呀~
原本你定存在銀行那邊的~銀行還要想辦法借給別人~
才可以賺取利差來補給你利息~
但現在大環境不好~銀行錢有點多~
銀行不如直接幫你把錢轉到某人壽去做"使用"~
這樣資金壓力也不會擺在他們身上~


這麼一舉多得的商品~要是你...你不賣嗎~(笑~
每種商品都有他的優缺點~
就如同廣告台詞說的一樣~
"申購前請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
選一個較適合自己的商品最重要~


至於銀行的建議...
我覺得那就是個建議~
要不要採納還是要看自己的選擇~^^~
不是保單內容有問題或邪惡,
是「部分」賣保單的人有問題,
話術只說優於定存,沒說提前解約的後果,
欺騙老人家,
家人就有受害者,
這種業代根本是「業障」

建議樓主,優先考量家人健康情形,
錢財身外之物,勿讓此事件影響家人身心健康。

Katong wrote:
要讓一個局外人相信完全不知情,很有難度.

Kenji.K wrote:
不無可能呀,當年連動債事件的被害人也是多老人呀~

divax wrote:
你也不用把這個保單想的那麼邪惡

休閒用 wrote:
不是保單邪惡,是「...(恕刪)


非常同意!
可以理解銀行有業績壓力,但要清楚告訴消費者產品的差異,總要願打願挨而不是欺騙.
若真的沒急需用錢

以目前而言儲蓄險對你母親而言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比投資型略低但又比定存高

每月領的利息就當生活費

萬一人真有甚麼狀況

本金保證都在而且還可節稅

既然利息都領三年了

就繼續領到約滿要解再解約吧

AV888 wrote:
本金保證都在而且還可節稅 (恕刪)



你確定可以節稅嗎 可節甚麼稅?
我問很多人,沒人清楚

AV888 wrote:
若真的沒急需用錢以..
以目前而言儲蓄險對你母親而言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比投資型略低但又比定存高
每月領的利息就當生活費.(恕刪)
儲蓄險也有風險:能存錢,但不能動用

儲蓄型保險最大賣點就是具有存錢效果,但很少有保險公司會點出「不能動用」這個致命傷。有想過保障風險的保險也是有風險的嗎?儲蓄險的最大風險就是:流動性低,繳的錢必需鎖住好幾年。

一些保險人士會把儲蓄險稱作「類定存」,解釋只要把一筆錢放在保險公司裡,約定到期就可以拿回一筆錢,而且換算報酬率比銀行定存還高。但是類定存畢竟是山寨定存,銀行定存中途解約頂多是利息變少,本金還在;而儲蓄險解約呢?那可是要收保護費服務費的,費用包括:業務員佣金、公司各項雜費,另外還有這段期間的保障費用。所以儲蓄險在期滿前解約都是本金變少,存錢反變花錢。


什麼時候儲蓄險變成可以每月領利息了?
只有銀行定存才可以每月領利息!而且可以解約不用賠本金。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