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wind999 wrote:您過謙要說到學經濟...(恕刪) 坦白講 小弟不是甚麼保險達人,法律也不懂,就這行業騙吃騙喝不過當年是學工科的,電子的,我們老師總是說念電子是吃虧的,機械的做得漂亮做的好,總是有及格電子的 接線再怎麼漂亮、焊接再怎麼成功、程式寫再多行,沒有功能一定是不及格。長大後,我才發現老師應該不懂商科,因為商科的做錯了,可能十幾年後才有人知道;現在美國該升息還是降息的聲音都有那些人當年都是經濟學的高材生吧?!那怎麼 兩條路猜一條路都會不一樣?意思是怎麼猜都可以及格?當年 台灣要推動六年國建 王聖人當財政部長表示:沒錢劉媽媽(劉憶如他媽就是郭婉容)當經建會主委表示錢不是問題念電子的都知道,這裡應該放電阻還是電容,答案只有一個,怎麼會有兩個答案呢?人家兩位還位居要職喔!!!到底是誰對,答案後來很明顯工科的精神就是實事求是,如此而已。所以比較會得罪人,因為知道真理只有一個。對商科的人絕無得罪的意思,因為觀念落差很大,可能哲學系的還台大的喔,比較能諒解我。
我記得德盛收益成長的衍生商品是賣出賣權的樣子,他收權利金的風險是股票大漲他的股票就被買走了,也就是大漲不關基金的事,大跌時就有你的份了,盤整盤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檔好穩利息好高。趨勢來的時候不是抗漲就是跌人家跌2你就是1,人家漲10你才漲2我不知道他們如何操作可以在利息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淨值回到10以上我只能想的到的就是可轉債了,可轉債一直都是那個經理人最愛(他賣的封閉型基金一堆可轉債)可轉債的原理就是比如台積電公司有股票有債,當債是1股是100來說股票1股如果是140那他可以把債轉成股就是資本利得40元如果股價低於100那他可以繼續持有債來收利息。別的專業的大大有什麼看法嗎??
wishwind999 wrote:11/25 or 11...(恕刪) 先感謝樓主的分析但對老年人 可能無法吸收那麼多我直接說 有長輩 有絕不需動用的1000萬現金 (另有可動用現金 所以此1000 是不動用的)一次躉繳 1000萬希望 每年實質報酬率 7-9% 月配息 月領 70-90萬 /12死亡時 1000萬 給繼承人 一毛都不能減損在此條件下適不適合購買 購買此種 高收益基金+ 保險的組合 ~ 感謝
這檔基金今年至12/14含息的報酬率是 -4.68%,詳如下網址http://www.stockq.org/funds/fund/allianz/A1025.php她的配息率很高,配息率詳如下網址http://www.moneydj.com/funddj/yp/wb05.djhtm?a=TLZ64 ,但是績效應該要參考累積型的基金,詳如下網址http://www.moneydj.com/funddj/ya/yp010001.djhtm?a=TLZ63至於最後是否還能剩多少,那要看經理人操盤的績效。如果有每年領7~9%配息,而本金絕對不能減少,不知道你今年幾歲?(網路世界是猜不到年齡的)如果已經出社會了,應該可以自己做判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