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申請刪除

貶值
講難聽一點 就劫貧濟富而已
救台灣電子業 把GDP

就跟一間公司 業績在怎麼爛 財報還是要想辦法做漂亮一點
央行總裁是有任期,任期屆滿,如果不獲提名,自動解任.

如果不是彭淮南所作所為受肯定,為何自1998以來所有的執政者一次次提名要求他續任.

以我國的政治氛圍來看,如果沒有受到朝野相當的肯定,有那一位行政首長可以一做18年,
而沒被轟下台?

如果要說央行總裁有多爛,該責怪的是自1998年來提名他的各任政府,該被責怪的是朝野兩大黨,
因為如果沒有執政黨提名,在野黨支持,央行總裁是無法續任.

朝野兩黨執政者與民代,是全民所直選出來的.



資金大外逃是有根據的,近幾季不知連續幾季我們的央行收支帳裡頭,金融帳是一直淨流出的,
台灣還能從世界上賺錢所以經常帳一直是淨流入,過去金融帳沒淨流出所以資金一直留在國內,
再加上匯率被11A操控,為了要平衡帳表壓匯,勢必要放出大量新台幣到市場上,
才會導致資金過剩流竄四溢,到處都是便宜資金,房地產才會炒作成這樣;

11A的名號是別人給他的,11A是怎麼評價我不知道,或許是稱讚他操控一國匯率的能力,
但我個人對他犧牲2300萬人的購買力及消費力去援助一堆不成材、只給22K的企業非常有意見,
台灣太多企業過度保護已失去競爭力,只能靠政府的奶水和吃匯率的豆腐來存活,
生物若不能新陳代謝,營養都被該死去的細胞吸走,又怎麼會有新細胞誕生?
這是民主的時代,若能公投彭總裁,我會投下反對票
所有政黨都要他,我認為是因為他最能替政府賺錢,
央行的角色已變質成營利事業而非政府機構,
央行一年替台灣賺的錢達台灣歲入的10%,這都是民脂民膏啊


Katong wrote:
央行總裁是有任期,...(恕刪)

Kerryson wrote:
所有政黨都要他,我認為是因為他最能替政府賺錢,
央行的角色已變質成營利事業而非政府機構,
央行一年替台灣賺的錢達台灣歲入的10%,這都是民脂民膏啊

你所說的"民脂民膏",100%全都是上繳國庫,用在台灣人民身上,不是嗎?
看完通篇的回應,
我終於知道為何散戶輸多贏少了。

其實台灣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老二哲學。

什麼都不願意做到最好,
當然就被一堆想當老大的人超車並海放。
hello

Kerryson wrote:
資金大外逃是有根據...(恕刪)


金融帳在貿易順差的國家中本來就應該是大多長期流出的,基礎的理論是如果匯率只有貿易帳,當貿易順差時匯率會上升,一直到貿易平衡,只要是大量貿易順差,匯率會有升值壓力
美國多年來一直要求RMB升值也是這個邏輯
實務上在各國只要是貿易有大量順差國家或地區,金融帳也大多是流出的
隨便抓個狀況來談,當台幣一年貿易順差500億美金,那央行得在國內新發行一兆五千億新台幣的基礎貨幣(以匯率30計算),理論上國內的貨幣等同於國內商品(所有東西)+服務,增加了這麼多的貨幣,國內的商品(所有東西)+服務如果沒有增長,那價格的上升會很嚴重
一般常看到的是CPI上升或資產價格上升(最常見是房價)
央行在實務操作上是假設金融機構自己有能力在國際上找到適合利潤的停靠點,那央行把錢放出去,如果金融機構找不到或國際投資的能力太差不敢出去,那央行用發行定存單、……等等之類的方式把錢收進來,央行手上一堆台幣也沒用,保留需要的之後拿去買美國國債、……等等的資產

一般而言只要台灣的國際收支帳有大量順差(經常帳+金融帳佔據大比例),國內的價格大多是上升的(CPI比較大上升或資產價格比較大上升)

至於說台灣央行操縱匯率,那根本沒有依據,台灣央行在沒有投機因素下是公開市場操作的(當然做莊的有點特權,但還是得花錢進去操作),這是有虧損的可能的(2013的央行委外操作就是虧損的),目前全世界還沒有國家說台灣政府或央行操控匯率,你這說法這樣看起來不是事實,真正控制的是人行、冰島央行、……等等無法自由兌換的

貨幣政策沒那樣簡單,也不是憑感覺,得要有一些基本知識才能比較客觀的判斷,且政策具備不確定的風險和政府或央行不可能有多大的控制力的,政府具備一定的力量,但遠不到無所不能,FED希望救助美國經濟就很有成效?還不是一樣沒那樣給力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當然不高興啊!但我們有馬總統,就值得高興了!!!
拿到A評等是值得恭喜,
但是拿11個反而未必是好事。

一個國家的經濟11年都操縱在一個人的手上,
不管這個人多麼天縱英明,
這都是很危險的,我認為制度上有需要檢討的地方。
11A是什麼?

大部份人對36D較有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