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高收入的人不買房產, 每年多餘的收入要怎麼做呢?


Katong wrote:
可以考慮把閒置資金...(恕刪)


請問如何實際操作呢?

有無銀行承辦複委託?

這種避險方式我很有興趣了解, 英文能力不是問題, 公司的合約, LC 也都是我自已在寫在看的, 我現在想的也是要把多餘的, 匯往國外, 我的款項都是收美元為主,公司只要留基本的營運金就夠了, 但一樣要找政治風險低的, 匯損也是考量重點, 因為我未來主要還是住在台灣..

以台灣人口的狀況, 房產的投報比會愈來愈低, 未來還有統一的政治風險在, 台灣經濟下滑, 人工成本上升, 台幣對美金雖然匯率穩定, 但相同的錢在國內的購買力是愈來愈差的..

20年前我住的這區, 5,6百萬就有透天了, 現在要800~1200萬..

Katong wrote:
可以考慮把閒置資金...(恕刪)
看你自己的風險胃納如何,高風險/高報酬的鐵律應該不用多說.
我是屬於低風險/低報酬的投資者.
低報酬就可以讓我的日子過得去了.

債劵投資相對單純.
適合有點小錢,不缺錢,有能力與實力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者,只會賺錢,不會賠錢.
自己上網google一下, Yield to Maturity(YTM),
接著再透過你自己的銀行通路去尋找投資標的,
尋找與等待是重要的基本功.


這是我今年投資的交易之一.
發債公司是國泰君安證劵,是中國證監會特許的全國性劵商之一.
由上海市國資委與深圳市國資委聯合控股.

我花了USD209999.87元,買了面額USD200K(最低投資額)的債劵,

票面息3.625%,持有至2019年5月到期,我的YTM約為3%.
一份prospectus有幾百頁,就跳過. 看summary page就好.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s給了它A1 rating.
credit rating等同中國銀行.
你是做生意的,standby letter應該很清楚.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為這單債劵的本金與利息兜底擔保.
每年淨報酬率為3%,穩賺不賠.


透過各種幣別所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的各種債劵,匯兌風險可以達到自然平衡.
自己就可以當債劵基金經理,穩賺不賠.

dioiao wrote:
做公益加薪就算了, 沒人有義務做好人的,可以選擇要,也可以選擇不要,只要薪水準時發員工,也沒什麼好抨擊的


大大如果不缺錢.可以做善事.但是豬小弟我不喜歡慈善團體..除非你要節稅的話.我是沒話說
豬小弟本是鄉下人.有朋友在國中小教書當老師.滿多貧困家庭.連營養午餐都繳不起.可以的話.你可以從你生活圈做起.照料一些小朋友.去學校問問了解一下.或是住家社區一些需要幫助的年長的老人家.身體力行說不定生活過得更精彩
人們總是有錢的時候.總是會想做些事.投資的話就是等待機會.你文中有提到說買房.我老哥最近也是因為要結婚看了好一陣子房子.對於這方面我有做功課.以下意見你就參考看看.
至於高房價來說.是由於世界資金太過於氾濫.低利率造成.太多資金推動之下.很多東西價格太過於不合理.加上政府推動的房地合一稅之下.國內投資客紛紛縮手.至於稅制方面我貼個網址給你看看.政府網頁說明.看完之後你就知道為什麼會如此.http://www.dot.gov.tw/dot/home.jspserno=201412250002&mserno=201412250001&menudata=DotMenu&contlink=content/2014122501.jsp (財政部稅務署裡面還有懶人包滿清楚的) 除了國內政府因為選局推出的打防政策.這政策已經通過.而且總統令公布.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我剛上述的.資金氾濫問題.都是因為美國預期會升息.資金會被抽走.連帶房事也會被拖累.如果沒生息.表示景氣不好.景氣不好來說.市場買房意願也會降低.怎麼看也看不出他會在往上的理由跟條件.可以再等待.
至於現在投資股市也不是切入的好時機.有獲利空間的話 我只有看到油價.
自從低率開始.全世界資金就過於氾濫.以至於之前那些原物料.黃金.黃豆.小麥.玉米漲翻天.現在由於美國有打算要生息.很多之前會收回去.所以試場都反映預期心理.美股才會有最近大跌.原物料也跟著下跌.沒有資金的推動.很多東西都會漲不動.市場本是如此.
至於現金油價低的不像話.看到市面上一堆人消息.想必大家都看得頭暈眼花.一堆猜測.但把問題簡單化.你從經營角度去想.如果你是阿拉伯產油國.請問你在東西便宜賣的時候.還會大量生產嗎?..想必是不會.沒有人不愛錢.只是產油國這麼做一定有它的道理.原本之前的油頁岩技術.成本降低了.可以把原本石油產量提高.導致原油產量過剩.阿拉伯那邊只是要打壓美國那邊開採而以.你們有兩過開採石油成本要很高嗎?幾乎都是向銀行貸款來.一些產油國把價格壓到.那些開採成本以下.公司想必很容易撐不下去!!價格當然很容易就恢復正常軌道了. 東西變便宜了有獲利空間.接著就會有人去炒作.每次都危機都是賺錢的大好機會
如果用技術分析去看.我是打算做大波段.適用周線去看.現在在四十幾塊已經便好一陣子10-20均線幾乎都快拉平了.現在等著再往上攻一次.應該就不會回頭了.等著吧!.用現在價格來算4x塊.到七十幾塊不是難事.獲利七八成.論獲利是很可觀的.短進短出反而是給券商賺了手續費.一路加碼.等待噴出..

Katong wrote:
香港與新加坡的股票股息與債劵利息都是免稅的,最重要的是沒有遺產稅...(恕刪)


果然整棟樓酸民與酸語佔了 99% , 視野不同的只有 Katong 兄 & 樓主 dioiao

其它什麼加薪, 捐錢, 花錢享受, ... 真的是完全不知所云。

加薪? 反過來說, 經營任何事業有不需要負擔風險的嗎? 下個月賠錢, 可以回過頭來要求減薪? 很多事情就跟徵人一樣, 請神容易送神難。成本永遠都是固定開支,每天開門要燒的錢是固定的,外加政策買票, 隨時都可能有額外的稅務

捐錢&花錢, 講得好像錢會自動從天下掉下來, 所以隨意揮霍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真的做實業、做事業,走過從無到有, 會知道每分錢有麼難掙, 會很清楚沒有天天過年的, 下個月或者明年, 或者5年後會不會虧損都是未知數。

即便像 katong 這樣的實力, 為了 3% 的固定收益都得絞盡腦汁, 多方吸收與涉獵財務知識與投資資訊, 而不過是年收入1000餘萬, 約等於月盈餘 100 多萬的規模, 眾鄉民似乎覺得好像天賜橫財, 酸言酸語一堆。

這種規模, 連外國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門檻 (~200萬USD) 都還不夠資格... 兢兢業業的過每一天才是真的。

Katong wrote:
透過各種幣別所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的各種債劵,匯兌風險可以達到自然平衡.
自己就可以當債劵基金經理,穩賺不賠.

"穩賺不賠",好神奇的投資啊...

Katong wrote:
我花了USD20999.87元...(恕刪)


K大,少key一個9
上次您提到的GEK,它是每年配息的嗎? 要到哪裡找它的配息方式資料? 建議在台灣買還是在香港買?



dioiao wrote:
請問以下條件:家裡...(恕刪)

三種一定要的投資
美金 房地產 股票
買的時機跟比例請自己做功課
其中股票是指績優且殖利率高的股票
若中華電之類
與其買債卷 基金或人民幣之類的外幣
還不如投資定存股來的容易獲利

reynard wrote:
果然整棟樓酸民與酸語佔了 99% , 視野不同的只有 Katong 兄 & 樓主 dioiao

其它什麼加薪, 捐錢, 花錢享受, ... 真的是完全不知所云。

加薪? 反過來說, 經營任何事業有不需要負擔風險的嗎? 下個月賠錢, 可以回過頭來要求減薪? 很多事情就跟徵人一樣, 請神容易送神難。成本永遠都是固定開支,每天開門要燒的錢是固定的,外加政策買票, 隨時都可能有額外的稅務

捐錢&花錢, 講得好像錢會自動從天下掉下來, 所以隨意揮霍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真的做實業、做事業,走過從無到有, 會知道每分錢有麼難掙, 會很清楚沒有天天過年的, 下個月或者明年, 或者5年後會不會虧損都是未知數。

即便像 katong 這樣的實力, 為了 3% 的固定收益都得絞盡腦汁, 多方吸收與涉獵財務知識與投資資訊, 而不過是年收入1000餘萬, 約等於月盈餘 100 多萬的規模, 眾鄉民似乎覺得好像天賜橫財, 酸言酸語一堆。

這種規模, 連外國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門檻 (~200萬USD) 都還不夠資格... 兢兢業業的過每一天才是真的。


忍不住要回文來稱讚你一下.
你把那些 為富不仁 之輩的內心想法表達的很生動耶.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